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三天读懂心理学
46282200000012

第12章 爱情心理学:别让爱情之花营养不良(1)

先入为主效应:初恋为何总是这般如影随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对感觉到的东西,并不就是理解到的东西,但感觉却很重要。因为感觉层面的东西最先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反映出来,它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功能。

所谓先入为主效应,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就是当某种感觉最初接触到人的神经末梢,它会直接反馈给认知系统,而这并非是理性层面的思考与判断。比如,当一个人在青春期,情感与理性都在发展又尚未成熟的时候,包括性意识发展起来时,初次的恋爱就随着这个人爱情心理的发展过程,最直接和最感性地植入到了她的内心世界。

囡囡是一个活泼开朗而且漂亮的女孩。十九岁的时候谈了一次青涩的恋爱,虽然懵懂,但刻骨铭心。自从初恋过去,她就一直没有再接受新的恋爱。现今,她已经在事业上小有成就,但终归孑然一身,堂而皇之地列入剩女队伍。身边的朋友曾经问她为什么不赶紧找个白马王子,她总是笑着说:“我的白马王子已经过期了,再也找不到第二个。”

原来,囡囡还始终徘徊在对初恋的回忆中,虽然分手多年,可她的内心已经被初恋男友占满,当然,这已经不是对初恋男友的爱,而是将初恋男友当做了以后择偶的标准!囡囡的初恋男友,是名副其实的“食草男”(至少她们当年恋爱时是这样的),他率先进入了囡囡的内心世界,从此,给囡囡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正因为如此,囡囡才把新的恋爱对象的标准纳入“食草男”一族。可是,对于事业有成的囡囡的来说,已经30岁了,这个年龄所接触的男人,基本上也是事业有成的“食肉男”,找个年龄相仿的“食草男”谈何容易!

实际上,时下的“食草男”多出现在80后、90后当中。“食草男”顾名思义,沿袭了草食性动物本性——温和、友善、被动、攻击性低,在他们的爱情字典中从没有积极主动。崇尚“温”爱“慢”性,堪比柳下惠,经常让那些渴望爱情滋润的姐妹们恨得牙痒痒。用心理学家的话来说,“食草男”是心理不够成熟的一类男生,他们缺乏应有的男性气质。

相对于散发着强烈男性荷尔蒙的“食肉男”,“食草男”与女性的关系是“比友情多,比爱情少”。这也正与囡囡初恋时那份懵懂相似。因此,囡囡如果实在要找一个“食草男”谈恋爱的话,不妨拿掉年龄限制这个牌子,到80后、90后中转转。如果实在做不到,就买一瓶“除草剂”,试着从先入为主的阴影中走出来。要知道,很多时候,先入为主的未必经典,优秀的往往在后面。

心理学家还指出,人们有时根本不需要真实的记忆,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制造一种熟悉的感觉。因此,如果一个人的初恋甜蜜或印象很深,那么在他之后的生活中,初恋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与他如影随形。

其实,初恋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以及发生规律和表现形式的独特性,不同的恋人所演出的色彩斑斓的恋爱剧目,丰富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爱情舞台,很少有人能逃脱对初恋的记忆。

张阿姨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尽管女儿已经21岁了,可她依旧对她有操不完的心。最近,张阿姨很憔悴,显然,又是为她女儿累的。张阿姨说:“我女儿之前处了一个对象,处了两年左右,感情一直很好,但哪知那男孩儿出国了,两人说散就散了。好不容易熬过这次失恋,但至今,她仍然没有谈婚论嫁,别人倒是介绍过几个不错的男孩子给她,可每次都处没几天,她就主动跟人提出停止交往,说性格不合。其实我知道她对初恋放不下,好几次听到她睡梦中都在呼唤那个男孩的名字。哎,不知道会不会得相思病呀?”

时下,少男少女的初恋,大多来自生理上的早熟,肉体的欲望和精神上的爱情往往不能同时燃烧。当精神和理性觉醒之后,他们才意识到当初的爱是那样肤浅、幼稚,加之彼此的缺陷得以暴露,或无力调节某些矛盾,很难相互接纳,等等,于是,当初那种生理欲望也随之减弱,心理日见疏远,分手就几乎成了必然。人们将这种短暂的初恋称为“练习式”的爱情。尽管如此,初恋的感觉还是令人回味无穷甚至刻骨铭心。为什么呢?这就是所谓的先入为主效应在作祟。

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做了许多有趣的试验,发现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未获成果的初恋中美好时辰和景象,大多深深地印入恋人的脑海,使他们在一生中都难以忘却。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削减初恋在心中的地位呢?方法只有一个:敞开心扉,接受新的感情。

就拿张阿姨的女儿来说,由于张阿姨及时巧妙地安排女儿认识了一个心理学硕士作为朋友,女儿的心扉逐渐打开,在心理学硕士的开导下,她开始尝试接受别的男孩的追求。如今,她已经有了一个真心爱他的未婚夫,美丽的海滩边、高雅的剧院、热闹的美食城、喧哗的购物中心,几乎都能看见两人手挽手的情形!

