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体育
45859000000004

第4章 中国古代体育(4)

古代罗马帝国,曾禁止人们游泳,并把游泳者抓起来活活烧死。现在也有个别国家禁止妇女游泳。而在我国古代也不乏男女混合游泳的记载。

斗蟋蟀

蟋蟀又名促织、虫王孙、蛩,北方俗称“蛐蛐儿”。其鸣声唧唧,雄的好斗。有关记载,远至先秦,近至民国,屡见于好事者笔墨。《诗经》中即有“蟋蟀在堂”之句。

把养斗蟋蟀当成一种娱乐,至迟在唐代就已经开始。那时候,一到秋天,宫廷妃妾把蟋蟀放到小金笼中,置于枕畔,夜间欣赏其声。上行下效,民间亦多有如此做的。南宋有个宰相叫贾似道,凶横暴戾,祸国殃民。他用黄金、象牙琢刻成蟋蟀笼,收集许多蟋蟀,置于西子湖傍别墅之中观斗,所谓“万金之资,付之一啄”。明朝宣德年间,皇帝公然下旨,向民间索取蟋蚌。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小说《促织》,讽刺的即为此事。适应这种需要,有关蟋蟀的种类识别、斗法的各种各样的专着,也纷纷出笼。公元1931年李石孙纂辑的《蟋蟀谱》共12卷,描述的蟋蟀种类多达117种,对其饲养、论形、斗法、治病等都有较详细的阐述。

斗蟋蟀,如果像养鸟、钓鱼、种花一样作为群众的业余爱好,自然无可厚非。但如果以此为赌博的手段,以小小蟋蟀而导致悲剧,则历史的经验,不能不值得借鉴。

斗鸭、斗鹌鹑

禽雀相斗,是一种传统游戏,人们熟悉的是斗鸡,鲜为人知的还有一门斗鸭之战,唐韩诗有:“池畔花深斗鸭栏,桥边雨洗藏鸦柳。”

温顺而犀钝的鸭子亦能振羽相斗,决非无中生有。西汉初期,鲁恭王刘馀除了好斗鸡、斗鹅、斗雁外,还醉心于斗鸭,他为了供养这些动物,每年糜费谷物竟达二千石。《三国志》的陆游传中记载,当时的吴国君王孙策就对斗鸭很感兴趣,打算建造一座精巧别致斗鸭栏,大将陆逊立即阻止道:“君侯宜勤览经典,用此何为?”在同书中还说曹操的儿子曹丕更是斗鸭人迷,他不顾礼仪,竟派使者来吴国索求斗鸭,臣子都劝孙权勿与,可孙权工于心计,仍如数给之,盼望对方斗鸭而荒政,可乘机攻破之。西晋太康年间举秀才的蔡洪,是一位玩斗鸭的行家。他写了一篇《斗凫赋》,认为羽类相斗之戏中最精彩的莫过于斗鸭了。

六朝人的斗鸭之风影响了隋唐。隋代,丹青手们在画中描绘了斗鸭的生动场面。当时的士大夫藏有不少这类斗鸭图。到了唐朝,唐帝王宗室如唐太宗之子齐王祜等都是斗鸭迷。正史也有关于唐太宗第五子齐五李“喜养斗鸭”的叙述。唐着名文学家、书法家李邕亦作有《斗鸭赋》一篇。自唐代起,“斗鸭”事开始人诗。“江山春来早可观,巧将春物妒馀寒。水苔共绕留乌石。花鸟争开斗鸭栏”。这是最早提及斗鸭的诗,作者是初唐诗人张说。

唐诗:“采茶寻远涧,斗鸭向春池。”有人以为斗鸭一般是放在池水中进行的,宋词:“绿水桥边斗鸭栏”,“斗鸭栏秆独倚”,又似乎说斗鸭也像斗鸡一样地围圈在平地上开战。至于到底怎样斗法,史书没作详尽的介绍,只记载了不少有趣的斗鸭轶闻,《南史·王僧达传》云:有名的文学家王僧达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女婿,又被文帝看中当了太子舍人的要官。可因为喜欢去街头看平民斗鸭,疏忽了政事,被有司撤了职。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名胜古迹还因斗鸭遗风而得名,如《岳阳风土记》云:“临湘鸭栏矶,建昌侯孙虑斗鸭之所,与白螺山相望。”

