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文字和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字则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在重温一遍,印象自然比较深刻。
除此之外,选择这种方式还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应该承认,大部分的父母并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特别是当孩子逐渐长大之后就更不容易和他们在一些问题上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孩子们需要的也不仅仅是吃好、穿好。在写给孩子的纸条上,既可以有对孩子的表扬、鼓励,也可以有对孩子的批评教育,而这时的内容起码应该是有理有节,循循善诱,这与暴风骤雨式的训骂与呵斥相比,不仅考虑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由此看来,写给孩子的纸条虽小,但它的作用却不一定小,有兴趣的家长不妨试一试,也许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师心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家庭中所学到的一切,包括说话的语调、动作、走路姿态、性格和品德等都会打上父母的烙印。所以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以身示范。稍有不慎,父母的一些不良习惯就被孩子模仿了去。特别是对于0~3岁的婴幼儿而言,这种模仿尤为严重。因为人的个性和主要优、缺点大多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的。这一时期的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当的是老师的角色,应该处处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重,为孩子作出榜样。
王女士和陈先生原本都是都市弄潮人,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语言风格,个性都比较张扬。结婚后,两个年轻人生育了一个乖巧的儿子,视为掌上明珠。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在学习与教养的过程当中,王女士和陈先生的大多数生活习惯都被孩子沿袭了去。比如,两人经常在家玩电脑游戏,有时候看暴力电影,特别是王女士,经常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化妆,时不时还对陈先生骂几句难听的粗话。而这些细节,都被小家伙一一记了下来,他开始模仿大人们玩电脑游戏,模仿他们看电影,模仿妈妈化怪异的妆,模仿妈妈说粗话。
起初,王女士和陈先生认为这是孩子图好玩,人小鬼大嘛,不必理会。不料,这孩子越来越不像话,到5岁的时候,竟然能自己打开电脑玩游戏,一玩就玩上一两个小时,谁都拉不走。而且还自己偷了妈妈的化妆品往脸上涂,别的小朋友嘲笑他,他就对人家破口大骂,甚至模仿电影画面对人家大打出手。更要命的是,到了八九岁,小家伙竟然已经学会自己去超市买暴力电影碟片……
就这样,在王女士和陈先生的疏忽下,孩子的品性渐渐发生了变化。对此,心理学家表示,父母要教育好孩子,必须站在老师的位置来看待孩子,绝不能在孩子面前暴露自己的恶习,要将孩子往健康积极的一面引导。
那么,要怎样才能将孩子引导到健康积极的一面呢?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年龄特征是指一定年龄阶段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及特点。如孩子在幼儿期特别喜爱游戏和故事,父母采用做游戏和讲故事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与周小姐家的情况相反的是,周小姐家的儿子却十分乖巧聪明。周小姐和马先生在一家公司做美工,也是时尚一族,生完孩子后,两人决定齐心协力给宝宝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家庭环境。当宝宝只有几个月的时候,周小姐就发现,这个小可爱竟然能盯着墙上的彩色画看上好几秒,而且那眼神专注极了。周小姐将这将这个发现告诉了丈夫马先生,马先生惊喜地说:“咱儿子将来一定是个大画家。”说完,马先生便在屋子里多挂了几副水粉画。并且在此后,只要儿子兴致高,他就拿起画笔画给儿子看,而王女士则在一边温柔地讲述一些画家的美好故事给儿子听。
就这样,在马先生和周小姐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下,没过几年,儿子就能画出一些色彩缤纷的小画了。并且在8岁那年,荣获了全省少年儿童作品绘画类一等奖。
王女士与马先生两个家庭的教育例子,其实是在告诉我们:由于父母是子女最直接的老师,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行为方式直接影响了子女的心理健康。从心理学的角度,要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健康快乐,父母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广闻博见,对子女采取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去对待,用为人父母的多重人格魅力取得孩子的信赖和尊敬。
2、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批评、嘲笑他人;不要用不公正的态度和方式处理或抗拒成人社会里遇到的问题。
3、树立孩子的独立人格,不要指手画脚,许多事都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进行,为他们创造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4、尊重他人,树立平等意识,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他人隐私。更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不私拆子女的信件、偷看子女的日记,选择正确的关心和尊重孩子的方法帮助他们。
5、保持冷静、理智的处事态度,避免与子女发生冲突而做出过分的举动。家长要理解青少年阶段是容易犯错的时期,要尽量指导孩子少犯错误,期望其不犯错误,显然是不现实的。
逆反心理:关心孩子就该理解孩子
逆反心理是指人对各种刺激产生的与常态截然相反的心理反应。心理专家提醒,“逆反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顿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
我们常听到许多父母说:“原本乖巧可爱的孩子一到十五六岁,总爱和父母对着干,家长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有什么事宁可憋着也不跟父母说,这种状况一持续就是两三年。”心理分析学家把这段专爱和家长、老师“作对”的青少年时期称为“逆反期”。
实际上,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比如,有的父母或长辈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随意对孩子进行讽刺、挖苦、辱骂甚至殴打,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对抗情绪;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当孩子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时,就大发雷霆甚至打骂孩子;还有一些父母由于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按照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施教,遇事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说话过头,爱摆长辈的架子等。
其实,父母的这些做法不仅无益于孩子的成长,还恰恰助长了正处于叛逆时期的孩子的逆反气焰。
最近,有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报道,说一个父亲为了阻止儿子偷邻居的自行车,对儿子穷追不舍,希望能将被盗自行车追回来。不料儿子却突然转头,捡起砖头狠狠砸向了父亲,一下,两下,三下,直到不远处工地上的人们匆忙赶来,他才被迫停住了手。而此时,这位善良的父亲却再也爬不起来。他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被亲生儿子活活砸死。
