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体育
45859000000013

第13章 中国近代体育名人

关宏达与体育

关宏达是我国早期着名的喜剧电影演员,然而他早年又曾是体育界的名人,今已鲜为人知。

关宏达就读于东省特别区第三中学(现哈尔滨三中的前身)时,和当时的“撑杆跳大王”符保卢是同学。关宏达虽身宽体胖,但酷爱体育运动,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比赛,以及外国人在哈市道里体育场举办的“周末运动会”。他还是三十年代哈尔滨市的铅球、铁饼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三铁大王”,曾代表“东特区”参加1929年的第十四届和1931年的第十五届华北运动会。在第十五届华北运动会上,关宏达的铅球(十六磅)投掷取得十二米八十的好成绩,为“东省特别区”荣获中学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报界对他争相报道。其中一家报纸以《选手的形形色色》为题,描述道:“哈尔滨男选手关宏达,力士也”。

短跑名将刘长春

刘长春是大连平岛人,东北大学体育科的高材生,在旧中国曾以短跑驰誉体坛。

1925年5月,他在第四届华北运动会上获得百米、二百米和四百米三项冠军。百米成绩为10.8秒,若置之当时世运纪录中,当可排在奥运会的前六名。同年10月,东大举办“中日德三国田径对抗赛”,参赛强手如林,刘长春竟抢在日本名将吉冈隆德之前,可惜与德国厄尔特拉比尔相比,以一臂之差而屈居第二。但他毕竟为中国争了光。

1930年4月,杭州举行第四届全运会。辽宁省团体田径总分居首,刘长春获得个人总分第一名。大会因其成绩突出,特将通往运动场的马路改名为“长春路”,以志其功。

1931年春,第五届华北运动会在济南举行。辽宁省团体田径总分列第一。刘长春又获得短跑三项冠军。

刘长春一生战绩中,最为人称颂的是他在奥运会的一次壮举。“九一八”

事变后,他随校迁往北平,次年,即1932年7月,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开幕,我国亦在被邀之列。当时,南京政府正处于焦头烂额的境地。无力派运动员赴会,国人莫不为之扼腕。在此困难局势下,张学良将军毅然出资八千元邀请刘长春与东大教授宋君复两人作为代表团,赴美参赛。入场式上,除教练一人外,高举我国国旗的只有一个刘长春,而其他各国代表团的阵营则强得多。但作为中国四万万同胞惟一使者的刘长春,其形象之高大却是他们所不能比拟的。另一方面,一个泱泱大国只能派出一名运动员,当时中国之惨境,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1933年第五届全运会上,刘长春创造了百米10.7秒的全国新纪录,此项纪录一直保持了二十五年,到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前夕,才被新一代健儿打破。

足球名宿李惠堂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别号鲁卫,广东五华人。其父李浩如是香港建筑商。惠堂十四岁就读香港皇仁书院,中英文造诣均深。十七岁人香港南华足球队任左锋,后改任中锋。因球艺精湛,为该队功臣,选进“国脚”,先后参加第六、七届远东运动会,均夺冠而归。1925-1930年间,效力上海乐群(后改名乐华)足球队,兼复旦大学足球教练。1934年率队参加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又夺得锦标。次年代表香港足球队参加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又获冠军。当与江苏等队比赛时,惠堂共射入十六个球,创个人最高纪录,被誉为“球王”,选送参加奥运会。1936年被推为亚洲足球协会会长。

1941年春,惠堂由港回内地,为抗战募捐,先后在曲江、桂林、柳州、重庆、昆明举行足球义赛,深得好评。着有《球圃菜根集》、《足球基本技巧》、《鲁卫吟草》等书。

足球“门神”谢六逸

20世纪三十年代,笔者在萧乾、谢六逸执教的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就读。其时,复旦绿茵场上曾有过一场激烈的球赛,交战双方为复旦新闻系队对上海《时事新报》队,此役开创了上海新闻界足球运动之先河。

