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一词的沿革
“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粱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第20卷中,有《皇太子释奠会作诗一首》,诗中说“国尚师立,家崇儒门,禀道毓德,讲艺立言……偃闭武术,阐扬文令”是偃武修文之意,这里的“武术”
泛指军事。这种原义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武术”一词后多指强身自卫等技击之术。
含义为“强身自卫的技击之术”的“武术”一词的普遍使用,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事。1911年在青岛就有“武术传教所”,近代意义的“武术”一词最早见于书刊文字,据认为是近人陆士谔发表于《申报》1915年3月19日的《冯婉贞》一文:“冯有女日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而自幼好武术,冯之技,女无不习,习无不精。”徐珂辑《清稗类钞》书中也有使用。1919年由山东教育界创办了“武术传习所”,同年8月,由吴志青发起,组织了“上海中华武术会”,表明“武术”一词已广为武术界承认。1923年4月在上海举行了“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以后武术的名称逐渐为社会接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通用“武术”一词。现代意义上的武术,已远远不同南朝时“偃闭武术”中泛指的军事含义了,而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作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互相变化规律,进行格斗,或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进行演练的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这一体育项目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
武术是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运动形式有套路和对抗等。套路运动有拳术、刀、枪、剑、棍等单人套路练习和两人以上的对打套路练习。对抗运动有散手、推手、长兵、短兵等项。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等列为武术竞赛项目。武术对增强体质、锻炼意志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武术的由来
武术是由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技术组成的体育项目。武术源于我国。早在原始石器时代,人们要猎取食物,就用石制的手击器或木制的器具同野兽搏斗。由于这些器械均不锋利。因此就必须依靠精熟的技击术,故这一时期武术的性质可称是生产技术。到了后来,部落逐渐形成,部落之间有了冲突,武术又变成了军事技术。到中石器时代后期,人们第一次发明了弓箭。弓箭既是一种武器,又是打猎的生产工具,从这一器物上,便可见武术的二重性。到了奴隶制时代,畜牧代替了狩猎,武术作为生产技术的作用便逐渐消逝了。战国时代铁器的出现,使武术又有了娱乐活动和军事技术的双重性。而娱乐活动的这一方面,正是武术广泛地流传于民间的主要因素。秦汉时角羝、手搏、剑道已盛行,并出现此类专着,而且宫廷中出现了剑舞、刀舞、双戟舞等表演。晋代及南北朝又流行了相扑、校力、拍张等。唐代兴武举,进一步刺激了习武活动。元明清三代,不同拳种、流派林立,“十八般武艺”及各家拳法广泛流传。由此可见,武术的作用,是随着历史条件而变化的,其内容被历代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丰富了。
体操与武术的艺术比较
体操可谓西方的体育艺术,武术可谓东方的体育艺术。体操折射着希腊文明精神的光泽,武术则交织着阴阳二气组合的生命律动;体操崇尚人体形象的真与美,武术则外取形态,内表心灵,在姿态的意趣里显示人格;体操追求音、色、形统一的形式美,武术则创造超像虚灵的诗情画意;体操以个体的形态为典范,武术则以深远的全幅地为境界;体操在-个有限的立体空间里,以动作的开阔奔放、和谐平衡为美的准则,武术则在天人合一,物我浑融的环境中,以动作的点线飞动、别致有韵为美的标准;体操表现出一种进取的创造的精神,武术则充满着含蓄的象征的信息。可见体操和武术的美分别属于中西方美学传统的范畴,它们和各自的哲学精神,和各自的艺术风格相互渗透、映照,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中国武术起于宋代
