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船篷的活动部分拿去,就变成了船窗,上挂白色窗帘,黑白相映,非常雅致。乌篷船内部摆设也较为讲究,红漆舱板上铺有凉席,席上放置竹枕,客人叫坐可卧可睡。船头雕有“螭首”,就是一个像龙头样的东西。传说,龙生九于,其性不同,螭为其一,善治风浪,喜欢兴风作浪的虾兵蟹将都对它望而生畏。这种船一般可坐6至8人。行船时,船工左腑下挟一短桨,既可划水,又可当舵把握方向;双脚则一伸一弯地踩动一支长桨,披波前进,俗谓“突桨”;为了加速,右手也可划水;如果还想加速,则需在船头另设扳桨,扳桨人面向船尾倒坐,向后扳水。比普通交通船更加高档者称为“明瓦船”,是因为乌篷上有用蚌片嵌出的“明瓦”作为装饰,按其多寡可分“三明瓦”、“四明瓦”、“五明瓦”和“六明瓦”,专门受雇用于旅游、探亲、扫墓等事。该船装潢考究,船头摆有青石狮子或大理石墩;船沿有雕窗,上刻“八仙过海”、“貂婵拜月”、“昭君和番”、“两子浣纱”等故事;舱内设八仙桌,周围有瓷墩,上铺绣垫,另设藤床,上备枕席被樨,以便休息;后舱则是厨房,供应茶水饮食。倘若夜晚航行,就遍燃明瓦灯,华灯水影,相映成趣。中国的许多名人都曾与乌篷船有过不解之缘。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道,幼年时他家里就雇了四明瓦的乌篷船,带他去东关镇看“五猖会”;1916年,孙中山偕胡汉民专程赴绍兴,乘六明瓦的“烟波画舫”去东湖陶社。如果说黄河皮筏子给人的是惊心动魄的阳剐之美,绍兴乌篷船则更多给人的是恬静散淡的阴柔之美。
船闸的发明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造船闸的国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发动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湖南、广东、广西交界处由于五岭逶迤,秦军的行军和运输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决定在山岭间开凿一条运河,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他命令史禄开灵渠,路线选定在湘江和珠江支流漓江的分水岭上,渠长60公里。因为灵渠处在高山之上,湘江和漓江的水位相差很大,最高处的比降达1/160,超过适于航行比降的20倍。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发明了斗门。斗门,又称陡门,就是现在的船闸的闸门。在运河水位比降较大的地方筑起一个个斗门,控制河段水位。每过一个斗门,船就进入水位较高的河段。这样,世界上第一条船闸式运河就出现了。而国外,直至1497年才在欧洲出现第一个厢式船闸。
船舵小话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舵的国家,舵的发明是我国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它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古代航行初期,船体较小,一般是利用篙和木桨来控制航行方向。随着造船技术的进步,活动范围扩大到深水区域,篙就用不上了;由于船体增大,桨的数量增加,需要多人来划,这时候桨要负担推进和制导方向的职能,操纵起来就不容易了。于是,桨分成两种,一种专管划行,一种专管控制方向,专管控制方向的桨称为舵桨,它的位置逐渐从船舷移至船尾中央,成为尾桨,操纵方法逐渐从划动改变为不离开水面的左右摆动:这就是后世的导向装置——舵的始祖。尾舵桨也有一些大的缺陷,比如遇到浅滩和靠岸时不易操纵等。因此,人们进一步改变其形状及安装方式,终于产生了真正的舵。舵发明的确切时间.现在还不知道,但最迟在东汉时已经出现和使用。1955年广州近郊东汉墓中出土了一只陶制船模型,其船尾部有一支舵。
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舵。
早期的舵是斜伸出船尾的,在船后形成一个较长的凸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人们对舵的装置进行改革,将舵从船尾斜伸出改为垂直插入水中;舵面跟舵柱的联结位置,也由舵面中部移到边上。这种舵我们称它为垂直舵。
我国船舶独特的尾部结构,恰好便于垂直舵的装置。我国的船舶一般是首尾翘起的,尤其是尾部翘得更厉害,这就成为安装垂直舵的理想地方。后世就在尾端修建舵楼,用来操纵船舵。
由于航道上的水有深有浅,舵逐渐演进成升降舵——又称悬吊舵,是一种用绳转动滑轮使舵可以上下移动的舵;当船进入浅滩或靠岸时,可以把舵吊起,以免折断。明代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用的宝船的舵,舵杆长达11米多,如此大的舵,单靠舵工来提拉升降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舵楼上安装上辘轳,用来升降船舵。
宋代还发明了平衡舵,就是把一部分舵面分布在舵柱的前方,可以缩短舵压力中心对舵轴的距离,减少转舵力矩,从而操纵更为轻便;同时,还把舵面做成扁阔形状,增大舵面面积,提高舵控制航向的能力。这真是一项别具匠心的发明!