对于这个弑父青年,母亲和邻居一提起他就满腔愤恨。原本,他是父母心中的希望和骄傲,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并就读当地的重点中学,当时父母让他寄宿在一个亲戚家里。不料由于一些特殊原因,那个亲戚竟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将他赶出了门。
正值逆反期的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自尊受到了强烈的打击,从此,上学不用功,跟老师对着干,并与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打成一片,最后,还自己提出了退学。退学后,父母不断对他进行教育,但是,他一句也听不进去,父母越唠叨,他就越反感,甚至狠狠地将魔爪伸向了母亲……
父亲也打过他,可是这种打骂并没有换回他的良知,他在村里调戏妇女、偷窃东西、野蛮耍狠。渐渐地,村里的人都怕他,父母也越来越管不住他。直至父亲被他活活砸死后,他也没有认为自己对不起谁。
实际上,这起悲剧的发生是多方原因造成的。这当中有父母的教育方式问题,有那位亲戚将其赶出家门的狠心之举,还有学校在心理教育上的空白。但无论是什么原因,我们不得不这样认为,尽管父母在这个悲剧中是最大的受害者,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让人心存疑虑。
心理学家认为,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首先要关心孩子,及时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听孩子的呼声,理解孩子的欢乐与苦恼,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抽出一些时间参与孩子的活动或与孩子一起交谈;其次要尊重孩子,针对孩子自尊心强的特点,尽可能不要对孩子事事干预,要充分相信孩子的办事能力。
特别是当孩子出差错的时候,父母在引导孩子认识与检讨错误的同时,应多理解少责怪,更不要埋怨、打骂、唠叨,要充分相信孩子能够及时地改正缺点与错误,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再次,父母应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应放下长辈的架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孩子的正当要求,父母应尽量满足;对孩子的不同意见,父母应启发诱导;对孩子所抱的期望要切合实际,切莫以过高的期望来“压迫”孩子。
而故事中的父母恰好相反,在孩子的逆反期,他们不仅没有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反而让孩子寄宿在一个亲戚家里。当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生严重转变时,父母不但没有及时帮助他纠正过来,反而还同意他退了学。在这里,我们不想指责伤透心的父母,但是,他们的教育例子,不得不为所有家庭提一个醒:孩子逆反期,需要的是关心和理解。
秦大姐的儿子现在为某知名大学的医学博士后,谈到孝顺懂事的儿子,秦大姐不免流露出喜悦与欣慰的表情。回想孩子的成长历程,秦大姐说道:“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有一个逆反期,家长要在这段特殊的时期,为孩子做一个正确的引导,而不是错误的激将。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一向学习认真的儿子在做作业时总是分神,作业也马马虎虎。我便找他谈话,用长辈的语气对他进行质问,但他始终是一副不予理睬的模样。我便找其他同学了解,原来是因为有一次上课老师点他回答问题,他没答上来,老师在班上严厉批评了他,因为那个问题是老师刚刚反复强调过的。而他刚刚因为偷偷地补写其他课的作业没有认真听。老师的批评使他委屈,伤害了他的自尊心。所以回到家后他没有心情做作业,我再对他进行质问,他更加伤心,于是什么也听不进去。知道了症结所在,我便主动地向儿子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特意请来老师将那节课重新给他讲了一遍。很快地,儿子又恢复到以前的良好心理状态,并成了我的好朋友。”
心理学家指出,对孩子“逆反心理”的追根溯源,要求家长必须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及时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孩子“逆反心理”的萌芽,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去进行疏导。那么,父母怎样做才能陪孩子安然走过“逆反期”呢?
心理学家认为,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是重中之重。
情感交流是人类的本能需求,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内心其实都渴望与父母沟通,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理解,所以家长要适时把握,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因为工作忙、应酬多就忽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要勤于与这一特定生理时期的孩子对话。指导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父母的啰唆、老师的批评,这些教诲都是善意的,是为了帮助自己健康成长。
2、每当子女向你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时,你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倾听,不要心不在焉或不理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先跟子女打个招呼,告诉他:“宝贝,妈妈(爸爸)现在正在忙,先冒个泡泡,一会儿再跟你侃大山啊!”
3、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爱好,要多陪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看足球赛、欣赏演唱会等,鼓励其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我价值,用知心朋友的态度与他们交流感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正确的待人接物观念。
4、与子女遇到分歧时,不要一开始就不同意他们的意见,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后再以交换意见的方式提出你的想法,不要一味说教而不顾子女的感受;对需要干预的事应采取适宜的形式,避免简单粗暴导致更深的隔阂。
5、要尊重孩子,不翻看他们的日记,不干涉他们的私生活,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的语气跟他们说话。让孩子变得“听话”的良策是尊重子女,反之也会使子女尊重自己。
6、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对世界认知能力的提高,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孩子想干什么,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去套,相信他能够设计自己的未来。父母只需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自身尚存的幼稚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即可。
7、要欣赏孩子的处事能力,一些家里的大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的意见合理或和大人的意见一致,就以他的意见来决策,这样可以增加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从而增加孩子对家长在其他问题上的顺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