“变革”的作用在决选阶段更加凸显了出来。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选民的怨气达到顶峰,奥巴马因势利导,有意识地将“选举麦凯恩”和“选举布什”画起等号;此外,奥巴马高调宣示自己“和布什不同”,自然使得民众对深陷伊战的美国满心期待。
从宣布参选到锁定提名再到决战麦凯恩,奥巴马的竞选要义一直围绕着“变革”两字,而这个口号的提出是建立在对美国社会现实的观察上的。美国民众对美国当时的现状严重不满:四千大兵命丧异国,军队却无法从伊拉克脱身;阿富汗武装分子猖獗,美军进退两难;世界领袖地位和道德优越感因为布什蛮横的先发制人和随后的“情报门”丑闻遭到广泛质疑;草率的经济政策引发了稍后点燃全球金融风暴的次贷危机,成千上万的民众面临破产、失业、失去住房的危险……
在参选前,奥巴马和其智囊就已经敏锐地观察出美国人在经历共和党8年执政后,已经对国家的前途产生了巨大的疑虑。一名肯尼迪式的变革型领袖将是弥补社会裂痕、重建美国信心的开始。于是,政坛新人奥巴马带着那句简单却实用的口号“变革”,走到了民众面前。他发誓执行干净的竞选并在华盛顿建立新的政治文化,打破党派斗争的怪圈,促进两党合作;他坚决反对伊战并抛出16个月撤军计划,这让深陷伊拉克泥潭的美国人又惊又喜;他希望通过外交和亲自参与谈判的方法与伊朗等敌对国家发展关系,显示出与布什不同的外交理念;筹划中的税收政策虽然被质疑“劫富济贫”,却能让95%的普通家庭得到实惠;他还许诺当选后将签署《京都议定书》,通过发展绿色能源和环保技术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可以说,奥巴马在内政外交理念上发出了一系列变革的信号。
我们再来看一下奥巴马的两名主要对手,分析一下为什么他们会在与奥巴马的竞争中落败:预选时的希拉里和大选时的麦凯恩,都没有从一开始把握选民急需深层次变革的意图。前第一夫人不仅轻敌,而且误判了形势,提出的是可以归结为小范围改变的竞选纲要。她当初投票支持伊战和几次失言一直被奥巴马当成“小辫子”牢牢抓住。而大选时的四届联邦参议员麦凯恩干脆一开始就被奥巴马贴上了“布什第二”的标签,当他醒悟过来说自己也要变革时,却遭到已经胜券在握的政坛晚辈毫不留情的“讥讽”。
恐怕到最后奥巴马胜出的时候,希拉里和麦凯恩会觉得自己输得很冤:奥巴马的政策并不高明多少,自己也没犯下致命错误,可为什么自己最后却被对手击败呢?事实上,换任何一位候选人,在这样的局面下都很难有更好的结果,因为与其说希拉里、麦凯恩输给奥巴马,不如说旧的政治人物输给新的政治领袖,维持现状、因循守旧输给了变革和新生力量。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08年的美国大选投票率空前高涨,过去不爱投票的青年人、少数族裔等也表现踊跃。这充分说明,变革的呼声在美国已高涨到何等程度。正是这种变革的呼声,将一届参议员都没有任满的奥巴马送进了白宫。
获胜当晚,奥巴马激情澎湃高呼“美国变革”“美国即将出现新的曙光”。然而,惨淡的经济数据并没有因为闪亮的言辞而停止出现。在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面前,纽约股市已跌回10年前,即使是“股神”巴菲特也未能创造神话。与此同时,伊拉克、阿富汗的硝烟未散,伊朗的核阴云仍在,个个都不省心。
奥巴马即将入主白宫,清醒的人们要问:美国的冬天还有多冷、还有多长?奥巴马,又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这一切?
但不管如何,奥巴马胜利了,2008年的美国属于奥巴马。
进取心理:别让拖沓延缓你的成功
拖沓者害怕失败,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天赋或者技能,所以,宁愿被别人认为是没有下足够的气力,而不愿意被人认为是没有足够的能力。他们不愿意坦白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驾驭工作的现实,时间紧迫就成为一个借口,但是,这对于工作中的进取来说就犯了大忌,想要取胜的人不会拖沓,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按时完成工作!