有学者认为:中国武术起于宋,成于明,全面大发展于明末清初。
兴于先秦的武勇,盛于汉唐的武艺,为宋代武术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但不能把武勇、武艺、武术混为一谈。武勇是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在劳动中产生,在御敌攻战中发展的,但从其内容、形式、目的、手段看,均与武术有本质区别。进入封建社会之后,武勇演变为武艺,但这也只是量的飞跃,尚未发展为武术。
宋代尚武之风不止于统治者军事目的之所需,亦为庶民百姓强身自卫娱乐长寿之所求。这种民间武艺,因平时更突出其强力健身娱心长寿之特定宗旨,比之过去为实战所需的武艺有了质的飞跃,而成为武术。
宋代武术形成的一大标志是有关武术着作的陆续问世。这就使武术有了自己的初步理论与独特的技术技法结构,有了自己独特的练功方法与程式,而逐渐演化成系列化的体系。宋代武术形成的另一标志是为娱乐表演所需的武术套路愈加增多,从而促成了武术与军兵脱离。宋代武术开始从武艺中脱胎出来而走上套路化与系列化体系的轨道,具有了中国武术特有的内容、形式与风格,为其后的成型与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武术拳名集锦
中国武术中的拳术,流派纵横,种类繁多,其名称五花八门,多达数十个。其中许多名称颇为形象有趣,兹辑录于下:
1.以数字为拳名的有:二郎拳、三皇炮锤、四平拳、五祖拳、六合拳、六大开拳、八极拳、八卦拳、九路鸳鸯腿、十字单拳、十二步架、十八拦拳、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百合拳等。
2.以人名为拳名的有:太祖拳、燕青拳、孙膑拳、孔明拜拳、子龙炮锤、武松脱铐拳等。
3.以姓氏命名的有:孔门拳、赵家拳、刘家拳、蒋家拳、李家拳、戚家拳、蔡家拳、岳家拳、邬家拳、莫家拳、洪家拳、麦家拳、陈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巴氏太极拳、岳氏连拳、华拳、查拳等。
4.以地名命名的有:关东拳、关西拳、峨眉拳、龙门拳、登州捶等。
5.以手法为拳名的有:劈挂拳、翻子拳、应手拳、截拳、插拳、挂拳、封手八快、练手拳、撩档拳、硬捶、靠身捶、挡拳、拦手拳等。
6.以腿法为拳名的有:弹腿、戳腿、跳地龙、顺步捶、溜腿架子、溜脚式、练步拳、连腿等。
7.以动物命名的有:虎拳、青虎拳、飞虎拳、黑虎拳、象形拳、青龙拳、狮形拳、鸭形拳、鹰爪拳、猴拳、蛇拳、鹤拳、地犬拳、雁行拳、螳螂拳等。
8.其他拳名尚有:长拳、少林拳、南拳,罗汉拳及咏春拳等。
太极拳溯源
在武林中占有重要一席的太极拳,始于何时,创自何人,历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创于南北朝时期,一说创自宋代张三丰,但考诸史籍,均无证据,不足为信。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太极拳为明末清初温县陈王廷所创。
据考证,陈氏始祖于明洪武七年自山东迁河南温县,当时还没有以武术名于世。直至第九世陈王廷,其名始显,武术代有传人。陈氏太极拳世家藏有家谱一册,陈王廷遗有长短句一首:“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残喘,一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陈氏太极拳的拳名与练法,有一些与明将戚继光的《拳经》相同,可见太极拳的前身实为《拳经》,但后来有发展。陈王廷所剖拳路原名长拳十三势,其用功及练法尚不脱今之所谓外来拳的模式。陈氏十四世陈长兴把长拳十三势的架式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的理论相结合,改定并命名为太极拳。
今日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十分流行,被誉为“太极拳之乡”。
太极三昧
一诗题为《小话太极拳》,诗云:“缚虎归真穴,牵龙渐益丹;性须柔似水,心欲静如山;调息收金鼎,宁神守玉关;导气引体柔,形动质自安;疏通血与脉,常令气绵绵;日能增黍米,鹤发复朱颜。”此诗不知出于何许人,语虽俚俗,但也明白晓达。
太极拳属导引之术,导引者,“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柔和同道,不可穷极,正体现了“太极”本意的内涵。据说最古老的太极图,本是道士的内丹修炼图,式成双鱼合形。至北宋年间,理学开山周敦颐着《太极图说》,把其中道理说得更明白了;“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限,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太极拳正是以这一理论为依据的。讲求调理阴阳,协调动静,尤其注重“神意静以和,形体动以“柔”。要领是意守内丹,以动启静,以静济动。以意衔气,运遍周身,如环无端,寓太极肇基,周而复始之义。观拳路,亦一以太极图形编组,手法的采、裂,步祛的顾、盼,浑然一体,阴阳互发。太极拳是以整体生命观为基础。有利人体生命活动的开发。