事实证明,只有接受新的感情,只有遇到一份真实、快乐的新恋情,才会减轻甚至消灭失败初恋在心中留下的阴影。

晕环效应:为什么说情人眼里出西施

心理学家表示:晕环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成见效应。是指在人际关系中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对方形象看得很完美。就好比恋爱中的双方,自己为对方倾倒。

现在的心理学家大多认为,晕环效应最早是由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爱德华·桑戴克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环效应”,也称作“光环效应”。

中国有句古话叫“情人眼里出西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应用到爱情中的表现。假如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嫁给了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子,这个男子在别人眼里可能很不起眼,但因为姑娘看中了他的某一个优点,比如,他的才华,就会被他的这一优点深深吸引,从而觉得他整个人都非常优秀,横看竖看都养眼;又如,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的男子,疯狂地爱上了一个长相很一般的姑娘,因为他欣赏她单纯善良这一优点,从而觉得她整个人都如西施一般迷人,天上有地下无。其实这些就是晕环效应。

电影《桃花运》中,一位继承大笔遗产的年轻貌美的富婆,不顾朋友的劝说,爱上了与自己财富悬殊的在酒店打工的厨师。厨师既不是时下女孩子喜欢的奶油大男孩,也并非魅力女性所钟爱的型男,他是一个很普通的农家孩子,学得一手烹饪的手艺。那么,年轻的富婆是怎样爱上这位普通厨师的呢?这当中有缘分,但更多的是出自厨师那种质朴的性格。年轻富婆正是看中了厨师的质朴和他做出的那一道令她回忆起父亲的菜肴,然后,由此引发对他的倾倒之心,接着水到渠成,两人相爱结婚。在年轻富婆的闺密眼里,这位普通厨师好比牛粪,既没有钱也没有才华,只有一身油烟味,但是在富婆的内心世界,他比潘安还美,比唐寅还有才华。看来,晕环效应真的能把麻雀变成凤凰,把牛粪变成王子。

美国心理学家H·凯利(H·Kelley)等人曾在印象形成实验中证实了晕环效应的存在。他利用心理学教学课堂,把55名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向学生介绍一位新任的教师A氏。介绍的内容有两部分,一部分是A氏的基本情况:26岁,已婚,是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曾经任心理学教师3年,还当过兵。就是说A氏是一个既好学又有教学经验和判断能力的人,这个情况对两个组介绍的都一样。另一部分情况介绍的就完全不同了,对第一组介绍的是,A氏为人热情;对第二组介绍的则是,为人冷漠。介绍之后,令A氏在两个组分别掌握20分钟的课堂讨论,然后,实验者让学生陈述对A氏的印象。实验结果发现了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个是,两个组学生对A氏的印象很不一样。一个组的印象是:A氏有同情心,会体贴人,有社会能力,富有幽默感,等等;另一组的印象则相反,A氏严厉、专横等。实验中另一个现象是,两个组的学生发言情况也很不一样,一个组积极发言的达56%,另一个组积极发言的仅32%。这后一种现象表明,大学生对A氏不仅有一定的看法和印象,而且行为上也有一定的倾向,印象好,发言也多;印象不好,发言也不积极。这其实就是因为人存在晕环效应心理的结果。

实际上,晕环效应是客观存在的,晕环效应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虽然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恋爱问题上,有些小青年由于过分注重对方的外在美,容易被对方美貌所迷惑,而忽视其他因素,以至于最终痛苦不堪。发现对方空有其表,一无所长,还性格粗暴,浑身恶习。

而爱情对大龄青年来说,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由于涉世已深,耳濡目染或亲身经历了一些负面教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在择偶时摆脱原来的观念。鉴此,大龄青年在处理自己的婚恋时,一定要保持头脑的冷静,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感情。千万不要被“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假象所蒙蔽。比如,普希金就曾因晕环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

普希金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因为娜坦丽貌美倾城,让他一见倾心,把喜爱她的美貌当成了喜爱她整个人。经过普希金的穷追不舍,两人最终结婚。但是,婚后普希金后痛苦不已。因为娜坦丽对他的创作毫无兴趣,只喜欢四处游玩,参加各种奢华舞会,弄得普希金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