拖沓是一种自我折磨。加拿大渥太华卡顿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蒂姆·彼齐尔博士曾做过这样的调查:他找了100名自认为有拖沓问题的公司职员进行研究,并在他们任务期限前的最后一周进行了跟踪调查。起初这些人说他们有焦虑感和内疚感,因为他们还没有开始做他们的“作业”。这时,他们会安慰自己:我在压力之下的工作表现会更好;一旦他们开始着手做工作,他们便不再会说压力有助于他们工作。
把任务都拖到最后一刻来做的坏习惯,就是拖沓,这种坏习惯常常对人的事业和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失去重要的机会,混乱的工作时间,压力、紧张、怨恨、内疚等都会成为其后果。
拖沓的人总是有各种理由。他们简直就是天才的借口发明人,自欺欺人还自认无辜。“我被堵在路上了”“我临走时接了一个电话”,等等。
“和一个慢性拖沓的人说:快开始吧!就相当于和一个抑郁症患者说:你必须马上高兴起来那样。”美国芝加哥德保罗大学的心理学家乔·法拉利说:“这些人亟须的是一次行为治疗。”
拖沓作为研究对象,还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不过心理学家最早的发现就足以让人重视:慢性拖沓,也就是习惯性的拖延做一件必需的事,并不是一个坏习惯。慢性拖沓和缺乏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也没什么关系,它其实是一种严重的工作干扰。
但是,还有两种类型的拖沓,问题不容小觑,那就是刺激型拖沓和逃避型拖沓。刺激型拖沓:这种类型的拖沓者声称,他们直到最后时刻才会有创造力。他们甚至很享受最后期限前后那种匆匆忙忙的感觉。他们信誓旦旦,不到最后就没有想法。这些人似乎都自我暗示,不相信提前准备好的工作质量会更高。他们在大量积压的工作之下才能获得快感。
逃避型拖沓是不仅在不讨他们喜欢的事情前磨磨蹭蹭,而且还不愿意在小事上花工夫。他们更愿意别人认为他们缺少的是努力,而不是能力。可是当他们的能力也不够的时候,他们就说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20%的人过着习惯性的拖沓生活,心理学家指出,实际上拖沓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为焦虑,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拖沓危及自己的前途,搅乱了内心的平静,但他们仍然重蹈覆辙。
小蕾是一名编辑部主任,她的工作自然是快节奏的、忙碌的。然而,她发现,如果有五天时间来看稿子,前四天她一定会毫无状态。只有到第五天,大限逼近,她才连开夜车,秉烛夜读。总在最后一秒钟,她才搞定所有的事情,让悬着的心放下。
如果你认为小蕾工作得法、有张有弛,那么你就错了,其实,在无所事事的前四天里,她一直备受煎熬——每天她都告诉自己:该行动了,时间不多了!可她就是无法进入工作状态,总是沉溺于网络的八卦新闻中。等到下班,她又不断地谴责自己:又浪费了一天,真是无可救药!
习惯拖沓的人不但不可以有计划、有效率地完成任务,这样对她们事业的进取心而言也是一种打击。
他们误以为把事情往后拖一拖能让自己很轻松。只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虽然他们认为自己在压力之下的工作表现会更好,但是心理学家指出:“在压力下,他们的表现实在欠佳。”最后一分钟赶出来的活儿往往差强人意。
《现在就干》的作者尼尔·弗瓦尔博士还分析:“人们拖沓的主要原因是恐惧。”拖沓者害怕失败,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天赋或者技能,所以,宁愿被别人认为是没有下足够的气力,而不愿意被人认为是没有足够的能力。他们不愿意坦白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驾驭工作的现实,时间紧迫就成为一个借口,但是,这对于工作中的进取来说就犯了大忌,想要取胜的人不会拖沓,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按时完成工作!
卡贝定理:要创新就要勇于放弃
现代社会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富丽堂皇的财富画卷,一个个传奇的成功故事,更令我们激情冲动、意乱情迷。于是,在众多的致命诱惑面前,太多的人忘却了理性的分析和选择,忘却了放弃,而任凭拥有和欲望的野马在陷阱密布的商界里纵横驰骋。也许此时,“放弃”是一种战略智慧。学会了放弃,你也就学会了争取。
在热带丛林,人们用这种方法捉猴子:在开个小口的木盒里装上坚果吸引猴子,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在企业经营中,也不乏这样因小失大的现象。因此,有时放弃比争取更有意义,这就是着名的“卡贝定律”。
成立于1881年的日本钟表企业精工舍,是一家世界闻名的大企业。它生产的石英表、“精工·拉萨尔”金表远销世界各地,其手表的销售量长期位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它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全取决于其第三任总经理服部正次的放弃战略。
1945年,服部正次就任精工舍第三任总经理。当时的日本还处在战争破坏后的满目疮痍中。精工舍步子疲惫,征程未洗。而这时,有“钟表王国”之称的瑞士,由于没有受到“二战”的破坏影响,其手表一下子占据了钟表行业的主要市场。精工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服部正次并不为困难所吓倒,他沉着冷静,制定了“不着急,不停步”的战略,着重从质量上下手,开始了赶超钟表王国的步伐。10多年过去了,服部正次带领的精工舍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然无法与瑞士表分庭抗礼。
整个20世纪60年代,瑞士年产各类钟表1亿只左右,行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市场的占有额也达到了50%~80%。有“表中之王”美誉的劳力士,以及浪琴、欧米茄、天梭等瑞士名贵手表,依然是各国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等人财富地位的象征。无论精工舍在质量上怎样下工夫,都无法赶上瑞士表的质量标准!