明清以后,史料中已很少再有这方面的记载。

斗鹌鹁,是北方民间非常盛行的一种斗动物的游戏。《清稗类钞》载:

唐玄宗时,西凉人进献鹌鹁,能随金鼓节奏争斗,宫中养以为戏。清朝的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说:“膏粱子弟好斗鹌鹑,千金角胜。”斗鹌鹁又叫“咬鹌鹑”,通常是春节以后的乐事。为什么会咬呢?这就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鹌鹑饿了,它们必定争食,为了争食,它们才会打起来。斗鹌鹑一定是在早晨举行的,因为早上它们肚子饿了。一旦哪只鹌鹑斗败了,那么它再不敢与任何一只鹌鹑斗了。

古代禽戏

禽戏,又称“弄虫蚊”或“弄百禽”。早在唐代就有专业艺人,训练蛙、猴、鼠、鸟、龟、鱼、蚁、绳虎等虫蚁,表演的项目有鼠雀认字、猴呈百戏、乌龟叠塔、二鱼斗、蝇虎列陈、蚁舞和蛤蟆作法等等。

唐穆宗年间,长安有一位姓韩的艺人驯养蜘蛛200有余,置一盒中。当乐师演奏《凉州曲》时,这些蜘蛛竟能纵横成行,随乐曲而作“胡旋舞”。

南宋高宗赵构在宫中亲见一出《七室之戏》。一个大水桶内蓄养着龟、鳅、鱼、鳖、蟹等7只水族,艺人击锣呼其名,即有驯物上浮应招,并戴面具上下戏舞,如是周而复始,赵构为之称奇。

元人陶宗仪曾在临安见《乌龟叠塔》,7龟依次大小,能叠成一塔状。

为此,陶宗仪笔述于《辍耕录》二书,称为民间一奇。

到宋元时,驯蛙表演十分精彩。据《辍耕录》载:“蓄蛤蟆九枚,先置一小墩于席中,其最大者乃踞坐之,余八小者左右对列,大者作一声,众亦作一声,大者作数声,众亦作数声。既而小者一一至大者前,点首作声,如作礼状而退,谓之蛤蟆作法。”可见青蛙训练得极为成功。至清代,还有人依青蛙的大小,嗓音的高低宽窄,训练出一个青蛙合唱乐队,艺人按乐谱曲调以细枚轻敲青蛙的头部作指挥,众蛙即放开歌喉。“宫商词典,悉然可辩”;抑扬顿挫,分毫不差。可谓别具一格了。

明朝的微型马戏风行一时,蜂、蝶、蚁、蝼皆入特技演员行列,节目有《呼唤蝼蚁》等。民间艺人献技于市,应天府城(今南京)街头巷尾经常能见到微型马戏表演。

清代最脍炙人口的是《蚂蚁排阵》。艺人铺一山川图于地,放出红蚁、黄蚁。两队蚂蚁按图所示各行其道,马不相扰,蔚为壮观。

五禽戏

有人认为,17至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最先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这一名言。其实,早在东汉时期我国名医华佗,就深刻地阐明运动的重要性。华佗对他的弟子吴普说:“人体应该经常劳动和锻炼,但不能过度。运动助消化、使血脉流通、不生疾病。好像户枢由于经常转动而不腐朽一样。”华佗把自己的理论用于实践,创造了一种模仿虎、鹿、熊、猿和鸟五种动物的动作进行锻炼的“五禽戏”。他说,通过做“五禽戏”,使身体出汗,汗出多了,身体自然就会轻松,食欲也就随之增加。这样,疾病就会消除。吴普按照华佗的方法去做,果然效果很好,到90多岁时,还耳聪目明,牙齿坚硬。

五禽戏与现代体操的差别是有无气功,五禽戏是一种结合气功的肢体运动,而今天的体操则没有气功。经验证明,结合气功锻炼能有较显着的收效。

六禽戏

华佗“五禽戏”尽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刘安的“六禽戏”。刘安生于汉文帝时代,自幼勤奋好学,文武兼备,很受汉文帝的器重,他一生着作颇多,其中有《淮南子·精神训》一书,“六禽戏”的文字就记录在这本书上。“六禽戏”的各式动作为:熊经——练身功,鸟伸——练腰功,凫(即野鸭)浴一练腰功,(即猿)蠼——练臂功,鸱(即猫头鹰)视——练眼功,虎顾——练手功。通常是将“熊经鸟伸”两式连称,均可作古代导引的代名词。后来华佗认为鸟伸与凫浴的作功相似,故删略一式,便为“五禽戏”。