是役,笔者充任复旦队前锋。年届四十的系主任谢六逸亦披挂上阵担任守门员。谢早年官费留日,获早稻田大学新闻学博士学位,后受聘于复旦任教。其人酷爱足球,尤擅于守门。复大延聘球王李惠堂为名誉教练,谢又得到李的悉心指点,因而球艺日臻精湛,有门神之美称。

战幕拉开,双方互有攻守,战况异常激烈,谢六逸镇定白若,处险不惊,以其准确的判断、敏捷的反应和稳健的动作,多次扑出了势在必进的险球,博得了球迷们阵阵喝彩。他那娴熟的技艺和幽默滑稽的神态,又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不止。

九十分钟赛事完毕,双方以一比一握手言和。该次沪上新闻界首次足球赛与教授的出众球艺,并传为春申江畔的一段佳话。

“美人鱼”杨秀琼

杨秀琼,出生于1918年,原籍广东省东莞县杨屋村。年甫六龄,即经常与水鸭子展开水上竞赛,由于父亲是香港南华体育会游泳场救生员,这更有助于她水上竞技的强化训练。十二岁时,在香港游泳公开赛中,即一举夺得五十米和一百米自由泳冠军。次年,她在香港至九龙横渡海峡的近千米竞赛中,又一次在华洋杂处之地,获得桂冠。

十五岁起,杨秀琼连续四年,先后参加过旧中国第五、第六届全运会、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和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几次参赛中,她都能创出我国当时的最高纪录,真正做到了为国争光。

例如:1934年5月在菲律宾举行的十届远东运动会,在五十米和一百米自由式以及一百米仰泳中,都是占了一边倒的绝对优势。及后在二百米接力赛中,在我方女选手落后于人的劣势下,杨秀琼不负众望,在最后的三米距离时奋力冲刺,终于把对方抛在后面。是役,我方囊括全部五项冠军,杨本人占了四项(其中一项为接力赛),同时打破远东纪录。从此,南国“美人鱼”的雅号,风靡海内外。

接着,在次年举行的旧中国六届全运会上,她又蝉联一百米自由泳和仰泳两项冠军,同时打破远东和全运会的纪录。还有,1936年在德国柏林的十一届奥运会上,杨是中国游泳项目惟一的女将。尽管她的技术成绩未能名列前茅,但她在一百米、四百米自由泳中,分别以1分21秒和6分45秒2的成绩创造了我国的最高纪录。

当时风行国内外的上海《良友画报》,把杨秀琼列为“十大标准美人”

之一,和何香凝、丁玲、宋美龄、蝴蝶、罗迦陵(上海犹太人富翁哈同的遗孀)、胡木兰(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之女)等当代女名人并列。

抗战胜利后,她远适异国,最后定居加拿大温哥华。1982年10月病逝,葬于加拿在的海景墓园。

“撑竿跳高大王”符保卢

1936年6月,参加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有一位唯一取得复赛资格的田径运动员,他便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名噪中国体坛、被誉为“撑竿跳高大王”的关东名将符保卢。

符保卢原名符保陆,字宝卢。1913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二十年代初,随父母(母系俄国侨民)移居哈尔滨。他自幼身体健壮灵敏,喜爱活动。入小学后,经常练跑跳、拳术、也参加球类练习。在各种体育项目中,尤爱撑竿跳高。1928年,通过母亲结识了擅长撑竿跳高的俄侨哥复登,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比较正规的训练。后转入东省特别区第三中学读书,又受教于体育教师王立疆,技艺水平不断提高。1930年4月,符保卢被选为东省特别区体育代表队成员,参加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以三米二十八的成绩获得冠军,时年仅十七岁。

在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上,8月5日,符保卢在蒙蒙细雨中越过了三米八十的横竿,取得了复赛权。当横竿升到四米时,三次试跳均未成功,未能参加决赛。主要原因是他在国内带去的竹制撑竿质量很差,加上旅途劳累。

未能发挥出在国内比赛时的水平。

符保卢赴欧参赛前,已考入中国航空公司学习驾驶飞机。1942年抗战时期,因飞行失事,以身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