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
且谈黄妈别了三妙善,又在三里街雇了一顶轿子,别了李大娘。渴了不喝,饥了不吃。给轿夫多付脚钱。幸亏是在寒风凛冽的深冬,四个轿夫赶得大汗淋漓,一口气便回到皇宫。
黄妈顾不得梳洗歇息,带着一路风尘,直往五凤楼奔去,见了娘娘。便将三公主如何受苦的事一一细禀。
娘娘正在思绪万千之际,心烦意乱得懒于梳妆。又听黄妈如此这般地一说,更是火烧牛尾似地,披头散发直奔妙庄王而去。
妙庄王见娘娘如此模样,大吃一惊,以为她中了邪入了魔,急命宫女将娘娘架住。可娘娘不知从那里来的力气,左一下,右一下将宫女甩了。窜到妙庄王面前,一把抓住胸襟。大叫一声:“还我囡来!”接着便“呜哇”一声大哭起来。
妙庄王一听,方知娘娘思女过切,并非中邪入魔,宽心了许多。便以为三妙善已逢凶。嘴里忙劝道:“生死在命,富贵在天,爱卿先莫哭闹,且慢慢说来,朕当依卿之意而行事。”心里却在说:“死了比活着好,那妖精早死早好,免得活着老惹得我不得开心!”
娘娘听说妙庄王肯依她之意而行事,方止住哭,用手拢了拢散发,便把黄妈所说之事又添枝加叶地诉说一番。逼着他立即派人将三公主接回。
妙庄王听了,不觉心疼起来。平日里也多多少少听三步紧说了一些,只是三步紧说:“三公主到了苦不过的时候,总会回心转意,答应嫁夫的。”因此,也就没把女儿之苦放在心上。今日既有娘娘出面求情,也就为自己搭了梯子。沉思片刻,便顺水推舟应允先派赵魁、何凤两婿去接她一接再说。
第二天,赵魁、何凤领旨,天刚放亮,便骑马直奔黄龙院。中午时分,当他俩并辔行至桃花岭时,忽见一道童在岭上朗朗唱道:
手敲道板连天响,
客人听我山歌唱,
唱一唱,妙庄王,
妙庄王,生三囡,
大囡妙月嫁武将,
三囡妙善去出家,
去出家,黄龙院,
黄龙院中事不完,
三个菩提同路走,
四个倡优共枕眠。
何凤听了最后两句,不解地朝赵魁问道:“姨夫,这孩子唱的‘菩提’‘倡优’是啥意思!”
赵魁虽是满腹经伦,博览群书,却从未与佛经见过面,也不知“菩提”“倡优”为何物。若在姨夫面前说自己不懂。却放不下面皮,失不起面子,偏着头便想当然地答道:“你不懂也难怪,这菩提和倡优就是佛经上说的尼姑和和尚。”
“依你所说,这黄龙院岂非是尼姑、和尚混杂,三公主也在其中,有乱伦理啰?”何凤歪头问道。
“听那道童的意思,准没差。你可抓他到跟前来问个明白。”赵魁含含糊糊地答道。
何凤听罢,跳下马,便去追那道童。
武状元,叫何凤,
手擎千斤力无穷。
喝一声,山会摇,
蹬一脚,地会动。
桃花岭上抓道童,
还需再练七世功。
何凤听罢,气得须眉直竖,七窍喷火。看准道童便追,可在这满岭桃树,枝干纵横,虽绰绰可见道童身影,看似近在眼前,抓却远在远处。苦得两脚如踩厚棉,仍抓他不住。何凤哪里晓得,道童乃是吕纯阳的随身佩剑所化。吕纯阳这佩剑,早就听说人间桃花岭景色迷人,早就想偷着到桃花岭玩赏一番,以饱眼福,怎奈吕纯阳将他终日紧佩腰间,偷不出身来,刚巧今日吕纯阳午休贪睡,将他挂于帐外,他便偷着来到桃花岭,可他忘了今是冬天,哪有桃花可赏?正值他败兴欲回时,却见来了赵魁、何凤便随便乱诌,逗逗凡人取乐,不枉下凡一番。谁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只因他说几句顺口溜,惹出一场大祸来。
何凤喘了喘气,拼着性命,仍要追赶。心里急道:“区区一道童不能抓得,岂不被姨夫笑掉牙?”
赵魁见何凤已使尽力气,便将他叫住道:“姨夫且放他走吧,我俩因将此事先奏明皇上再作道理。”
何凤虽是武夫,倒也十分伶乖,见姨夫能如此为他搭梯子。便骂那道童一句,悻悻而回。
俩人掉转马头,快马加鞭回宫禀告妙庄王。
再说三妙善见一只吊眼白额猛虎向她扑来,知是凶多吉少。但她决心在虎未吃人之前,需对猛虎交待几句,以免它再害生灵。因为,她知道虎不吃子,可见虎虽凶猛,却也同样有母爱子孝,当通人性。于是她放下棒槌柴禾,跪地合掌,念了声弥陀道:
“兽王啊兽王,你尊为百兽之王,请听妙善几言。为王者当以慈善为本,方可取信万众,千秋兴盛,切不可斨贼生灵。今日饥饿,以我充腹或喂子一饱均可。但今后当必将心比心,你亦有母,你亦有妻夫,你亦有子女。你若吃人之夫,其妻女可奈何?你若吃人之子女,其父母轻则哭得死去活来,重则悲而亡命,当知害一一而连众矣。害人之六畜,亦与害人无异。害人之猪羊,无牺牲以祭天地,岂非给人以不忠不诚非礼于神灵?害人之耕牛,致人刀耕火种之劳苦,积累成疾,害大害小,你知之否?”
