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的儿子今年5岁。一天,老李去幼儿园接他的时候,发现他情绪很低落。幼儿园老师解释说:“今天我们班办了场拍皮球比赛,进入前10名的都得到了奖状。熙熙没能进入前10名,所以我们没有给他发奖状。”回家的路上,老李笑着对儿子说:“儿子,这次没得奖没关系,咱们回家再练练,争取下次得奖。”儿子回家后果真很努力,一遍一遍地练习。为了鼓励儿子,老李答应儿子,要是进入前10名,就给他买一个新皮球。
第二次拍皮球比赛中,儿子果然进入前10名。看着高兴的儿子,老李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并特地买了一个新皮球作为奖励,在皮球上写上“奖给我的儿子,拍皮球努力奖”。
之后,老李又对儿子说:“你要是学习成绩能考进前10名,老爸就送你一个最新款多功能的文具盒!”结果,儿子的文化课得了第1名。看来,有的时候,物质奖励非常有利于促进孩子各方面的进步。
不过,物质奖励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若长期受到物质刺激,孩子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奖励。因此,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激励方式,不要单纯在物质方面进行刺激,精神方面的鼓励更应受到重视。
老张的儿子今年11岁,读小学五年级,学习成绩很不错。
这些年来,老张在他的学习方面投入了许多精力。但是,老张从没用过纯物质的手段激励他学习。老张认为,单纯地通过物质奖励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家长经常使用这种方式来刺激孩子,容易使孩子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将学习活动物质化和条件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老张总是想办法让物质奖励变得更有意义。比如,今年寒假前的期末考试期间,老张询问了儿子对期末考试的一些想法,并提了一些自己的建议。还对儿子说:“不管你的成绩如何,我们都应该为你顺利完成一个学期的学习任务而庆祝。假如你的成绩考得优秀,我们将以到外地旅游的方式来庆祝,你看怎么样?”儿子听后高兴地大叫,因为他的梦想就是一次全家远行!
结果,儿子真的以优秀的成绩升入初中。老张也遵守诺言,带着一家三口去了一次海南,旅途中,儿子不断地认识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吸纳了不少社会知识。
其实,为人父母就应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肯定、鼓励他们。当孩子没有做对的时候,父母的目光千万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优点。记得有位老师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说得非常精彩,对每一幅画都是持表扬肯定的态度,当老师拿出一幅画得乱七八糟的画,老师看了看,满怀惊叹地说:“大家看啊!这幅画,他用了多少种颜色啊!我们一起来数数……”个人认为,这位老师是父母学习的榜样。要知道,激励是孩子最大的动力。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在校的孩子大都害怕即将到来的考试,甚至对做习题也有畏难情绪,一旦了解再也经受不住压力时,就会有种种异常的表现。”就是说,学生害怕考试是普遍现象,绝大部分学生会感到学习有压力,在目前以应试为主的情况下,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压力尤其明显。不过,有的孩子善于转换压力,加之对学习有兴趣,就把压力变成了动力,或者适应了压力。有的则不然,压力慢慢就生成了种种心理障碍,比如,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逃避心理,等等,导致长期状态不好、委靡不振、学习困难,甚至有可能带来精神方面的疾病。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父母、老师的鼓励和帮助,而不是他们的埋怨。
一位妈妈经常给孩子激励。无论孩子失败还是成功,她都会激励孩子:“你是最棒的,妈妈相信你,你没错,他们不懂得欣赏。”“我们一起加油!”这位母亲从始至终似乎没有给过孩子什么奖品,但给的都是力量!孩子在母亲的鼓励下,努力攻克难题,最终没有让母亲失望。
实际上,家长应慎用物质奖励,多给孩子精神方面的鼓励,如经常表扬孩子,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不埋怨、不打骂等,这样也可以激励孩子进步。心理专家表示,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精神鼓励会使孩子在思想上受到鼓励,从而产生再努力、继续进步的欲望。
培养意志:坚强的意志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心理专家表示:目前来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到非抓不可的时候了。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必须要注意的一环。
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孩子将来会生活在一个更多变化的社会,他们将会面对职场的激烈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免不了一生中遭遇情场失意、事业困境、生意失败……总有一天,父母要先孩子而去,不如早点把世界交到他们手中。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人生是否幸福。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其根源都与心理承受力有关。
现在,已经有太多的例子在催促着我们,加强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大学生毕业后求职无果自杀,甚至连中学生都会因一点小小的挫折而自杀。
一个叫小雪的孩子,在校时虽然学习成绩中等,但给老师和同学的整体印象是一个“乖乖女”。她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轻易不向同学或老师敞开心扉。在班上,她与多数同学不大交往,只有两个女同学与她关系比较密切。17岁的小雪心理已经成熟,她常在日记或作文中抒写心声,而且写得声情并茂,让人怀疑那些“作品”是否出自一位中学生之手。2001年年底期末考试时,她因考化学时有夹带被监堂老师识破,按校规要受到处罚。她给学校写了一份检查,其中写道:
“先前那个宁可交白卷,也不作弊的我上哪儿去了?有了这第一次,那第二次呢?我不敢想,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品质,那份骄傲已荡然无存。敬爱的老师,我知道这对我人格的污辱有多大,也知道这一该死的污点是被我自己刻上去的。但是,老师,当我发现在我做错的时候,我已经没有办法可以原谅自己了。”
小雪在检查中称自己是“坏孩子”,善于鼓励学生的政教主任李尚怀用朱笔在一旁批道:“改正了,还是好孩子。”出于种种考虑,小雪免于校方处分。
生活中的小雪显得非常自卑与懦弱,遇到困难与矛盾,她不是想着如何克服解决,而是选择了逃避甚至死亡。因为这一次作弊败露,她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嘲笑她,她觉得自己无可救药,竟然选择了自杀。
小雪所在中学的教育有一条原则,那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因为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他可以是贫穷的,也可以是一个文盲,但他不能不懂得做人最起码的道理,这是最关键的。如果失去这一条,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出让人不可理解的事情。然而,学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以至于原本就心理脆弱的小雪无处倾诉痛苦,最终选择了自杀。
