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一样的温州人
45812200000008

第8章 以坦诚的态度追求金钱

不一样的思维:

穷人:我不喜欢谈钱,因为钱,人们迷失于这光怪陆离的物欲世界;因为钱,人们丧失了内在良知却还浑然不觉;还是因为钱,人生价值和人性尊严都被当作了牺牲品供奉到了拜金主义的祭坛之上。

温州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坦诚的追求金钱没什么可耻的,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又是万万不行的。金钱是交换的手段,金钱就是力量,但金钱可用于干坏事,也可以用于干好事。

《圣经》上说:爱财是万恶之源。《佛经》上说:如梦幻虚影,如雾亦如电;一切有无法,当作如是观。儒家经典说:君子固穷,小人好利;贫乏不能存,此是好消息。这些传世经典,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影响着人们的创富心——德者乐山,智者乐水,就是无人“乐财”,因此人们大多都羞于谈钱,耻于谈钱,不屑谈钱,看见那些对于金钱抱有过高热情的人,人们会不留情面地加以嘲讽甚至鞭笞。

温商并不这么看,尤其是在现今社会里。在温商眼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单单认为金钱是罪恶之源,不仅是过激的,而且否认了金钱只是人的工具这一事实——如果它罪恶,那么罪恶当归于不正当地谋取和使用金钱的人。这种人往往不敢让人知道自己喜爱金钱,明着附和人们痛斥金钱,其实一切谋取金钱的行为只不过是在暗中进行罢了。

在温商的思想观念里,经商、赚钱、做生意没有什么可耻的,是天经地义的事。温商始终相信:“路上纷纷,行人悠悠,载驰载驱,有钱就求。”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代,经商、赚钱、做生意,这种观念在温商的思想里根深蒂固。

由于家境困难,郑秀康于16岁那年辍学进了一家国营机械厂。经过几年的努力,聪慧的他很快就成了厂里的中层领导。尽管大小也算是一个负责人,但微薄的工资仍很难使郑秀康顾得上他那个小家:爱人身体不好,家中还有两个孩子,怎么办?

温州人的秉性就是穷则思变。郑秀康决定拜师学艺,学做皮鞋。老师傅看了看他后摇摇头:“不学也罢,学起来难哪!我们都招十五六岁的学徒,你都33岁了,学不出来了。”

或许是天赐良机,工厂给郑秀康安排到了维修车间。工作空闲,正好学做皮鞋,学设计画图、划料、夹包……整整学了45天,1979年9月28日,他自己试做成功了第一双皮鞋。师傅拿着徒弟的第一双皮鞋,细细端详审视良久,满意地笑了,说了一句:“你真行啊!”从此,郑秀康开始了做鞋的生涯。

为了购皮料做鞋,郑秀康夫妇卖了手表、自行车、一时穿不上的衣物,一共卖了240元。不够,他又去向邻居和房东借。房东大娘病在床上,虽不富裕,倒还有些积蓄。

房东大娘问:“你借500元,干什么呀?”郑秀康说:“我做皮鞋没有钱。”大娘说:“把你做的皮鞋给我看看。”郑秀康把自己做的皮鞋递了过去,大娘眉眼带笑:“几个月没有见到你,你学会做皮鞋了!好吧,借给你。”大娘慷慨地掏出了几乎是压箱底的钱。房东女儿回来和母亲吵起来,吵架声从三楼传到郑秀康住的四楼。“你怎么把钱借给他?他家两个小孩子,老婆又有病,他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全卖了!做皮鞋做不成,他怎么还你?”“我看秀康这孩子有出息,是个好孩子!他今儿个不成明儿个成,总有成功的一天,借给他钱,我放心。”这话传到郑秀康耳朵里,他感动地流下了热泪。郑秀康下了决心,要把事业做成,不能辜负借钱给他的大娘!

