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赋税论
46165600000025

第25章 货币的升值与贬值(2)

13.为了补充说明上述情形,现在假定我国将四分之一埃库的价值提高一倍,并宣布法令禁止我国货币出口到法国进行交换,那么,情况又是如何呢?我认为,这种禁止不但无效,而且是无法实行的。假如实行这条禁令,那么,四分之一埃库价值的提高,实质上就相当于我们用价值提高了一倍的四分之一埃库从法国购买商品,并以本国商品正常价格的一半向法国出售本国商品。这样一来,凡是购买这些商品的法国商人,还是享受到了因四分之一埃库价值的提高而带来的全部利益。因此,即使这条禁令可以被执行,其结果也相当于降低我国商品的售价,从而导致法国人大量购买我国商品,这与法国人自己提高其货币价值会带来的最初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无论是提高他国货币的价值,还是降低本国商品的价格,都不会使外国人在超出他们需要的情况下购买和使用我国商品。即使他们在一年前因为价格低廉而购买了一些暂时不需要的商品,以后他们就必定会相应地减少这种商品的购买。

14.如果上述情况与事实相吻合,那么为什么从古至今许多英明的

国家都经常采取这种办法来吸引别国的货币流入自己的国家呢?我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要归结为国民的愚昧和无知,他们不能很

快地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发现许多十分聪明的人,虽然他们都很清楚地知道提高货币价值的意义并不大,但却不能立刻领悟其中的道理。我们举例来说明。有一位英格兰的绅士,他非常富有,不需要去工作。当他听说一先令爱尔兰货币的价值提高到十四便士的时候,他就会比以前更迅速地跑去爱尔兰购买土地。这是因为他没有立刻领悟到货币的价值提高后,以前用六年的地租就可以购买到的一块土地,现在需要用七年的地租才能购买到。而同时,爱尔兰的卖主也没有立刻领悟到货币的价值提高后,应相应地将其土地的价格提高,他的目的仅在于达成交易,所以他就以六年半地租的价格将其土地出售了。并且,如果这种交易价格的差额很小的话,就算经过很长的时间,人们也弄不清楚其中的道理,那么也就无法准确地按照这种差额来调整他们的交易了。

知识链接

NOWLEDGELINK人民币汇率制度沿革

人民币汇率一般指的是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报价,即1美元兑

换多少人民币。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历经多次变革,不断完善。

1949年至1952年侨汇“侨汇”只是海外华侨寄回国内赡养家属的汇款,当时由于

国际封锁,侨汇是我国外汇的主要来源,因此它成了影响我国初期外汇汇率的主要工具。这段时期是浮动汇率制度。

1953年至1972年固定汇率

1953年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人民币汇率实行固定汇率,只是作为编制计划和经济核算的标准,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联系并不密切。从l955年3月起新币代替旧币,直到1971年11月,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为2.4618元人民币/美元的水平。

1973年至1979年一篮子货币

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汇率开始采用盯住加权的“一篮子货币”的办法。这段时期,人民币汇率呈现快速升值态势,在l980年达到1.5元人民币/美元的历史高点。

1980年至1993年双重汇率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展开,货币双轨制启动,中国人使用人民币,外国人及华侨华人使用外汇券。1981年起,双重汇率出现,其中非贸易汇率在当时是1美元折合1.5303元人民币,贸易汇率规定为1美元折合2.8元人民币。

1994年至2005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994年,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并轨,官方汇率由

1993年12月31日的5.80人民币/美元大幅贬值至1994年1月1日的

8.70元人民币/美元。1994年起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

2005年参考一篮子货币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不再与美元挂钩。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重启汇改,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并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2011年1月20日,人民币汇率为6.5883元人民币/美元。

15.第二,虽然我认为,将外国货币的价值提高一倍,和将我国商品的售价降低一半,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我国允许出口本国商品的默许的前提条件是外国以现金来进行支付的话,那么我国的货币量就会增加。这就好像用货币交易和以货易货之间存在差异一样——以货易货,自然会赚得多一些。这也好比当期付款交易和延期付款交易之间的差异。以货易货在性质上属于没有固定交易日期的交易。

16.假定英国毛纺织品的售价是每码六先令,法国帆布的售价是每埃尔(ell)十八便士,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为了使英国的货币量增加,我们是应该将法国货币的价值提高一倍呢,还是将我国毛纺织品的价格

降低一半呢?这两种办法是否具有相同的效果呢?我认为,这两种办法的效果是不同的,而且,前者的效果要优于后者。这是因为,前一种方法或方案具有获得外国货币的效果,而不像以货易货那样仅仅换回帆布。这两种方法所带来效果的不同是人们所公认的。因此,如果我国仅仅是为了获得他国的货币而将本国商品的售价降低一半,那么,我们不妨采用将他国货币价值提高一倍的办法,这样做不但会实现获得他国货币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得到如上所述的货币交易和以货易货之间所存在的差额利润。