遗憾的是,华佗的“五禽戏”文图原稿早巳亡佚,后明代道家所作《赤风髓》,加以整理归类,亦不能完全符合华佗倡导的“五禽戏”。在《淮南子·精神训》中的记述,也仅仅是罗列术名和提要。有幸的是,据考古学家精心考释,出土的西汉文物中已有44幅导引图,若能在残片中再拼凑4幅,就很有可能是“六禽戏”由八式连缀而成的六套八段功分解图。

古代樗蒲

“樗蒲”,也作“挎蒲”或“捕蒲”,是一种盛行于东晋南朝的博戏,它是在汉代博戏基础上吸取了胡戏的一些规则而形成的。据唐代李肇《国史补》载:“古樗蒲者,其法三分其子,三百六十,限以二关,人执六马;其骰五枚,上黑下白,黑者刻二为犊,白者刻二为雉;掷之全黑为黑,二犊三白为犊,全白为白,四者贵采也;开、塞、塔、秃、撅、枭,六者杂采也;贵采得连掷、得打马、得过关、余则否。”这是有关樗蒲规则的较为完整的记载。简单地说,樗必备有“子”、“马”和“五木”等基本器具;用于摆设阵形,用人牵马于阵形中;用五木掷采,共十采,其中卢、雉、犊、白为贵采,尤以卢采为上,余为杂采,掷中贵采者,可得连掷、打马、过关。

由于樗蒲程序复杂,规模较大,只有在专营的赌场中方可进行。经营樗薄者,称为“公子家”,也叫“囊家”,凡来樗蒲的双方,须先按规则立下字据和赌注于囊中,在“囊家”的监督下开赌,因又谓“囊家”为“录事”。

这在当时的确称得上“文明”、“高雅”的赌博了。樗蒲把赌博和游戏结合起来,正迎合了门阀士族的生活情趣,门阀子弟以至官府、皇帝都深好此物而乐此不疲,以至在南北朝盛行一时。

斗草漫话

斗草亦称斗百草。顾名思义,便是以各种花草相比斗来决定胜负。据说在夏代,初民们便已有每年五月初五到郊外采药的习俗。传为夏代历书的《夏小正》上说:“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后来,五月初五形成了节日——端午节,采药便成为端午节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在采药过程中,看谁采得多,谁的植物知识丰富,斗草游戏也就产生了。不过,这一游戏最初不叫斗草,而叫成“蹋百草”,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戏之。”斗草一词始见于唐韩愕《岁华纪丽》曰:“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白居易《观儿戏》诗曰,“抚尘覆斗草,尽日乐嘻嘻。”据有关史料记载。斗草在唐代是很普遍的,上自王公大臣、文人墨客,下至黎民百姓、男女老幼无不乐于此道。入宋以后,斗草风习益盛,时间也不再只限于端午。元、明、清三代亦如此。

古代斗草主要有两种斗法。一种可称为“文斗”,众人采到花草后聚在一起,一人报出自己的花草名,其他人各以手中的花草来对答,当一个人报出的花草名其他人都对答不上时,这个人就赢了。《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对这种斗法有详细的描写。另一种可戏称之为“武斗”。两人持花草相对,每人两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一端,并使双方的草茎相勾搭,然后用力一拉,谁的草茎被拉断为输,不断者为赢。在故宫博物院的馆藏中,有一幅清代宫廷画家金廷标的《群婴斗草图》,形象地反映了“武斗”这一种斗草游戏。

斗草是古代人一项喜闻乐见的有益而又有趣的游戏,通过它可辨识花草植物之名,增长植物知识。

踢毽子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它历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已经出现,据文史家考证,汉代画像砖上就有踢毽者的形象。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北魏时,有12岁小儿能连续反踢500次。唐朝有个20岁的惠光,在天街进柱上踢毽子,也可连踢500次。宋人高承的《事物纪原》载:“今月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名色,亦鞠之遗事也。”