心理学家一再提醒我们,晕环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恋爱中应尽量避免和克服晕环效应的副作用,发挥它的正面作用。

围城效应: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吗

心理专家分析:家庭生活需要和谐。夫妻之间最需要理解和关心,但是,年轻一代个性张扬对对方要求甚多,往往索取大于贡献,忽视了自身的责任。特别是出生于八十年代开始进入适婚期的年轻人在思想观念和个性上都追求时尚,对于即将开始的婚姻生活,应当在心理上作好充分的准备。否则婚姻真的就有可能变成一座围城。

许多人在婚前以为,结婚就能保证爱情的纯洁和美满,然而在婚后才发现期望和现实之间有很大的落差。所以,有人就极端地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恋爱中的爱情靠体验,婚姻中的爱情靠经营,都需要妥善地去经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婚姻中的人要懂得婚姻是相互适应的过程,双方生活习惯不同,背景相异,个性特征需要磨合,心理也存在差异,难免会为小事吵架,这些都需要适应。

美菱和振轩在恋爱一年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有过短暂一周的甜蜜。但是,一周过去,新婚激情冷却,双方便唇枪舌剑不停!

美菱在未婚前一直被爸妈宠着,很少干家务。谈恋爱时振轩也没有要求过她要做家务。但是婚后,振轩越来越无法忍受这一点。他每次看到朋友家收拾得一尘不染的时候,都会对美菱产生不满,因为自己家里经常是满地狼藉。而美菱呢!也无法忍受振轩经常与朋友外出,特别是有时候,振轩和朋友一出去就一整个晚上。渐渐地,两人发展到见面就吵架,任何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是吵架的理由。且每次一吵架,美菱就会开口:“你那些朋友没一个好东西,成天约你出去,谁知道是嫖是赌。”有时候甚至两人越吵越离谱,连双方父母都被当做发泄的对象。总之,大家都能翻出一大堆陈年旧事来。吵到最后,各自撂下一句伤人的话:“我要是单身多好啊!”

英国心理学家指出,夫妻双方绝对不要在吵架时牵拖出一大堆陈年旧事,不要打击对方的家人、朋友以及同事、老板,否则战场将无限扩大,而你原本所想解决的问题却解决不了。心理学家建议,在吵架前30秒,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一、究竟是什么在让你生气?二、这件事情是否很糟糕,需要通过吵架来解决?三、吵架能解决问题吗?在回答完这三个问题后,你会发现,有些事情根本不值得争吵。

比如,振轩和美菱吧!如果振轩幽默温情地对美菱说:“亲爱的,你确定咱家的宝宝将来喜欢这么乱的屋子吗?”美菱可能就会意识到自己在做家务上的不足。而美菱如果这样对振轩说:“老公,你朋友最近是不是事业上出什么问题了,为什么你总是跟他出去呢?”这样的问话,很可能使振轩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对方。两人互相理解,化矛盾为亲密,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由于心理原因,柔弱的女性最容易在夫妻吵架中伤心,也最容易挑起夫妻间的战争。这个时候就应记住:“糖衣炮弹”有时比真枪实弹来得更有威力,因为男人通常是吃软不吃硬的。吵架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既不指着他的鼻子做河东狮吼状,也不恶狠狠地跟他“约法三章”,而是“以柔克刚”。

露西打算在参加同学聚会时,将老公介绍给自己的高中死党,但老公竟然迟到了一小时,而且,只是向她的高中死党简单打了个招呼,就匆匆离开了会场。等到聚会散场,露西强忍住的怒火再也无法抑制,她没有问老公这样做的原因,便开始指责:“你总是这样目中无人!那些都是我5年没见面的死党,你怎么能对人家那么冷漠呢?”可老公听到这样的质问后,却并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凭什么我要忍受你的颐指气使?”一场内战就这样爆发了。

鉴于此,心理学家建议,妻子与其怒不可遏地指责丈夫对你的朋友不礼貌,还不如平心静气地巧问他这样做的原因,然后对他晓之以理。比如,这样说:“老公,我们都等了你好久啦!是不是有什么急事啊?”“你若是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消失不见,我真的很难办,因为本来是有很多关于你的话题要跟大家谈的。”这样,你就变成了一个受害者,而不再是歇斯底里的控诉者了,这也会给夫妻之间的进一步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实,婚后吵架是难免的,这就需要了解婚姻的守则。比如,婚姻就是让双方都快乐,而不是只顾自己快乐。“琴瑟和鸣”只有主动的“和”才有精彩的“鸣”;要学会赞赏对方,赞赏和赞美会使两颗心靠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