此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发明了“窗孔舵”(亦称开孔舵),因为舵上有许多孔。这些孔并没有影响舵控制航向的作用,反而使舵在水中更容易转动。一般的大船都有几个舵,根据水的深浅交替使用。欧洲人在采用中国的舵之前,不得不用桨来划船,这样,远洋航行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约在12世纪,舵传人欧洲。舵在欧洲的使用,为15世纪大航海时代创造了条件。
桥的由来
桥是架在河面上,把两岸接通的建筑物。桥的起源国尚无定论。很古的时代,虽只一水之隔,但路为河断,两岸的人只能望河而兴叹,实在是很苦恼的。渐渐地,人们懂得了放些石头在水里,形成一条线,踩着石头,蹑步而行。称为“鼋”(读元驼)的这些谴人行走的石头便是最原始的桥。后来,人们看见一株大树被风吹倒,恰巧横架于小河上而可步行通过,便想到从河边立一株树,使它倒向对岸,这就是有意识的“搭桥”之始。
历史上最早的桥梁是我国的渭水浮挢,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石砌桥的出现,是桥梁建造史上的一大进步。位于河北赵县城南的赵州石桥,是隋开皇大业年间(590一/008年)李春创建。它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敞肩式石桥,比欧洲19世纪兴建的同类拱桥早1200多年。19世纪中叶,英国和德国用铆钉衔接,先后建成了钢架结构的铁路桥和悬臂桥,但是由于设计水平低,一座13孔钢架桥被大风吹折,成为桥梁史上的一大灾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许多桥梁,也在一次地震中因为桥台石同桥墩相对移位而遭到严重破坏。鉴于这些教训,后来许多国家对桥梁设计进行了改进,以每平方米承受1.9公斤的风荷载进行安排。
目前,世界上的桥梁种类繁多,按筑桥的材料区分,有石桥、木桥、金属桥和钢筋混凝土桥;按跨度结构可分为拱桥、悬桥、桁桥和组合桥;按用途区分有:铁路桥、公路桥、行人桥以及两用桥;按使用年限划分有永久桥和临时桥;按跨度数划分有:单孔桥、双孔桥和多孔桥。近年来,世界各国又相继建成了如正交各向异性桥、斜拉桥、箱形桁架桥以及立体交叉桥等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桥梁。
我国古代桥梁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曾经在江河之上、峡谷之间建造了无数的桥梁。这些桥梁,方便了交通,点缀着河山,有的至今仍巍然屹立,继续发挥着作用,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我国古代建造的桥梁,包括了现代桥梁工程中的梁桥、拱桥、索桥三种基本体系,有不少建筑技术是世界的创举。
我国桥梁开始于何时,已不可考。古文献记载较早的桥,是西周初周文王为了迎亲,用船在渭水上搭的浮桥。据《史记·秦本纪》载,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时,在山西蒲州(今风陵渡)黄河上架设了大浮桥,这是历史上跨越黄河的第一座桥。
目前我们能够看到最古的桥梁形象,是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和壁画上的桥。
我国的石梁桥中,陕西西安的灞桥和福建泉州的洛阳桥、晋江的安平桥最为有名。
我国很早就有拱桥。据《水经注》记载,公元282年,河南洛阳东六七里有一座用石建的“旅人桥”,“下圆以通水”,这是见于记载最早的石拱桥。
