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体育
45859000000009

第9章 中国古代体育(9)

升官图是一张木版印的按照明、清两代官制排列的格子图,正中一个长方形格子,分成三个竖格,中间顶头两个大字“太师”,右面“太傅”,左面“太保”、大字下面,用横线隔开,用小字注明“德、才、功、赃”四种奖惩办法。如“太师”下注:“德进贺双仪”,“才进贺单仪”,“功致仕还乡”,“赃贬吏部主事”。就是用四面写了“德、才、功、赃”的“拈拈转儿”(即陀螺)旋转,转出什么字就得到什么结果。由哪里玩起呢?这张正方形的图,围绕中心“内阁”,外面还有三圈,都是一样的格子,按官阶分出各种衙门,如京中“六部”、外省督抚、州县官吏俱全,在一边还有一行横排竖格为“出身”,从“白丁”到“状元”共十五六格,把明清两代可以作为“出身”的都列上了。玩时由“白丁”玩起,最后的目标是进入“内阁”。

玩时各人先准备一个标记,置放于“白丁”处,随着旋转陀螺,按结果移动标记。如“白丁”下注云:“德秀才、才监生、功童生、赃不动”。旋出“德”来,标记就移到“秀才”一格中,其他依此类推。“赃”本来是应该降级的,但“白丁”无处可降,只好不动了。再如“知县”格,那便是“德知府、才知州、功不动、赃典史”。这样就是两个升的机会,一个降的可能,一个不动,这样逐步升上去,直到内阁,一才能得到“贺仪”,赢一两个铜板。弄不好,刚刚进去,又旋一个“赃”字被贬了出来,还要再旋半天才能进去。孩子们从游戏中就可以知道:“贪赃的事情是实在作不得的呀!”

白裤瑶的陀螺“迷”

打陀螺,是白裤瑶(瑶族的一支)群众喜爱的一种传统游戏。陀螺用硬木精削而成。陀螺的顶部平平滑滑,好像一面淡色镜,身部半圆形,恰似被砍成两边的鸭蛋,脚尖钉上手缝针,似悬挂的小银柱。陀螺制成后,为使它耐用、好看,还将其浸泡在桐油里二至三个月(或涂上光滑油),取出后光闪闪,亮灼灼。

也有不浸泡桐油的,涂上红绿蓝黄颜色,光耀夺目。

打陀螺时,先用沙皮树皮或其他树皮搓成一摆长的绳索,一头缠绕在陀螺脚尖的上部至它的下半身,一头捆在手的虎口上,用力脱手甩开旋放,陀螺便“呼吱呼吱”地在地上旋转。在南丹瑶寨里,白裤瑶儿童和成年人都十分喜欢打陀螺。儿童打的陀螺有半斤至一斤重,成年人打的陀螺有一至三斤重。

据了解,白裤瑶打陀螺时,先把参加的人分成两边(队),每边人数相等,打法有近距和远距及吊打三种。近距打法,由一边(队)中的一个队员旋放陀螺,距离一米左右,让另一边(队)的一个队员击打,按顺序一个旋放一个击打。远距打法,两边(队)先协商,规定距离远近,一般不超过3~5米,后由一边(队)在规定范围内把陀螺全部旋放,让对方在同样条件下逐个击打。吊打更是有意思的一项了,人马相等后,先猜手定先后旋放次序,未旋放的人用绳索绑死陀螺脚跟,距离可远可近,旋放后由对方将绳索套在手上吊打,直到打不中为止。三种打法都要分胜败。如果击打一方没有人击中,就算败给旋放的一方,如果只击中一个或几个,就以击中和被击中的陀螺旋转时间的长短分胜败,旋转时间长的为胜,旋转时间短的为败。然后,由败的一边(队)旋放陀螺,让胜的一边(队)击打。这个时候,观看的人们就会不断拍手,捧腹大笑,发出“央罗央罗”的助威声。

打陀螺一般在新春佳节进行,不影响生产。打陀螺,可锻炼臂力和耐力,又可增进交往和友谊。

苗族板凳舞

板凳舞是贵州省苗族人民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一项优美的舞蹈表演。每当秋收时节,位于贵州西南境内兴仁县的马铃陈家沟和屯脚鲤鱼坝的苗族人民,为了欢庆丰收,男女老幼,聚集一堂,饮米酒、唱苗歌、敲铜鼓、击凳子、欢快地跳起板凳舞。一则喜庆丰收,二则祝愿来年风调雨顺,三则祝愿苗家儿女生活幸福美满。跳板凳舞的人双手各持一张小方凳,单手或双手相击而舞,你追我赶,你前我后,队形与舞姿变化多样,并以苗歌和击凳声响为舞姿伴奏,豪迈、独特、别具风格。