郑秀康夫妇就在租借来的狭窄的卧室里,利用床前仅3平方米的空间,开始了他们的创业。每天从早到晚抓住一切空隙做鞋,他一天能做3双,赚十几块,一个月下来就是几百元钱;这对只拿51元工资的郑秀康,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大好的势头让郑秀康决定全力投入制鞋。1980年,他向工厂提出停薪留职,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做鞋。在他家里这个狭窄的空间,他整整做了5年的鞋,这是他发展鞋业的手工作坊时代。

1985年,国家对于私营企业的经营开始放宽,并发了一个允许个体户办厂的文件。这个文件上午刚刚传达,他下午就去注册了鸿盛皮鞋厂,并注册了鸿盛商标。质优价廉的鸿盛皮鞋很快进入了杭州、上海等大城市。随后他的皮鞋越做越精美,名气越来越大。到1987年,他的鸿盛皮鞋厂已有了上百名工人。此时的郑秀康已经完成了他创业旅途的原始资本积累。

注册康奈商标是郑秀康首先提出来的。康奈的商标就是那枚“人头像”。这个现在被人誉为“中国的老人头”的康奈商标,它的产生和注册经历是经过了一些曲折的。面对温州成“瘟州”的现状,生性好强、不服输的郑秀康发誓要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我就是要让温州鞋从我手里把‘头’抬起来!”“抬头”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把用了多年的“鸿盛”商标暂时放在一边,重新注册一个昂首挺胸、目视前方、充满自信的中年男人头像。1990年,他请来一位画家根据他的意愿勾画出了一个抬起头的人像,几易其稿后敲定。在我国还没有人注册人头像的年代,国家商标局有关领导“心有余悸”,担心犯“政治”错误。但他们最终还是被郑秀康火热的创牌激情打动,于1992年“冒险”给注册了这枚有着堪称“创举”、在我国商标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头像,一个寓意“健康发展,其奈我何”的康奈商标。

在郑秀康看来,做品牌和做人一样,都要讲究诚信。你的产品款式好、质量好,消费者的口碑才会好,市场才能做大,牌子也就会做大做强。郑秀康的这些理论虽然很朴实,但却很管用。这可以从康奈所取得的成就看出来:从1993年首次代表温州鞋业赢得“中国十大鞋业大王”的称号开始,康奈至今已囊括中国鞋业包括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重点出口品牌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国字号”荣誉,各级各类荣誉累计超过300项,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鞋业品牌“一哥”。

康奈靠着真真实实的功夫赢得了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康奈在国内批发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已达到了很高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郑秀康果断地作出了新的决策:从批发市场退出,实施连锁专卖,在国内市场构建东西衔接,南北呼应的营销网络格局。当时的国内高端市场几乎是洋品牌一统天下,同等工艺、材质和款式的皮鞋,洋品牌价格可以超出几倍。郑秀康深深体会到只有创出国际知名品牌,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站稳脚跟。为了不断地“往前排”,在稳稳占据了国内行业领先位置后,郑秀康开始“探路”国际市场。

2001年1月15日,世界时尚之都巴黎第19街区的繁华闹市,悄然出现了第一家中国鞋业专卖店“康奈”,这可算是在全国制鞋行业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弹”。五十多平方米的店面不算大,但有两样东西很醒目:一个是康奈的商标;一个是中国温州制造。加上金发碧眼的营业人员,在当地成为一道受人注目的风景。一时间,郑秀康招来了国内同行种种揣测和质疑——康奈要干什么?康奈是头脑发热还是哗众取宠?按中国皮鞋目前的品牌影响力,在国外直接开店能赚到钱吗?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郑秀康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那些人闭上了嘴巴。2001年6月8日,康奈第二家海外专卖店在美国纽约法拉盛开业……据统计,康奈店已开到法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希腊等全球20国,数量近百家,单是意大利的9个城市就开了17家店。这些专卖店个个生意红火,已全部实现当年赢利。现在,康奈皮鞋以价廉物美在海外形成了较强的竞争能力,其消费群体也从初始的八成华侨加两成老外,逐步变为两成华侨加八成老外。

2005年12月,郑秀康将法国百货连锁商店“ADVANCEDVISION”的老总请来温州并签订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今后5年康奈产品将长驱直入欧盟200个中高档商店,从而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消费领域。在中国皮鞋的平均每双出口价格不到6美元的今天,康奈皮鞋的零售价全部达到60美元以上。

郑秀康外表很敦厚,就是这样一个敦厚的人,把许许多多的第一套在了自己的头上:注册中国第一枚人头像商标——康奈;中国鞋业第一个实施海外品牌专卖;成为中国鞋业仅有的两个“真皮领先鞋王”之一;浙江皮革业第一个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温州鞋业第一个成功引进机械化制鞋流水线……

在温商看来,能够凭自己的勤劳、凭自己的智慧去赚钱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温商从来都能以坦诚的态度追求金钱,从来不羞于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