太极拳的动作要点是柔和缓慢,并要求动作与意念、呼吸密切配合,强调“调身”、“调息”、“调心”,“调身”是初级阶段,随之而“调息”“调息”即吐纳。现在已知通过深长柔缓的呼吸运动,能加强肺泡的氧交换,激发心血管及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特别对大脑人静更有益处,达到这一步,即为“调心”。据近年来研究“入静”的机理,完全不同于大脑皮层的抑制,乃是脑细胞括动处于有序化的最佳状态,说明入静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静意味着平衡,而“平衡是和运动分不开的”。调身养血脉,调息养气,调心养神,三种的层次由初级到高级,此亦可称太极拳个中之三昧,得此,方悟养生之微旨矣。
脱铐拳
民间传颂武松擅腿法,通常指的是“脱铐拳”,也叫“武松脱铐”。
脱铐拳是武术拳术的一种。相传为明清时的武术家依据小说《水浒传》
中“武松大闹飞云浦”的故事情节,并通过形象思维,模仿武松在披枷带铐的情况下,运用武术的攻防技术,战胜敌人的形象而编创的拳术套路。
练习者一手握住另一手的腕部,双手向上,向二侧傲拦、架、格,表示武松双手被铐,但仍能利用枷铐来防守敌人的刀砍棍劈。那被铐之手,时而卷拳撞崩,时而扬掌劈砍,也不时地进击。虽然双手相握,但招式依然明晰,刚健。那二脚更为灵便,弹、踢、蹬、踹交替出击,麻利疾快。变幻莫测的缠丝腿,风卷霹雳式的旋风脚,还有那醉打蒋门神时所用的玉环步、鸳鸯脚都很精妙。当练习者双手从上而下与一上提膝相“磕击”,用全身相聚之力,脱开二手,以示武松“脱铐”。此后,练习者双拳挥舞自如,速如流星,以冲、劈、砸、撩、叼、拿、锁、扣等各种手法回复拳术的原态,如虎添翼。
脱铐拳虽是模仿双手被铸时,运用武术攻防运作的形象,但在技术内容,动作规范和特点上,仍与长拳相同。所不同的是,脱铐拳是以腿法为主。
八卦掌
八卦掌因所有技法都开手(用拳)进行,故名“八卦掌”;又根据其技法和动作的特征,称“卦连环掌”、“游身八卦掌”、“龙形八卦掌”、“八卦游身掌”等,有时也称“八卦拳”。据说,八卦掌是清乾隆年间河北文安县朱家务(一说朱家坞)人董海川创始的,董海川天生力大过人,自幼爱习武术,及长游历各地,到江南时,在雪花山(一说渝花山)迷路,遇一老道,引至隐居山中的庙里,从此住在庙里从道士学拳,道士授予解说易学原理的《河图·洛书》,他研究易理,乃创八卦掌。也有人说,江南自古就流传一种与八卦掌极相似的“阴阳八盘掌”,此拳的传递比董海川的生存年代早好多,因此推测董海川学了阴阳八盘掌之后,又用“易理”(卦理)加以研究而创编了一种拳命名为“八卦掌”。八卦掌据说在众多的拳法中属于最高级的技低,以便极其柔软地转到对手背后,或者钻进对手胯下使对手失却重心,或者突然移动到死角用想不到的方法和无休止的动作把对手打倒。技法的原动力是利用“反弹力”,所以一切动作都要求手、身体和腿等配合着进行拧转。
手、身体和腿各有四项基本原则称为“拳宗十二字诀”手——浪、钻、争、裹;脚——起、落、摆、扣——拧、旋、走、运。
秘宗拳(燕青拳)秘宗拳又称燕青拳、迷踪拳、迷踪艺、猊犭宗拳。关于秘宗拳的起源有许多传说。传说之一认为这个门派起源于唐末,传至宋代时由卢俊义在少林寺加以发展而成。许多人慕名来学,但作为富豪的卢俊义没有收徒弟。燕青仰慕卢俊义之名,作为雇佣住进一家,看卢俊义练武,然后独自琢磨学习。
后卢俊义发现燕青有非凡的才能,遂正式收他为徒。不久,二人同上梁山,卢把真传给了燕青,自己引退。以后就由燕青传播这个拳法,故称“燕青拳”。燕青的门徒们因师傅是官家追捕的反叛之人而隐燕青之名,将燕青拳改称为“秘宗拳”。有一次燕青被官兵追得往梁山跑时,一路上不知用了什么招儿使雪上未留足迹,官兵迷路,未抓住他,故人们又把燕青的武技称为“迷踪艺”。另有一说,即唐代有个少林寺和尚出去游历时,在某地高山看见猿状动物相斗,动作灵敏,自然柔顺,其中一只老猿轻轻摇动有如跳舞,用劲刚柔相济,神气内藏。和尚见此情景心有所悟,遂剖编了一种拳。后来得知这猿的种类是“猊”,便把自己创编的拳称为“猊狳拳”。据确切史载。
清康熙来年一个叫孙通的人曾传授此拳。孙通是山东岱岳人,先从兖州张某学拳,后游历各地,晚年隐居河北沧县教拳。在沧县传授的弟子中,以陈善为中心的一派称此拳为“秘宗拳”,而从沧县移居到河北静海县的霍姓一族,则称此拳为“迷踪艺”,子孙代代相传,后出名手霍元甲,迷踪艺在全国遂名声大振。另外在河北和山东也有许多人传播此拳,如山东青州就有“燕青神捶”一派,在河北天津就有和八番拳结合的“燕青寸八番”一派。在清末到民国初年,河北沧县还出了一位着名的拳家,名叫张耀庭,他传授古老的质实刚健的“燕青拳”,但其传递系统不明。燕青拳的特征是动作轻灵敏捷。
步法复杂,多在对手眼前快步回转,或者由高姿势急剧转入低姿势。它在“蜘蛛巢状”的运动线路上,纵横回转,步行不止。如果在沙地上练拳,则足迹会盖满整个沙地,所以也称“十面埋伏拳”。正为此拳如此复杂,具有瞒敌眼目的独特步法,所以产生了“迷踪艺”这个名称。
鹤拳和空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