作为一种民间体育活动,踢毽子有比其他体育活动更多的优越性,它不择场地,不分男女,不需花钱买玩具,因而流传很广。在我国,塞外承德有“踢毽之乡”的美称,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南国广东也有所谓毽子会之类的游艺活动。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说:当年广州,每逢元宵节,“昼则踢毽五仙观,毽有大小,其踢大毽者市井人,踢小毽者豪贵子。”据说河南少林寺的和尚,还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

解放后,北京有个杂技演员谭俊川,78岁时,一口气能踢6000多个,有32种变化动作。他还能用膝头踢、脚底踢、正踢反踢、前踢后踢,又能用头顶和鼻尖动作编成一套套花样,毽飞人舞,矫健多姿。天津的周占元,能把4个毽子踢到头顶的4个小碟子里去,还兼做花样动作。

跳绳

跳绳是一种有益的古老游戏。

跳绳,古称“跳白素”,在我国民间流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早在南北朝时期,跳绳已作为“祛病延年”的娱乐活动而盛行。每逢农历正月十六,在黄河流域的农村中,都要进行儿童跳绳比赛,胜者有奖,绊绳者要受罚。明末清初,跳绳有了进一步发展,当时北京一带有元宵节跳绳的风俗,而且跳绳的速度快如白光。

秋千

秋千也作革秋革迁。据《古今艺术图》记载:“革秋革迁,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走奈者。”山戎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荡秋千,是这个民族的一种游戏。山戎族人最早是在栗子树上借钩子攀枝爬行荡漾,由此而产生秋千。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耐用,多用兽皮制作,故秋千古为革秋革迁,用“革”旁。

秋千在我国中原地区流传较早,传说齐桓公伐山戎,看到秋千便把这种游戏带了回来。南朝时宗懔着《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革秋革迁”这一段说,春天把长绳拴在高大的树木上,士女穿上鲜艳的衣服坐在上面,而后轻轻推拉,使它荡漾在空中,这种游戏就叫打秋千。到唐时宫中每年寒食时节竞架革秋革迁,嫔妃宫娥戏笑为乐,唐玄宗呼为“半仙戏”。

在《山东志书》中有很多关于秋千的记载:“新城县:清明前一日墓祭,至日……出郊革秋革迁蹴鞠。”“堂邑县:清明士女戏革秋革迁名摆疥。”“新河县:

清明日。男女皆插柳枝各祭先垄。是月家置革秋革迁为戏,谓之释闺闷。”《济南府。府志》载:“季春三月……清明插柳……妇女宁归作革秋革迁戏,士女盛饰结伴游春。”可见清明前后荡秋千成为古代妇女传统的蝣戏。古人认为荡秋千可以“摆疥”,即祛除疾病;还可以“释闺闷”,使深闺妇女能够得到消遣的机会。

在古人的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关于妇女荡秋千的描写,宋欧阳修《浣溪纱》“绿杨楼外出革秋革迁”和南唐词人冯延巳《上行杯》中,“柳外革秋革迁出画墙”皆是咏秋千的名句。从下面两首诗中,更又窥见秋千活动影响之深广:“满街杨柳绿似烟,划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革秋革迁。”“笙歌萧鼓沸春涛,耳回难禁应接劳。院落革秋革迁谁氏女,彩绳掷起过墙高。”

由此可见,秋千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游戏,寒食清明时节最为风行,虽然几千年在形式上没有大变化,但它传入中原后,便世世相袭,融进了中华文化之中。

关于秋千的起源还有一说,说是源于汉武帝时宫中祝寿之辞,本为千秋,取千秋万寿之义,后倒读为秋千,又转为革秋革迁,此说附会的成分恐多,附录备考。

钓鱼诗话

有人说:“湖边一站病邪除,养心养性胜药补。”更有诗云:“吃鱼没有钓鱼乐,乐在其中无法说。身体健康百日钓,老叟此时最快乐”

作为一个诗的国度,我国历史诗人歌咏钓鱼的诗,自然为数不少。“七尺青竿一丈丝,菰蒋叶里逐风吹。几回举手抛芳饵,惊起沙滩水鸭儿。”这首唐人绝句,描绘了在岸边钓鱼,甩线吓飞水鸟的情景,饱含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