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态度:想赚钱必须把钱看轻
钱财眩目,看得轻才受得起。把钱看轻,会花钱的人能从花钱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使赚钱成为一项有意义的、快乐的事情。这样的人在工作中往往会心态平和,拿得起,放得下,不纠缠于一时一地的得失荣辱。
心理学家提醒,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一个关键,那就是累积金钱不是理财的终极目标,累积幸福才是理财的终极目标。在累积财富时,很多人忙忙碌碌理财,却忽略了理财开始时的意义和目的。他们一味地奔波于财富之中,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累积幸福。
有的人以为有钱后可以自由了,却发现有钱后理财更不自由了;有的人希望有钱可以讨人喜欢,真的有钱后却认为周围的人都是为了贪图他的财富,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糟糕。这些都背离了我们理财的本意。
心理学家发现,幸福和财富的关系就好比一台“快乐跑步机”。在我们踏上跑步机后,如果维持一开始的速度奔跑,只能原地不动。只有加快速度,超过跑步机的速度,才会有进展。快乐也是如此。原来有了100万元,很开心。但慢慢适应了100万元这个强度,要150万元才会开心。到再下次就变成了200万元。
就像跑步机,在适应了一个状态后要更高的强度、更大的刺激才有同样的快乐。正因为有了“快乐跑步机”的效应,有些人炒股票,开始觉得每年有10%的收益很满足,可是真的达到后,就觉得有30%的收益才会开心。
其实,金钱如果只是数字没多大用处,只有把它变成真正能让人感到幸福的事物、活动才有意义。能真正累积财富的人都拥有平衡的生活状态。理财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大部分。
他们的生活内涵丰富,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朋友关系融洽,家庭美满,工作有成就。做轻松的投资者,不做失魂落魄的理财家。我们当然希望财产不要缩水,可就算财产有起伏,这些人是最不容易丧失幸福感觉的。他们有情绪的“防弹衣”,幸福的“防弹衣”,财产的多少不会影响到他们幸福的感受。
幸福的人最重视家庭,他们大多把财富的重要性摆在第三位,但是,不幸福的人却把财富摆在第一位,家庭摆第三位。对于财富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你越是想去追求,就会越不幸福。财富目标不必定得太高,循序渐进投资理财,才是幸福之道。
有这样的故事,讲的是一个财主,临终前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说,家里有17匹马可当遗产分,大儿子分得1/2,二儿子分得1/3,三儿子分得1/9。
17匹马的1/2是8匹半,难道要杀掉一匹马分马肉吗?
三个儿子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广告,要请一个高人解决问题,如果谁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定有重谢,但是,人们议论纷纷,却没有人能有一个好的方案解决这个问题。
三天三夜过去了,终于有一个叫智伯的老者来了。
智伯是为了解决分马的问题而来,但是,他来的时候,从自己家里牵来了一匹马凑成18匹,大儿子得1/2是9匹,二儿子分1/3是6匹,三儿子分1/9是2匹。于是则9+6+2等于17匹,还剩下一匹,就是智伯从自家牵来的,自然又牵了回去。
但它包含的心理学道理却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从财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生活中的这种例子也比比皆是,我认识一个编辑,他为了组到一部好书稿,三番五次跑到某着名作家家里拜访,车费、礼品费、请客费花了许多,终于感动了那位畅销书作家,两人成为朋友。
作家从此把自己的书稿交由这位编辑负责出版,为出版社挣得可观的利润,这位编辑也获得可观的奖励。而另一家出版社的编辑也认识这位着名作家,但他只是打打电话,舍不得掏车马费,结果因小失大,一事无成。
这个编辑在开始时,花了那么多的钱,难道是不在乎钱吗?整个故事读完,你就知道不是的,其实是因为,他懂得想赚钱,必须把钱看轻,就像智伯一样,先自己拿出“一匹马”,把问题解决,再牵回这匹“马”甚至更多的“马”。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适当的付出不仅让你毫发未损,还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同样的,会花钱的人大都很注意人际沟通,舍得花钱用在积极的人际交往中,并且会选择最适宜、得体的形式,即便仅仅是吃饭,他也会找一个很特别的去处,点一席搭配合理、别有特色的菜肴,让对方有个好心情,留下特别的印象。
这样的人在工作中也很会注意处理人际关系,并且很讲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会以比较积极的心态看待人际关系,重视合作和取长补短,蔑视内耗和自以为是,从而建立起使双方受益、对工作有利而非庸俗、功利的人际关系。
会花钱的人大多喜欢一流的事物,他会尝试着去见识一流的世面,接触一流的人物,进行一流的游历,因为他知道一流的东西有一流的价值,接近他们才会接近一流的境界。这样的人在逛街时会很注意事物的品质,追求最佳的视觉效果和使用价值,在工作中则会努力向一流的人物学习,追求一流的信誉、一流的形象和一流的业绩。
起点决定终点,由于他追求卓越、追求人生境界的提升,便也能够坦然看待人生的得失成败,看待世间的风云变幻,从而在心理上立于不败之地。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片中的一个总经理招聘员工的方式很特别。他不问专业上的问题,只是和他们聊生活,确切地说是聊怎么花钱,结果不知不觉中就了解到了对方的品位、眼光和境界,了解到对方对工作、对成败、对他人的真实想法,并以此来取舍。就是用这种方法,他挑出了一个模式化面试所难以选中的人才,这个人就是影片中的男主人公,一个后来力挽狂澜的年轻人。
在心理学家看来,金钱所带来的竞争意识、雄心、荣誉感,甚至骄傲和适度的虚荣,都属于我们意识中更富有想象力的高级层次,这些感情把我们从感观世界唤醒,激励我们追求理想和社会目标。
人的追求目标越高远,也就越容易摆脱眼前的迷惑和折磨,越不容易被负面的情绪和信息束缚手脚,从而赢得更多!