怎么办?是继续寻求质量上的突破,还是别走他径?服部正次思量着。他看到,要想在质量上超过有深厚制表传统的瑞士,那简直是不可能的。服部正次认为精工舍该换个活法了,他要带领精工舍另走新路。经过慎重的思考,服部正次决定放弃在机械表制造上和瑞士表的较劲,转而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做文章。
经过几年的努力,服部正次带领他的科研人员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新产品——石英电子表!与机械表相比,石英表的最大优势就是走时准确。表中之王的劳力士月误差在100秒左右,而石英表的误差却不超过15秒。1970年,石英电子表开始投放市场,立即引起了钟表界和整个世界的轰动。到70年代后期,精工舍的手表销售量就跃居到了世界首位。
在电子表市场牢牢站稳了脚跟后,1980年,精工舍收购了瑞士以制作高级钟表着称的“珍妮·拉萨尔”公司,转而向机械表王国发起了进攻。不久,以钻石、黄金为主要材料的高级“精工·拉萨尔”表开始投放市场,马上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成为人们心中高质量、高品质的象征!
通过放弃战略,精工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风云变幻的商场,面对战略选择的诸多困境,选择放弃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胆识,需要非凡的毅力和智慧。
人的发展也是如此,在走向创新的道路上,难免会被人不理解,这时候,我们也需要放弃,不必太注重解释、看重“说法”了,其实对许多人来说,或者就许多事而言,辩解往往是徒劳的。
当误会深成一口井,强作解释,却只会越陷越深,陷进去,反而不能昂首自立。在许多时候,沉默是一种最好的解释,行动是一种最好的注脚。
解释往往是为了寻求理解,是为了证明什么,可我们应该知道:时时刻刻去寻求理解和证明,会使我们犹如陷入泥潭,愈动愈深,以至最终失去自我。我们也必须明白:一个人不可能被所有人理解,也不可能永远被某一个人所理解,现实生活不会一味地按照我们的心愿发展,我们不可能向所有人解释我们的行为,我们也无法使所有人读懂我们的心灵。
在某种意义上说,寻求理解实在是一种奢望,我们又何尝能完全理解别人呢?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要勉强别人,该放弃的就要放弃,目光才会看到前方。
未来的世界属于不畏人言,不断创新的人。
在这里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人生最为可怕的一件事,就是“把错事做得很正确”。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你做对了一件事,并不意味着你永远都可以沿袭这一做法。可惜的是,人总是喜好按照习惯办事,在如此“信息大爆炸社会”,万事万物可以说一日千变,如若还是习惯行事,不失败那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还应该记住:变则通,通则达,时时训练自己敢于不断创新的心理品质,如自信、适度冒险、求异、独立自主性、好奇!这样我们才可能具备创新的品质!
登门槛效应: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心理学认为,人的每个意志行动都有行动的最初目标,在许多场合下,由于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人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情况下,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容易让人接受,所以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做“登门槛效应”。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实验。弗里德曼和弗雷泽让两位大学生访问郊区的一些家庭主妇。其中一位首先请求家庭主妇将一个小标签贴在窗户上或在一个关于美化加州或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小的、无害的要求。
两周后,另一位大学生再次访问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在今后的两周时间里在院内竖立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该招牌很不美观,这是一个大要求。结果答应了第一项请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这项要求,而那些第一次没被访问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该要求。
这个实验说明人们都有保持自己形象一致的愿望,一旦表现出助人、合作的言行,即便别人后来的要求有些过分,人们也愿意接受。
这种效应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当顾客选购衣服时,精明的售货员为打消顾客的顾虑,“慷慨”地让顾客试一试。当顾客将衣服穿在身上时,他会称赞该衣服很合适,并周到地为你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当他劝你买下时,很多顾客难于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