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采用竹子及其废料辅以其他代料进行野外栽培,操作容易,1种可收3年。据报道,150平方米红托短裙竹荪,第一年可采收竹荪干品17.5千克,第二年收30千克,第三年还可收20千克左右,经济效益显著。其栽培要点如下:
(1)栽培季节:春栽选在3~5月,秋栽选在9~10月为宜。
(2)培养料配制:主料用竹竿、枝叶、二黄篾及基建下脚竹料等;辅料用稻草、玉米芯(秆)、豆科作物的茎秆、阔叶树种的枝叶、芒草秆等。配法:每100千克料,主料70%,辅料29.5%,草木灰0.5%。将主料、辅料切成1~3厘米的短截,放入水中浸泡50小时后,上堆闷24小时再用。
(3)栽培场地:选用冬暖夏凉、阴湿、排水良好、杂菌少的竹林、树林林间,在播种前2个月将土深翻,整成1.3米宽的畦,以每平方米用茶籽饼0.1千克灭虫备用。
(4)播种与栽培:将堆闷好的培养料调至含水量65%~70%。先在床底铺一层麦草或稻草,上铺一层5厘米厚的肥土,再铺一层10厘米厚的培养料,撒上一层菌种;再铺一层6厘米厚的培养料,再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10厘米厚的培养料,再撒一层菌种;再覆盖肥土3~5厘米,盖一层树叶或竹叶,适量喷水,以利于发菌。一般每平方米用种2~3瓶。
(5)管理要点:管理要点主要是控制温、湿度和防治病虫害。
一般播种后2~4个月才能出荪。竹荪菌丝在温度5℃~30℃下均能正常生长,以22℃~24℃为佳;菌蕾形成和生长温度为20%~30%。以22℃~25℃为宜;子实体发生温度为10℃~32℃,以21℃~24℃为好。菌丝生长期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好;菌蕾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以80%~95%为宜;播种后相对湿度保持30%左右;经过2~3月发菌,当菌蕾长大后,空气相对湿度应提高到95%。这样,几天后,竹荪即可长成子实体。
播种后,在荫蔽、背风的条件下,可每隔4~6天喷1次水,否则要每天喷水,以保持表土湿润不板结为准。大部分竹荪出蕾时,每天喷雾状水2次,至采收前4小时停止喷水。如发现竹荪有病株,应及时除去。如发现被蛞蝓咬成锯齿状时,应除去此菌株,并用5%食盐水抹患部,切勿用农药,以免影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