祸福效应:错误有时候也是机会
没有经历错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凡事都应该看到祸福的两面性。生命在闪光中绚烂,在平凡中见真实,人生是没有完美的,完美只在理想中存在。错误的时候,不要痛苦,大声告诉自己,这可能是一个机会!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不能总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耿耿于怀,因为有的时候,错误里也孕育着机会,关于这一点,知名的雀巢企业就非常有发言权。
1938年4月1日,雀巢公司把雀巢咖啡——世界上第一种只需要用水冲调又能保持原汁原味的100%速溶咖啡产品,正式推向市场。
在雀巢咖啡推出之前,为享受到一杯口味纯正的咖啡,人们同时就得忍受不是费力就是费钱的痛苦。比如,如果想在家饮用咖啡,你就得先从市场上买回咖啡豆,接着把它烘焙干,再把烘焙过的咖啡豆研磨成粉,然后用火细煮,煮好后又得等液体中的浮渣沉到底部,然后把上面的清纯部分倒入咖啡壶中,最后,把咖啡从壶里倒入咖啡杯中,再根据爱好选择加糖或其他东西。这样做肯定省钱,但别提有多烦人!
要想不烦人,你也可以到咖啡馆来上一杯。但咖啡馆的制作方式与上相同,十分烦琐,所以价格就高,一般老百姓难以长期承受。
当然,受不同文化背景、口味偏好的影响,世界各地在具体制作与饮用咖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细微差异。
不管怎么说,价廉味正的速溶咖啡的推出,省却了人们的烦恼,理应很受欢迎。但是,出乎雀巢公司意料,雀巢咖啡在市场上大力推出5年之久,仍然没有多少人愿意买。
雀巢公司在长期的调查研究之后才发现,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受到了传统咖啡文化的抵制。
所谓传统咖啡文化,就是制作饮用咖啡中的那些细微差异,被人们喜爱,被人们鼓吹,最后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当然,差异赖以产生的基础,即烦琐的咖啡传统制作方式,也成为他们的咖啡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和文化碰面,产品肯定吃败仗。雀巢公司算是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而在速溶咖啡早期失败的同时,雀巢公司更是雪上加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雀巢当时的主要生产基地——欧洲生产基地,遭受毁灭性打击。1939年雀巢的利润立即从1938年的2000万美元猛跌至600万美元。
但雀巢公司却必须生存下去。他们决定做一个重大转变:既然产品打不赢文化,文化才有可能打赢文化,那么,就把速溶咖啡做成一种文化,一种更厉害的文化。
怎么做?雀巢公司逐渐把眼光盯到对世界文化潮流影响越来越大的美国人身上。
几轮谈判后,雀巢公司说服加入战争的美国政府,同意将雀巢公司作为美军的配给物资供应商。
于是,作为食品供应的一部分,雀巢速溶咖啡迅速出现于每个美国大兵的餐桌上。
战争可以破坏一切,当然也可以割断传统咖啡文化与美国大兵之间的纽带。战场上硝烟弥漫,烽火连天,绝对不是军队可以为士兵们磨咖啡豆煮咖啡的好地方。所以,美国大兵不得不端起桌上的雀巢咖啡。
如此,雀巢咖啡饮用简便且保留原汁原味的优点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不久,雀巢咖啡不但获得美国大兵们的认同,而且成为他们的至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随着美军的节节胜利和南北转战,雀巢速溶咖啡开始影响世界。
甚至,雀巢速溶咖啡成了盟军的心理战武器。英国空军常常在德军占领区投下一包包咖啡“炸弹”,以加深连咖啡也喝不到的占领区百姓对纳粹的怨恨。
战后,已经被改变了咖啡饮用习惯与口味的大量美国退伍军人,把对雀巢咖啡的偏爱带回国内,雀巢速溶咖啡迅速成为美国人的饮料。
雀巢公司终于把生意做成文化,结果当然是大获其利。今天,雀巢速溶咖啡已行销101个国家,全世界每天要喝掉三亿多杯雀巢咖啡。
在这个故事中,雀巢是从错误中站起来了,他们把错误当做了机会,并没有让自己的公司在灾难的打击下夭亡,而是立即转换策略想办法,对于人生来说,我们也需要这种把错误当做机会的精神。
是人就会犯错,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无论是创业中的错误抉择还是投资中的一个小小的失败,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让人因噎废食。拿投资来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投资不仅仅是获利的问题,也包含了个人尊严、自我认同在其中;每个投资者都试图使他们的交易记录看起来更好。
投资者绝大多数操作失误与亏损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总是不切实际地幻想实现一些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此与市场发生矛盾也就不可避免;所以投资者在错误中,总结经验,调整自己,与市场不断融合,就能抓住自己想要的,市场才可能发给你一张走上成功之路的通行证。