17.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不能依靠这种凭空的想象,而要依赖于对商品价格进行准确计算的方法。

为了说明商品价格的准确计算方法,我先给出如下假设:

第一,假设有一个地区,居住着一千人,这些人可以尽情地耕种这个地区的土地,土地主要种植谷物,而谷物就是这些居民的全部必需品,就像我们在祷告文中将面包作为我们生活的全部必需品一样;第二,假设生产一蒲式耳谷物所需要的劳动量和生产一盎司白银所需的劳动量相等;第三,假设只需要十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即一百人),就可以为全部的居民生产充裕的谷物;第四,假设土地的地租(地租的求得方法已经在前面讲过)是全部产品价值的四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比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这在某些地方缴付四分之一的收成来代替地租的事实中就可以看出来);第五,假设尽管这种耕种只需要一百人,但实际上有两百人参加了耕种;第六,假设尽管每个人分到一蒲式耳的谷物就可以满足生活的需要,但因为这种谷物味道很美,所以每个人都享用了两蒲式耳,并把这两蒲式耳的谷物磨成了面粉。

根据上述假设,我们就可以得出如下推论:第一,一块土地的优劣或价值,取决于这块土地上种植作物的产量

与为种植这些作物所投入的简单劳动量之比,比较二者的量哪个更多哪个更少。

第二,谷物与白银之间的比率,只表示一种人为的价值(artificialvalue),而不表示自然的价值。因为拿谷物与白银进行比较,相当于拿

一种自然有用的东西和一种本身就没有存在必要的东西进行比较。在这里我要顺便提一句,这也就是银的价格不像其他商品那样会有很大波动的原因之一。

第三,产品自然价格的高低,取决于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投入劳动力的多少。当一个人可以生产十个人所需要的谷物的时候,谷物的价格要比他只能生产六个人所需要的谷物时来得低廉。此外,有些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会受到气候的影响——人们的消费量会时多时少,所以,这些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时而上涨,时而下跌。但是,政治上的廉价

(PoliticalCheapness)则取决于行业中超过实际需要的少量多余劳动者的数量。也就是说,如果将一百个农民能完成的工作分配给二百个农民去做的话,谷物的价格就会上涨一倍。如果把这部分上涨的价格与由此产生的其他额外的开支加在一起的话(即,由上述原因引起的价格上涨,如上涨一倍,那么就需要再加算两倍的费用),那么自然价格就提高了四倍。这四倍的价格就是基于自然价格计算出来的实际的政治价格

(PoliticalPrice)。如果将这种政治价格以通用的人工标准银币来表示的话,就得到了

我们所需要的价格,即真正的市场价格(truePriceCurrent)。18.但是,由于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有替代品,而且几乎所有的商品

都具有多种功能,因此,一种商品设计是否新颖、构思是否奇巧、式样是否流行、效果是否令人满意等,这些无法检验的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

知识链接

NOWLEDGELINK商品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后,将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发

生两种影响:一种是因该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称为替代效应。另一种是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因一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商品总量的变化,称为收入效应。

知识链接

NOWLEDGELINK铸币税

铸币税的英文为Seigniorage,是从法语Seigneur(封建领主、

君主、诸侯)演变而来的,又称铸币利差。最初指通过铸造硬币所获得的收益或利润,通常是指所使用的贵金属内含值与硬币面值之差。因此,铸币税并不是国家通过权力征收的一种税赋,而是铸造货币所得到的特殊收益。

现代铸币税也称为“货币税”,指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货币贬值,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的经济现象。这个财富增加方,通常是指政府。财富增加的方法,经常是增发货币,当然也有其他方法。

到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落。因此,除了上述那些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的必然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这些偶然因素。而商人的本领就在于能够准确地预见和估计这些影响商品价格的偶然因素。

现在把上述题外话引入到我们的正题中,我认为,要使我国的货币量增加,就必须要知道应如何降低和提高商品售价,以及应如何降低或提高货币价值;这就是我讲上述题外话的目的。

19.在结束本章之际,我要指出,提高或降低货币的价值,在本质上是一种强行课加在国民身上的赋税,而且是一种十分不公平、不合理的赋税。它是国家趋于衰败的象征。这样的国家将提高或降低货币的价值看成是救命稻草,为了让世人相信其货币是真品,甚至不顾体面,在铸币上面刻上国王的头像,并把实际不存在的东西说成存在,公然违背公共信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