保留到今天的最古、最着名的石拱桥,是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大石桥)。安济桥建成后,对各地桥梁建造影响很大,河北、山西、浙江、贵州等地相继出现不少敞肩拱桥,在建造技术上有新发展,如赵县永通桥的矢跨比例比安济桥还低。在古代单孔石拱桥中,曲线最美的要数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桥面作双向反弯的曲线变化,配上精制的栏板,显得既朴实又富丽。
北京的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是南北两座最着名的联拱长石桥。
北宋着名画家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上,有一座结构新颖的拱形术桥。这座桥横跨在当时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汴水之上。桥拱主要部分为五根拱骨,互相搭架在横木上,用绳捆扎起来。这样的桥,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
索桥(吊桥)首创于我国。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谷深水急,无法筑墩建桥,古代人民就发明了用竹、藤、铁等作索为桥。据杨街之《洛阳伽蓝记》载,北魏时新疆地区就有了铁索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索桥。西方到16世纪才出现这类桥梁。
索桥又分独索、多索两种。独索桥又叫溜索桥。古书上记载,溜索桥,两岸立柱,以竹绳横索,索上穿有木筒,筒下有绳。过河时,将绳捆在身上,扶住木筒,溜索而渡。多索桥是并列几根缆索,上铺木板桥面,有的两边悬索作栏杆,有的不设栏杆。最着名的多索桥是四川灌县的珠浦桥和泸定县的铁索桥。
溜索、竹索桥和天梯
西南地区多为高原,加之降水丰富,往往岭峻壑深,江流湍急,其交通工具也独具特色,例如溜索、竹索桥、天梯等。
溜索旧时流行于傈僳、怒、独龙、藏等族中,尤以怒江峡谷地带最为常见。据传说,古代居住在怒江两岸的先民,为了跨越天险,方便交通,一边选出一名大力士,相互对抛拴了石头的钓鱼线,等到两线相连,再将其换成又粗又结实的藤索,两头固定,人就可以攀援往来了。独龙族架设溜索的传统方法是,在枯水期选择江面狭窄适合处,将系有细麻线的弩箭射向对岸,麻线后接逐渐增粗的藤索,对岸人员慢慢将藤索拖过去,双方分别把它固定在大树或岩石上,即可通行。溜索分“平溜”、“陡溜”两种,前者两岸索头等高,后者则一高一低。平溜相对安全,但溜至中间要靠自己攀索到达彼岸,比较费力;陡溜一溜到底,较为省力便捷,但速度太快,不易控制,可能撞到对岸岩石、大树上面而受到伤害。最初,溜索过江单凭手足倒挂,十分危险,时有坠江遇难者。后来,人们用竹木制成“溜梆”,过江时再用皮带或粗绳将自己捆于溜梆之上,安全系数大为增加。如今,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岸不便修公路处每隔一段便架有钢溜索,上装滑轮,一根来,一根去,各有高低,既迅速又安全。
竹索桥是在溜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居住于岷江上游的羌族所独有,其中最着名的便是“威州大索桥”。该桥位于岷江和杂谷脑河交界处,全长100余米,宽1米半,是在江上横架几条粗大竹索,上铺木板而成,两侧有竹索作为护栏。初上此桥,摇荡不定,令人胆寒,走惯以后则安然自在,反为乐事。所以古人有诗云:“行见长江夹两山,危桥悬跨锁重关。索垂断岸千寻矗,板村中腰一带弯,踏处晃摇风漾漾,凌虚飘渺水潺潺。”
