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大众体育锻炼与日常生活保健读本
45912400000084

第84章 适度紧张对健康有无伤害?

挪威人喜欢食用新鲜的沙丁鱼。但是每每渔民从海上归来时,鱼在途中就死了,唯有一条渔船总能带着活鱼返港,其秘诀就在鱼舱里放了几条鲶鱼。鲶鱼入舱后因环境陌生而四处乱窜,挑起摩擦和争端。大量沙丁鱼发现这些个头大的“异己分子”就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避免了窒息而死。人们称此现象为“鲶鱼效应”。

当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意识的增强,人们普遍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心理压力加大,容易出现精神紧张。紧张通常是神经衰弱、溃疡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诱因。因此,以前人们总认为,紧张对人体健康有害无益。

其实,紧张并非都有害。若处理得当,保持一定紧张度的工作和生活不仅能增添生活情趣,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健康。

实践证明,积极进取就必须有健全饱满的情绪和适度的紧张感。适度的紧张情绪能增强大脑的兴奋过程,提高大脑的功能活动,使人的思维敏捷、反应速度加快。医学家指出,当一个人保持一定紧张度的工作和生活时,心脏往往要通过加强收缩来排出更多的血液,以供给全身各器官组织。这样血管的收缩功能随之而改善,从而有利于心血管的功能,避免或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同时,研究人体健康和长寿的专家还认为,适度紧张是一种经常性的健身运动。

这是因为人们在生活或工作紧张时,往往需要手动得勤一些,腿跑得快一些,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活动也随之增多,而这些活动本身可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增强,使各关节的功能活动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对健康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适度紧张的情绪可以促使体内分泌更多的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从而将神经系统和各器官功能调节到最佳状态,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有效地预防多种疾病。

因此要求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尤其是离退休后的老年人,在安排日常生活时,既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懒散,应有所追求,要建立多种兴趣与爱好。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把生活内容安排得尽可能充实一些,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这对促进身心健康是颇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