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看,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是:他们的题材大多是青山白云、鸣禽芳草、惠风流水,人物也多是幽人隐士、野老牧童、樵夫浣女之类闲散纯朴的人,诗中往往表现出一种回归自然、向往闲适退隐的思想感情,同佛教与道家思想的关系比较密切。他们的多数诗歌都达到了主体同客体、情与景的交流与融合,从而酿制出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意境。其风格偏于恬静淡雅、富于阴柔之美。这当然并不排斥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些意境宏阔、雄浑奔放的作品。由于生活在国力强盛、整个社会都崇尚风骨兴象的盛唐时代,他们的诗比起以前的六朝山水诗和以后的中晚唐山水诗,情调健康明朗得多。与盛唐边塞诗多歌行、七绝不同,山水田园诗大多是五言诗,有五古、五律、五绝。
其二是边塞诗。在盛唐大量出现也有其社会的历史的原因。首先,唐初国力强盛,内地与边疆联系加强,各地人民往来增多;与此同时,因民族矛盾所引起的战争也连年不断。这种民族交流和民族战争都很频繁的现实,正是边塞诗得以大量产生的社会基础。其次,国力的强盛,激发了诗人们从军报国的自豪感;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为那些仕途失意的文人寻求功名提供了一条途径。广大诗人对边塞生活的向往,也直接促进了边塞诗创作的繁荣兴盛。再次,对于前代诗歌遗产中描绘边塞征战和思妇闺怨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之一。盛唐边塞诗正是继承建安诗“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风骨,继承隋代和初唐边塞诗建功的豪气与雄壮,又吸取了六朝诗善于抒写离愁别怨的长处而发展、成熟起来的。
盛唐边塞诗成就最为突出的诗人是高适和岑参。高适(727-765年),三次去过边塞,对广大戍边士卒的生活有较深的了解。他的边塞诗内容深广,报国的豪情和忧时的愤慨常常交织在一起,代表作是长篇歌行《燕歌行》。这首诗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战争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深刻的现实性。
诗人在歌颂战士们舍身报国、奋战强敌、不畏牺牲的同时,也鞭挞了上层将领的荒淫腐败和骄纵无能。通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典型场景的提炼,揭露军中官兵对立、苦乐悬殊。
诗中渲染“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艰苦惨烈战斗气氛,描写了战士们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对他们的深切同情。结尾回忆李广,既是希望将军爱惜士兵,与他们同甘共苦,更希望国家用将得人,巩固边防,尽可能杜绝战争的发生。此诗用错综交织的笔法表现复杂深广的思想内容,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合在一起,写得层次分明,笔调随内容而变化,大量运用工整的对仗句来创造对比鲜明的形象画面。全诗四句一转折,押韵平仄相间,音调抑扬起伏,显出跳跃、奔放的气势,形成一种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堪称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高适的边塞诗多写得质直古朴,以气骨取胜,不以新奇瑰丽、巧构意境为尚,但《塞上吹笛》一首是例外:“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后两句巧用双关,不着痕迹,委婉中见壮阔,含蕴中存丰富。
岑参(715-770年),也曾前后两次出塞,在边塞生活达6年之久。同高适相比,他的边塞诗侧重表现边塞将士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色调也更为斑斓多彩。他爱好描绘边塞的风光景物和边境民族的生活习俗。诗中热情奔放,幻想新奇,夸张大胆,形成奇峭瑰丽的艺术风格。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的边塞诗中鼎足而三的杰作。他写边地风沙:“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写塞外奇寒:“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皱匕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热海奇观:“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蒸砂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写火山云:“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写西北的胡旋舞:“曼脸娇娥纤复农,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裾转袖若飞雪,左旋右旋生旋风。”写边地人民的歌舞盛会:“琵琶长笛齐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清人方东树说他的诗“奇才奇气,风发泉涌”,是确切的。