当然,小雪的自杀除了自身心理素质过差和学校心理教育的疏忽外,与父母的教导也有很大关联。
其实在今天,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报道:一些青少年因为父母的几句呵斥就愤然离家出走;一些职员因工作环境中的些许不如意而提出辞职;一些让人羡慕的“精英”与“天才”,总是在轻微的挫折中陷入消沉中无法自拔。这一切,都源于成长过程中意志力的培养程度。
一个心理承受力差的孩子,会表现得退缩、耐性差、懦弱、焦虑和自卑,面对困难他缺乏坚持,面对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他宁可不做,因为不做就不会输。
一个心理承受力强的孩子,情绪稳定、意志顽强、积极进取,他敢于冒险,乐于尝试新鲜陌生的领域,面对挫折和变化也能保持乐观、百折不挠、愈战愈勇。
那么,要怎样做才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呢?
很多家长会发现,现在的独生子女受挫折的能力并不好,任何时候都不能输,只要输了就会发脾气,要不就是哭闹,更不能讲缺点,让很多的爸爸妈妈伤透脑筋,所以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孩子这种状况呢?
1.查找孩子受挫的原因:当发现孩子失意时,大人可以协助孩子一起找出其不快乐的原因。
2.不要过度溺爱和保护孩子:当孩子遇有挫折的情境时,大人不必急于立即插手协助,例如:在孩子之间的争吵过程中,大人可在旁观察而不需置身于其中排解纷争,这样可让孩子学习与友伴相处的技巧。
3.协助孩子分辨及思考: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往往会使用消极的哭泣来面对,这时大人可提醒宝宝,想想看若是再遇到类似的情形发生,他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其困境。
4.帮助孩子发泄情绪:由于孩子并不明了自己情绪的状况,自然也不知怎样才是控制及疏导情绪的好方法,所以大人可以教导孩子一些有效处理不满情绪的方法。
5.大人应以身作则:大人在教导孩子的同时,应重视自己的言行,身教绝对重于言教。
6.家中保持愉快的气氛: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绝对是出自于一个快乐健康的家庭。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可让孩子在回家后,能将家当成一个避风港。让孩子感觉到被爱、关怀与温暖,是协助孩子面对挫折的最佳法宝。
心理学家表示,光靠以上六点还不够,还应该让孩子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并管理自己的情绪,也能保持稳定的心境,这无疑是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基石。
认知心理:把心中的爱说出来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把爱说出来。心理学研究表明,将心中的爱说出来后,家人会更加理解和宽容,孩子的成长也更轻松。
说到孩子的教育,为人父母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但往往孩子们并不愿意听父母唠叨,家长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但在这个时候,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实,只要有心、有创意,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富有情趣。
实际上,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对待孩子父母总是告诫要充满爱心、耐心,并时刻保持冷静。可是,小调皮们却总有让父母头疼的时候,究竟如何是好?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有时候会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要是要将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只有这样,你的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爸爸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如果能这样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
有的时候,孩子会因为生气或者激动而变得情绪失控,他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讨厌你!”“你们不是我爸妈。”在那个瞬间,可怜的小家伙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除了温和地询问:“你其实是想说什么?”你还可以给他一些参考答案:“你生气是不是因为小明哥哥泄露了你的秘密?”等你的孩子逐渐学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么,即使你不在旁边,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觉了。
如果你的孩子做了什么让你生气的事情——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哼唱幼儿园学的新歌谣,或者试图用手里的青菜画一幅画——你可以这样说。说得好像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后请你的孩子帮你想一个解决办法。比如,这个办法就是等吃完饭,你开始洗碗的时候,他唱歌给你听。这是个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让他可以不把你看做他的对立面。如果令你满意的唯一解决办法是让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么,你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让孩子能记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不能做。
总之,无论你在激励孩子,还是惩罚孩子,都应该对孩子表达出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有时候,当言语无法表达或者不愿意当面说出口时,爸妈就只好在本子上记着啦!
小梦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当这个孩子有了一些阅读能力之后,小梦便开始尝试着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她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经是她的目标。她希望当孩子意外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能带给他一份惊喜,也让他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看得出来这是一位非常有心的母亲,她这样做确实是动了一番心思。首先她抓住了小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当小孩子看到一件他从没有见过的东西时一定会琢磨半天,而当他发现了一张小纸条的时候,他一定会迫切地想知道那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因此,当他能够读懂上面的内容时他一定会很高兴,这样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也会留下比较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