智慧效应:商机永远在有智慧的人脑子里
在工作的领域里,有创造的发明是智慧。可是这种智慧能给你带来财富吗?也许不能,也许是因为你只是把它们当成了一点点自信心的成本。其实,深入发掘下智慧蕴藏的财富,也许可以带来新的商机。
当一位贫穷的老印第安人发现自己的领地有石油以后,他很快变成了有钱人。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现在成为有钱人了,于是他买下一辆卡迪拉克豪华旅行车。他每天都会开车到附近的小奥克拉荷马城。他是一个友善的老人,当他开车经过城镇时,会跟他所遇见的每个人打招呼。有趣的是,这位以前从没开过车的老人自从买车以来却从未撞过人,也从未出过任何事故。理由很简单,在那辆大汽车正前方,有两匹马拉着。
当地的技师说那辆豪华的汽车一点毛病也没有,之所以要用两匹马拉着,是因为这位老印第安人永远学不会插入钥匙去开动引擎。这辆汽车有一百匹马力,而现在许多人都误以为那辆汽车只有两匹马力而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和那辆汽车一样,我们所用的能力占我们所拥有的能力的比值,大约是2%~5%。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一味地追逐幸福,却不懂得开发自己的大脑,商机往往就在不知不觉中错过了。有的时候,我们就像故事中的老印第安人一样,对自己领地的石油毫无知觉,因为我们不肯运用我们的智慧。知识是财富,是口号还是事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在我看来,知识确实不能跟财富划等号,有知识充其量是谋生的手段。从各大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我们不能说他们没有知识,然而现在很多大学生满大街地找工作,还有很多大学生待业在家,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有一个引人深思的小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从前,有个奇异的小村庄,村里除了雨水没有任何水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人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有两个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长者把这份合同同时给了这两个人。
得到合同的两个人中有一个叫艾德,他立刻行动了起来。每日奔波于一里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用他的两只桶从湖中打水并运回村庄,并把打来的水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
每天早晨,他都必须起得比其他村民早,以便当村民需要用水时,蓄水池中已有足够的水供他们使用。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艾德很快就开始挣钱了。尽管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是艾德很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挣钱,并且他对能够拥有两份专营合同中的一份而感到满意。
另外一个获得合同的人叫比尔。令人奇怪的是自从签订合同后比尔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比尔。这点令艾德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挣到了所有的水钱。比尔干什么去了?他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四位投资者,和比尔一起开了一家公司。六个月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比尔的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锈钢管道。
这个村庄需要水,其他有类似环境的村庄一定也需要水。于是他重新制定了他的商业计划,开始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村庄推销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赚1便士,但是,每天他能送几十万桶水。
无论他是否工作,几十万的人都要消费这几十万桶的水,而所有的这些钱便都流入了比尔的银行账户中。显然,比尔不但开发了使水流向村庄的管道,而且还开发了一个使钱流向自己的钱包的管道。
从此以后,比尔幸福地生活着,而艾德在他的余生里仍拼命地工作。
多年来,比尔和艾德的故事一直指引着人们。每当人们要作出生活决策时,这个故事都能给人以帮助,所以我们应时常问自己:“我究竟是在修管道还是在运水?”“我只是在拼命地工作还是在聪明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