高、岑以外,擅长写边塞诗的还有王昌龄(598~757年),字少伯。他的边塞诗多为七言绝口或七绝组诗。他善于选择典型的生活断面,或从新颖的角度,创造广阔、深远的时空境界,对边塞竞争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例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极短的篇幅中把对于历史与见实、个人与时代的深沉思考交织在一起,包含了在富的内涵。感情氛围豪迈而悲凉,明快而含蓄,意境雄浑高远,音节铿锵响亮,所以它不仅成为唐寺的精品,也是一首足以反映和代表民族文化精神约诗篇。李颀(约690-约751年)也曾涉笔边塞,他的《古意》表现军旅生涯慷慨悲壮的情调,《古从军行》描写边地汉族和少数民族战士的悲苦生活,深刻地概括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现了诗人反对穷兵黩武的思想。王之涣(688~742年)的杰作《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写边塞山川的荒凉景象和戍边战士处境的孤危,表现出对战争的怨愤。诗仅四句,气势雄浑,情调苍凉,意境深远,被评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盛唐边塞诗人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又富于浪漫气质,因而在作品中表现出爱国激情和英雄气概,反映了蓬勃向上的盛唐时代精神,同时也,揭露了统治者的开疆拓土穷兵黩武以及军营中的种种弊端,抒发对国事民生的深切忧虑。唐代边塞诗的思想境界胜于山水田园诗。盛唐的边塞诗多数是七言古诗和七言绝句。
盛唐的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组成了当时诗歌艺术的两支基调,奏出了不同凡响的盛唐之音。除此以外,盛唐的赠别诗、闺情宫怨诗、爱情诗、描写乐舞书画诗,以及以李颀为突出代表的人物素描诗等,都取得了杰出成就,显示了诗歌已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具,南北诗风融合,文质彬彬、蔚为大观的境界。这是中国古代诗坛上万紫千红的艳阳春昼。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盛唐诗人最伟大的代表,是被称为“诗仙”的李白和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生活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这是唐王朝由极盛转向衰落的时期。由于时代的特点,再结合着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使他的诗篇贯穿着理想与现实的基本矛盾。李白留存下来的900多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拯时济物的理想抱负,功成不受赏的高尚品德,以及对自己才能的坚定信念;也表现了诗人同上层统治集团的矛盾冲突,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反抗,以及不愿向权贵奸佞摧眉折腰的傲岸态度。李白一生曼游了无数名山大川,足迹几乎遍及中国,他写了很多山水诗,歌颂神奇瑰丽的大自然,抒发出诗人渴望自由、追求理想的胸怀。此外,他还有一些诗歌,袒露出忧国忧民的心情。李白的诗歌以丰富的内涵,独特的艺术个性,多方面地反映出盛唐时代的社会现实,使读者感受到丰富的盛唐情调和盛唐气息,这是李白的伟大之处。
李白的伟大,还因为他在诗歌艺术上多方面的巨大成就。他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屈原、庄子以来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以理想主义、叛逆精神和英雄气概构成了他的作品的浪漫主义思想基础,并且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有炽热的感情,鲜明的个性,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表达感情,往往直率进发,如火山喷礴,熔岩一泻千里,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万马奔腾的气势,诗的章法又起伏跌宕,变化莫测。他的作品充满了丰富、奇丽的想象和幻想,大胆的拟人化,惊人的极度夸张,从而有力地表现他那强烈、充沛的激情。李白还常常把幻想、夸张和神话传说结合在一起,构成瑰丽奇特的艺术境界。《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长篇杰作,最充分地表现出上述艺术特色。李白在各体诗歌中都显示出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他把乐府诗的创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特别是七言歌行的表现技巧。他的七言歌行篇幅长、容量大,句式长短错落,写得气势磅礴,纵横驰骋,舒卷自如,充满了奇情壮采。李白与王昌龄一起,把七言绝句引向成熟的阶段。他的七绝诗歌语浅情深,自然明快,韵味醇厚,音节和谐,妙手天成,被推为唐诗中的“神品”。例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想象为九天银河倒倾而下,创造了充满大自然神奇伟力的飞动形象。又如《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意境极其轻快飘逸,既表现出诗人放舟东下的喜悦心情,又蕴含着一种启迪人心的人生哲理。再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中烟花三月的绚丽迷人景色,把这两位富于浪漫气质的诗人送别时那种诗的氛围渲染得十分浓郁。后两句在孤帆远影逐渐消失和浩淼大江天际奔流的景色中,溶进了作者久立楼头凝望友人乘舟远去的依依惜别之情,产生了无穷的韵味。李白还擅长五言绝句;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仿佛脱口而出,却有如灵光一闪,照亮了旅人的心,把他们的思乡之情轻快地抒发出来。这样的小诗,就如玲珑秋月,素雅兰花,多么惹人喜爱!从这些作品中也可以看出,李白能广泛地吸取前人的创作成果,特别注重学习汉魏南北朝乐府民歌,提炼出清新、自然、明净、华美的诗的语言。李白的两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正好用来说明诗人自己的语言风格特色。
