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饲养鹿
45774000000051

第51章 给病鹿投药的方法有哪些?

(1)消化道投药,口服投药。一般多为散剂、煎剂、溶液,有的可以直接拌在饲料里,让鹿自己采食,只要无特殊异味鹿都能采食。在大群投药时,要尽量拌匀、撒匀,防止鹿因强弱采食不均而引起中毒,从而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所以,在投药前最好停饲1~2次,将药混入鹿喜食的饲料中给予。易溶于水的药物,如高锰酸钾等,可以放在饮水中让鹿饮用。人工经口投药,必须在很好保定的情况下进行。用汽水瓶、橡胶投药瓶等灌入,或用胃管投入。

(2)直肠投药。直肠投药的优点是,药物不经肝而直接吸收到血液中,不受小肠及消化酶的影响,吸收好,副作用少。投药前先给鹿进行温水灌肠,排除宿粪,然后用胶管将药液灌入直肠。如为了麻醉可灌水和氯醛溶液,为了清洁直肠软化内容物可灌钾肥皂水等。

(3)瘤胃内投药。在瘤胃膨胀、瘤胃积食时,用套管针可直接进行瘤胃穿刺,并将药液注入鹿的瘤胃内,这种方法能造成局部损伤,非紧急情况下不用。如瘤胃膨胀时,可在穿刺放气的同时注入30%鱼石脂100毫升或10%来苏儿100毫升。

(4)皮下与皮内注射。将药液注射到皮下组织内,经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到血液中,凡易溶解、无强刺激性的药液和疫苗、菌苗均可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部位通常选在颈两侧、胸腹侧皮肤容易移动的地方。对于驯化较好的鹿,注射少量药液时,可用金属注射器吸入药液,在鹿一侧迅速拈起皮肤,瞬间注入药液,当鹿发生反应出现疼痛时已注完。皮内注射是把药液注射到皮肤的真皮层内,如卡介苗就注射在尾内侧皮内。

(5)肌肉注射。肌肉内血管丰富,神经少。因此,有刺激性不宜皮下和静脉注射的药物均可肌肉注射。肌肉注射药物比静脉吸收慢,可持续发挥作用。对于驯化良好的易接近的鹿,同皮下注射方法一样,而且不用拈皮肤,注射更方便;对于凶悍不驯服的鹿则需在保定器过道内注射或保定注射。近几年,使用国产麻醉枪保定鹿,效果不错,但因气囊充气费时费事,因此,使用的并不多。很多鹿场用长杆注射器,即把金属注射器装在2~3米长的长杆上,注射时只要对准鹿身上注射部位用力一捅即可。

(6)静脉注射。将药液直接注入静脉管内,随血流分布全身。这种注射方法作用迅速、奏效快,但排泄也快。鹿的静脉注射需在保定条件下进行,多在耳静脉或颈静脉处注射,局部注射时需剪毛、消毒,注射药液要缓慢。

(7)腹腔内注射。鹿的腹腔内注射多用于仔鹿,特别在仔鹿下痢,因肺炎脱水、静脉不怒张,加上仔鹿皮肤干涩进针困难时,则应通过腹腔给药,药物包括葡萄糖、林格尔氏液等。注射部位可选在右侧肷部中央或乳房前方,稍提起后肢,使肠管前移,这样进针不易损伤脏器。注射部位要求消毒彻底,药液温度与体温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