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饲养鹿
45774000000053

第53章 畸形茸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鹿茸生长受多种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当这些条件发生异常时,鹿茸正常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形成畸形茸(怪角)。畸形茸的式样繁多,研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

(1)遗传性畸形茸。由于遗传的原因使鹿终生不能按正常生长规律长出标准形状的鹿茸。这类的畸形茸包括:鹿茸向头两侧平行外伸的“爬头茸”,主干向外、向后弯曲的“羊角茸”,茸体扁平如掌而不分枝的“扁掌茸”,只长主干而不分枝的“独挺茸”等。这类茸终生怪角,并能遗传给后代,凡属长这类茸的鹿不能作为种用。

(2)营养性畸形茸。它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疾病或身体创伤而引起的营养过度消耗和营养不良,致使鹿体质衰弱所形成的病态茸和乏养茸。如茸体干瘪(瘦条)、茸枝上梢(穿尖子)、茸体粗细不均匀、茸枝分生困难等。

(3)创伤性畸形茸。它是由于外界的机械性创伤直接影响鹿茸的正常生长规律而造成的畸形茸。这种机械性创伤有的影响当年长茸,有的影响以后长茸,甚至造成终生怪角。这类畸形茸大多数是因为收茸时留茬过低、锯口偏斜损伤了角基、锯口污染化脓等,使脱盘后创口愈合不良,鹿茸的生长点受到破坏,影响了正常的生长规律;有的鹿是因为茸体、角基、额骨受到创伤,从伤口处长出不正常的茸优和茸枝。

(4)衰老性畸形茸。它是由于鹿的年龄大、机体衰老、组织再生能力减弱、鹿茸的生长能力减退所致,这类畸形茸较多见,主要表现在脱盘后愈合缓慢、封口不正、分支困难,瘦条,穿尖子,或者枝干弯曲,挺扁。据有的鹿场统计,梅花鹿九锯以后鹿茸生长能力逐渐降低。

另外,锯茸时使用质量不良的止血药造成的化学刺激、睾丸损伤、萎缩等原因,也能产生畸形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