天梯与溜索、竹索桥不同,是旧时独龙族翻山越岭的工具。以前,独龙江沿岸交通极为不便,随处可见悬崖绝壁,独龙族人便用竹、木、藤等物制成软梯以利在陡峭山崖间上上下下行走,此即“天梯”,独龙语叫“郎多衣”。通常的制天梯的办法是扎两条或数条约与肩同宽的梯子,上端牢牢绑于树干,下端用木桩固定,中段嵌于石缝以求稳固。若遇悬崖很高,则分段架梯。总之,无论溜索、竹索桥还是天梯,原为西南居民在科技水平低下情况下所发明的交通工具,随着时代发展,它们已逐渐被新式桥梁、公路所取代,个别保留下来的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例如有些靠近村庄的溜索,逢年过节则作为游戏和比赛的工具,你溜来,我溜去,在欢声笑语中显出一派融融民族风情。
安济桥
安济桥又名大石桥,在河北省赵县城南2公里,跨于交河之上。因赵县古称赵州,故又名“赵州桥”。建于隋代开皇后期至大业年间(605-617年),据唐张嘉贞《石桥铭序》记载,系工匠李春所造。
安济桥全部用石料建成,只用一孔石拱,跨度为37.37米,连南北桥堍,共长50.82米。挢拱为平,拱桥宽约9米,共有拱圈28道。每道拱圈宽1.03米,由43块重约1吨的大石券成,并自成一独立拱。桥面铺石板,分为三股,中间走车,两旁行人。拱肩采用“敞肩拱”,即在两边拱肩里各砌两个圆弧形小拱,这既可增加洪水到来时的排水面积,又节省石材,从而减轻了桥身净重。由于它时代久远、工程宏伟、结构独创,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安济桥除科学技术方面的高度成就外,弧形乎拱和敞肩小拱的造型,线条柔和,构造空灵,也具有建筑艺术特色。桥面两旁的扶栏台柱,雕饰精美,有各种花饰、兽面、狮首、蛟龙等,刀法苍劲,造型生动,也是隋唐时期石刻艺术的精品。为了长期保存这座有1350多年的古代石桥,在1955-1958年,曾对安济桥进行彻底整修。
我国现存最古的石桥
驰名中外的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历来被认为是我国留存至今最古老的石桥;但是,河南省临颍县新发现的小商桥,据考证寿命比赵州桥还要长些。
小商桥是青石结构,长加.87米,宽8.7米,高6.67米。主孔净跨2.83米,矢高1.2米,桥身由20个主孔与小孔组成。各孔外沿均雕刻有各种纹饰图案,虽然历经风雨洪水的冲蚀,依然清晰可辨。桥面上原有刻着花纹及十八罗汉的青石栏板和雕有石狮的青石栏杆,现已不存,唯桥身尚属完好。
1982年9月间有关单位曾派人作过实地考察,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据考察后初步推算,小商桥始建年代,早于隋大业年间(1505~616年)的赵州桥。”
古代两座长江大桥
早在元末明初,在瞿塘口就建有长江大桥。
光绪十九年版的《奉节县志》载,“元开熙四年,(朱元璋)命征西将军汤和等伐蜀。初,元遣莫仁寿以铁索横断瞿塘口,北倚羊角山,南倚南城砦。凿两岸石壁,引铁索为飞桥,用木板置炮以拒敌。”史料记述:1369年,朱元璋派大将汤和、廖永忠、康茂才攻瞿塘关。元皇帝令莫仁寿在瞿塘口江面横贯铁链锁江,又在两岸石壁上打孔,架起上、中、下三层铁索桥,桥面铺上木板,放上大炮,严守关口。瞿塘关本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汤和也只好望桥兴叹,畏炮而退了。至今大溪口还立着一块“康茂才进兵处”的石碑。当年这座“飞桥”的桥面上可以设置大炮,桥长277.5丈(925米),纵向分三层,下层铁链锁江,中层架炮,上层天桥交通:
《明史》有“蜀人设锁桥”之句,明代翰林博士沈庆有“天桥铁柱连环锁”诗文,若亲身到瞿塘峡实地考查铁柱、石孔等遗迹,就会了解这峡口曾经建有我国的长江大桥了。
但1369年在瞿塘口所建的长江大桥还不是中国最早的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