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音乐
45859800000011

第11章 中国民歌民乐(1)

采茶

民间歌舞的一种,流行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安徽等省的产茶区。又称“采茶歌”、“采茶灯”等。采茶在明代前即已盛行于南方。舞蹈主要表现种茶和采茶的劳动过程。也有在表演中演唱一些民间故事等与茶无关的内容。采茶的音乐成分十分复杂,吸收了山歌、小调等民间歌好的音乐材料,歌舞中常插入的小调有数十首之多,如《伍更调》、《水仙花》、《卖杂货》等。采茶表演时常用二胡、笛子、唢呐等乐器伴奏。

古琴与古琴曲

古琴,又名七弦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据传已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琴是我国文人修心养性的必备乐器,被列为文人四好——琴棋书画之一。最为上乘的琴是焦尾琴。

我国古代人士创作了大量的悠扬动听的琴曲和琴歌。琴曲即古琴独奏,琴歌即以古琴伴唱。

着名的琴曲有《高山流水》、《酒狂》、《潇湘水乐》、《广陵散》、《幽兰》、《离骚》

、《梅花三弄》、《胡前十八拍》、《良宵引》、《秋江夜泊》、《静观吟》等,有些已经失传。着名的琴歌有《关山月》、《苏武思君》(又名《苏武牧羊》)、《阳关三叠》。这些都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葩,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宫廷音乐

宫廷音乐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组成部分,它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公元前3世纪已经成书的典籍《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大量描述当时宫廷中祭祀宴飨的音乐盛况。汉武帝开始设立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乐府,负责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收集歌辞。从此历代王朝都在宫内设立这种音乐机构,到唐代鼎盛时期,宫廷音乐也发展到顶峰。当时唐朝人口4000余万。宫廷乐工(乐队)就达1万,可见规模之大。我国最后的王朝清朝继承了历代宫廷音乐,也吸收了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使宫廷音乐更加完美。

宫廷音乐记载多。但流传少。有些乐曲,如在三人节宴演奏的进食乐《进馔》等主要来自我国故宫珍藏的文献,档案所载乐谱的整理,更主要是来自宫廷音乐专家溥雪斋先生的溥谱,溥先生1893年出生于我国清代皇族家庭,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叔伯弟弟。一直致力于民族音乐用宫廷音乐的研究、整理和演奏。生前还把宫廷音乐《柳摇金》等曲和以弦乐器为主的十三套合奏曲传于中国广播艺术团周润民先生,才使得这些珍贵的音乐资料,乐谱得以流传。

口哨

古时候,人们就发现口腔、唇、舌通过呼吸的气流的控制,可以作为乐器使用。

口哨最初是和生产活动相联系的。在那茹毛饮血的年代里,口哨就可能被原始人应用于狩猎中。人们还以口哨作为集合的信号,《新唐书·室韦传》说:“每弋猎,即相啸聚。”一直到近代,还有一种捕鹿的方法,称为“哨鹿”。就是模仿鹿的声音用口哨引来鹿。口哨最初也和初民的祭祀有关。战国时,巫风盛行,“招魂”是当时的一种迷信活动。屈原以此为题来哀悼怀王,他写道:“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意思是:招魂用的器具已经准备齐全了,巫师尖声地吹着口哨招引怀王的魂灵。

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说文解字》为口哨的古已有之提供了一种释义,口哨在当时被称为啸:“啸,吹声也。”西汉大文学家成公绥曾为此写过《啸赋》:“发妙声于丹唇,激哀音于皓齿……是故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触类感物,因歌随吟。”在古时口哨被视为极高雅之举。一些士大夫阶层及名流贵族们对吹口哨远远超过纵情歌唱。《世说新语》说:“阮步兵哨闻数百步”,是说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吹口哨所发的声音,能传得很远。着名大诗人陶渊明在他的《归去来辞》一文中也载有当时人们吹口哨的语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唐代大诗人兼域家、音乐家王维也曾在他的《竹里馆诗》里这样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宋代诗人苏轼也曾对此作过主动的描写:“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除此之外,在新疆拜城石窟和敦煌石窟以及内地的壁画、浮雕中都曾有吹口哨形象。宋元的杂剧表演中,为了剧情的需要,在后台用口哨发出某种声音,就好像今天舞台艺术上的音响效果。

唐孙广曾着有关于口哨方面的一部专着《啸旨》,这部书中,对当时演奏口哨作了详尽的说明。书中还对当时的12种演奏方法作了介绍,如外激、内激、含、藏、散、越、大沉、小沉、匹、叱、五太、五少。可惜的是这些演奏技法和曲且都未能流传下来。

吹口哨还能激发人体唾液分泌,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起到美容的效果,医学界已用之矫治儿童语言障碍等。

民歌

民歌,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丰润的艺术沃土中的一枝灿烂奇葩。民歌源于生活,自古以来,广大劳动人民用民歌的形式艺术地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爱憎,抒发内心感情。正如我国古代音乐专着《乐记》的《乐本篇》概括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我国的民歌丰富多彩,从古至今各地区各民族劳动人民在对本地区本民族产生的民歌不断丰富、不断再创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同自己的生活习俗、地域特点、风土人情相适应的艺术风格,从而构成了我国民歌千姿百态、万卉争芳的艺术特点。从诗经、楚辞、乐府诗歌到散曲、小曲,直至近代民歌,我国民歌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传统。

歌唱自己家乡的山川大地,描述日常生活的景致情趣,是我国民歌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国劳动人民具有热爱自己的故乡、赞美自己故乡的传统,这在民歌中有充分的体现。如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歌曲那悠长舒展的旋律——优美动听地倾吐出人们对“青山绿水实在好,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沂蒙山由衷的赞颂。控诉旧社会的罪恶。揭露剥削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压榨,揭示旧社会广大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是我国民歌的另一个显着特点。如流传在我国陕北、山西、内蒙一带的民歌《走西口》,其中一段唱道:“咸丰整五年,山西遭年限,有钱的粮满仓,受苦人真可怜。”歌曲的旋律如哭如诉,凄凉哀婉。

我国民歌中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是一些追求美好的爱情生活、反抗封建礼教,歌颂纯贞爱情的歌曲。如陕西民歌《蓝花花》,歌曲以奔放的旋律,执着的语言,歌颂了敢于反抗封建婚姻,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青年女子蓝花花。

我国民主革命斗争产生了大量的革命民歌。这些革命民歌紧密配台我们党的战略部署,起到了成为鼓舞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的作用,如根据江西民歌中的“小调”、“锦歌”改编的《送郎当红军》,根据鄂豫皖民歌“八段锦”改编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根据陕北民歌“打莳羊调”改编的《拥护解放军》,陕北道情《土改翻了身》等等,已经成为革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歌艺术世代相传,对后代人不断进行着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也为其后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我国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的许多不配之作,如聂耳的《大路歌》,冼星悔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河边对口唱》、《黄水谣》、《保卫黄河》等等,都从民歌中汲取了丰富的素材。有些由民歌取材创作的音乐作品已经深入人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小调

民歌的一种。历史非常久远,最早可追溯到汉代的相和歌。在宋、元以后,小调走向繁荣,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品类。民间对小调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小曲,里巷歌谣,俗曲,时调,丝弦小唱等。内容多表现市民阶层劳动,爱情等各个方面,如《绣荷包》、《卖杂货》、《小拜年》、《放风筝》。还有讲述历史故事的,如《孟姜女》等。小调的结构规整,曲调流畅,曲且极其丰富,大致分为传统小调,地方小调和歌舞小调。

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