李白使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理想主义和反抗精神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将古典浪漫主义诗歌推上了高峰。他以大量内容充实、形式完美的优秀诗歌创作,为唐代诗歌革新事业的完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作品,对于唐代的韩愈、李贺、杜牧,宋代的苏舜钦、欧阳修、苏轼、陆游、辛弃疾,明代的高启、杨慎,清代的魏源、龚自珍等作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急剧转变的时期,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血沃中原、生灵涂炭的全过程,还看到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一蹶不振、江河日下的败落景象。杜诗现存1400多首,他在诗歌创作中,把自己的生活和感情,与对时代和社会的写真交织在一起;把个人的命运、遭遇,与国家、人民的命运、遭遇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歌从各个角度真实、艺术地再现了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其诗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不仅是同时代人无可比拟,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任何一位诗人难于企及的。因此,他的诗成为唐代社会历史的写照,历来被称为“诗史”。
作为一个时代的歌手,杜甫的伟大之处,首先表现在他能透过盛唐社会繁荣昌盛的帷幕,看到它隐藏着的严重政治危机,并对它日趋腐朽的本质作了大胆、尖锐、深刻的揭露。他的《丽人行》从三月三日曲江游春饮宴的富丽豪华场面落笔,揭露了杨国忠、杨玉环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曲折地讽刺了玄宗皇帝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真实地描绘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诗中尖锐地指出:“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诗人还进一步观察到社会上贫富的悬殊对立,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惊心动魄的诗句。诗人通过他探家途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动乱气氛,显示了诗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杜甫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对人民一贯深切地同情和热爱。他不仅是看到、而且同人民一道经受着战乱、饥饿、寒冷、流离颠沛,因此他能够以前人从来没有的感情力度与深度,反映出人民所遭受到的各种压迫和苦难,并且表达出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求。杜甫能由一己之不幸,想到天下人的不幸,并宁愿自己承担不幸。当他为他人而悲吟时,不是带着优越感居高临下地悲天悯人,而是感同身受地推己及人。从接受心理看,这种抒情方式更能引起共鸣,深深地震撼人心。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秋风卷走了他屋顶的茅草,风雨袭击着他的一家。在“布衾多年冷似铁”和“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艰苦处境中,诗人长夜不眠,唱出了自己的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宁愿自己冻死,来换取天下穷苦人民的温暖。这深厚的感情和博大的胸襟,来自“民胞物与”思想,这是杜甫人道主义精神的底蕴。“民胞物与”,语出宋儒,但其思想古已有之,意即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一切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物体,都是我的朋友。这种博大的“民胞物与”情怀,是杜甫被尊为“诗圣”,受到世界人民共同敬爱的原因之一。杜甫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能够将爱国与爱民统一起来。在写于安史之乱的“三吏”“三别”这两组诗中,诗人一方面通过各种人物不幸的命运和遭遇,反映出人民苦难的深重;另一方面又从平叛安国的大局出发,忍痛激励人民参加抗敌。杜甫还写了许多描绘自然山水景物和农村生活的诗歌,以及抒写夫妻、兄弟、朋友之情的诗,品评和题写绘画、音乐、书法、舞蹈艺术的诗,把新鲜、丰富的生活内容,高洁的思想,真挚的感情熔铸为优美、传神的艺术形象,能纯洁人们的情操,激励人们向上并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从创作方法上看,杜甫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从《诗经》以来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他遵循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原则,又采用严谨精确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