相传,苗族祖先从外地迁入贵州境内的途中,深山老林,常有野兽出没伤人,为了恐吓野兽并互相联系,便以凳响为号,一路上击凳不断,经过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终于胜利到达了目的地。时值夏末秋初,瓜熟果香,为庆幸迁徙,大伙欢聚一堂,食佳肴饮美酒,席间击凳伴奏跳起了欢乐的舞蹈。以后,板凳舞就成为苗族人民庆贺丰收的一种娱乐形式。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苗族板凳舞得到了继承和发展。1982年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板凳舞以其优美的舞姿、独特的风格,博得了观众喜爱。1986年黔西南州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板凳舞的精彩表演又获得了表演项目的特等奖,并作为黔西南州的表演项目参加了同年在贵阳举行的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上板凳舞深为观众喜爱,获得大会的一致好评。198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板凳舞又以其优美的动作,独特的风格、精彩的表演,受到欢迎。

古代的外来魔术

我国古代的魔术,由术士、方士奠基,也吸收了外来的技巧。《列子》

便记载周穆王时,西域来了一位魔术师,能在火与水中出没;能把金石穿透;能颠倒山川,转移城堡;还能悬在空中不落。

到了汉朝,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广泛。《史记·大宛列传》有“安息以黎轩善眩人献于汉”的记载。安息是古波斯国,黎轩是古罗马帝国。“善眩”是善于把观众搞得眼花缭乱、难辨真假的意思。

两汉、魏晋时期,印度的幻术也传入东土。东汉安帝时,洛阳来过一天竺胡人,能“自断手足,剔刳肠胃”。高僧鸠摩罗什为传经布道吸引听众,曾当众表演“吞针术”;把放满银针的钵,摆在僧众面前,举起汤匙盛起针,像吃面条一样,吞食起来。

唐都长安的幻术,吸收了许多外来的精华。日本保存的古画《信西古乐图》,描绘了我国唐代杂技、幻术表演情景。其中的《人壶舞》据说是从朝鲜传入的:两个坛子分置桌上,中有距离,艺人从这坛子钻进去,还露着脚,两手和半个身子居然从那边坛子探出来。这节目延续到今,成为传统魔术——“遁缸”。直到清代,仍可找到西域来华的魔术师的流动踪迹。鸦片战争以后,西方魔术进入中国。英国人瓦纳是来得最早的西方魔术大师,同治十三年(1874)在上海举行了首场演出。之后,日本的“松旭斋”魔术团也来华演出。他们的“炮打美人”等效法欧美的大道具魔术,也曾给我国艺人以启发。

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大致在农历七八月份这一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季节举行。

“那达慕”,蒙语娱乐之意,是蒙古民族传统的娱乐活动,内容包括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那达慕大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始于汉代。当年王昭君出塞时,草原蒙古人民就曾以这种盛大的活动迎接过她。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82个部落。他为检阅自己的势力,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都要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举行较大规模的那达慕活动。那达慕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公元1215年铭刻在山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

征战和狩猎游牧生活形成了蒙古族尚武、崇敬英雄的风俗习惯,只有在那达慕表演中的超群者,才有当选为部落首领的资格,甚至可以争夺汗位。到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射箭、骑马三项基本技能,因此每年夏季在草原上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成为一个固定形式延续至今。清代以后,那达慕则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

解放后,传统的那达慕成为蒙古民族一年一度喜庆丰收的盛大集会。80年代,那达慕已演变成为对外开放、交流的国际性重大集会。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体育括动,也有文艺表演,同时还有物资交流、贸易活动等,但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男子三技”。

摔跤“男子三技”中的摔跤是那达慕大会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成吉思汗被选为蒙古大汗后,遂把摔跤定为考核将士的重要科目,民间也把摔跤定为“男子三技”之一。此后历代相沿,广为流行。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民族色彩。比赛场地一般在草地上进行。凡获胜的摔跤手根据比赛规模的大小皆得到奖品,如小型比赛的奖品为一只绵羊或几块砖茶;比较大型的比赛奖品为一匹全鞍马。

赛马赛马是那达慕大会最为引人注目的项目。长期过着游牧生活的蒙古族人民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人人都以有一匹骏马良骥而感到自豪。每逢那达慕大会,人们通过赛马比赛,以炫耀自己的马匹和骑技。那达慕大会的赛马有两种形式,即赛跑马和赛走马(也称亮走马)。赛跑马的人数多少不等,少则二三十,多则数百人。

射箭射箭是集古代蒙古族军事作战、猎捕野兽、娱乐比赛于一体的一项重要活动。后来,则成为专门在那达慕大会上的比赛项目。射箭比赛分为静射和骑射两种形式。静射所使用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不限,距离亦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