三妙善一口气说完,又向北遥拜父母一番,便闭目念经,等着老虎来吃。
可等她把《地藏经》、《净土五经》等三藏十二经念完了,仍不见老虎来吃,便睁开眼一看,却见那老虎踱着八字步,摇着尾巴已钻进深山荆丛中不见了。
三妙善见走了老虎,忙又举棒,继续砍柴。忽又听“嗖”地一声响,只见一条巨蟒张开血口,露着两颗耙齿似的毒牙,吐着腥血的叉舌,向她窜来。
三妙善知道蛇乃百兽中最为洁身者,一遇肮脏腌臜之物,便要忍痛脱皮。且能见秋叶而蛰伏,闻雷声而出洞,可见蛇当识仪知节,亦通人性。于是,她又放下棒槌柴禾,跪地合掌,念声弥陀道:
“巨蟒啊巨蟒,你知仪知节,更当知仁知爱。你洁身自好,更当好及人好。今日饥饿,吃我妙善当可。但你千万不可伤人之妻,丧妻之夫,抱儿带女,当爹当娘,其苦难当!伤人之母,其儿女何以度日?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未等三妙善说完,只听又是“嗖”地一声响,三妙善以为蟒且噬己,急念了声“阿弥陀佛!”
可是过了许久,仍不见有蟒来吃,睁眼一看,却见那巨蟒摇摆着长长的身子,游向深涧。
三妙善见游走了巨蟒,又举起棒槌,向一棵巨椿砍去,那棒槌刚一落下,忽又闻一声呼啸,啸声一过,只听整座壶台山“哗啦啦——啪——”、“哗啦啦——啪——”的接连不断的响声。随着这响声,只见松倒樟倾,柴断草起,只一眨眼间,整座山寸草不留,一木不存。忽然,却见统山统山的柴禾一捆捆被捆得结结实实。
突然,整座壶台山虎啸狮吼,雀呜鸟叫,沸腾了。
看,从高山奔来了一队威武的老虎,俨然似一队披甲荷枪的将军,摇头摆尾,迈着稳健的步伐,越过点将台。只听得一声呼啸,一只只铁尾倒竖,直拨天空。又是一声呼啸,那铁尾插进柴捆里,挑起柴捆就往黄龙院奔去。
瞧,从深岙里滚出一群雄纠纠的狮子,俨然似戴盔束袍的武士,雄壮而威严,抖擞抖擞精神,张开岩洞般的大口一声吼叫,衔起柴捆就往黄龙院奔突。
嗬!满头叉叉桠桠,象妆扮着银钗宝钏似的鹿儿来了。俨然似穿红着绿的山姑,一步三摇,羞羞答答地围着三妙善亲热一番。忽地散开,把那高耸头顶上的角儿往柴垛里前一挑,后一拨,挂满一捆捆柴捆,便往黄龙院飞奔起来。
啊!雀儿成群结队、大雁整整齐齐,挑的挑,拖的拖,背的背,衔的衔,凡是叫得出名儿的飞禽走兽全来了。它们呼啸着,狂奔着,只一会工夫,一山的柴草树木全搬光了。
刹时间,柴多得黄龙院内堆不下,剩下的,不多不少,刚把整个黄龙院围了个严。
等李大娘带着众乡亲赶到壶台山一看,早已山空鸟兽绝。
跛尼姑见了此情景,早已吓得屁滚尿流,酸了手,软了脚,垂下了眼皮,耷拉着脑袋。
她化尽心机,绞尽脑汁,没想到,难她这,有神灵保佑,难她那,有众尼帮,一难又再难,竟连吃人害命的走兽也来助她!
三妙善回院后,知道猛虎长蛇狮子是神灵化身,飞禽走兽必是神灵所使。急忙沐浴薰身,焚香烧纸,虔诚念经祷祝。
再说赵魁、何凤俩急急回宫,见了妙庄王,便将路上所听山歌,一字不漏地说与妙庄王听了。又将赵魁所解说的意思也从实奏上。
妙庄王一听,龙颜大怒道:“这妖精明里装着正经,暗地却如此大胆,倒乱伦理纲常,败坏皇家声誉,竟连村野顽童,无人不晓,山歌乱唱,足见恶迹显着。那黄龙寺院,诲淫诲盗,天理难容!”
骂罢,一声旨下,命五百禁军于明日晨时赶到,火烧黄龙院,公主尼姑一个不留!
赵魁后悔不迭,何凤顿时叫苦,可是,圣旨已出悔之晚矣!
后人有诗叹曰:
不懂装懂害不浅,
只因赵魁想当然。
衙门都道明镜悬,
明镜之下多少冤。
五百尼姑屈死鬼,
顿赴阴曹实堪怜。
屈死城中闹不休,
冤冤相报难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