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4552600000065

第65章 辽景宗皇后萧绰驰骋政坛,功勋赫赫(1)

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萧绰,以她卓越的才能与智慧在政坛上驰骋四十年,为辽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从小女子到皇后

作为从氏族奴隶制社会转变过来的国家,辽国的习俗是氏族外通婚。辽国皇族耶律氏的通婚部族有两个,一个是乙室氏部,另一个是拔里氏部族。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之后,因为推崇汉高祖皇帝,便给耶律氏拟了汉姓为刘氏;他还认为,在协助自己建国的过程中,乙室与拔里世功劳极大,堪比汉朝的开国丞相萧何,于是将这两个部族一律改称萧氏。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本人虽未改姓,但她的两个弟弟却都改姓萧了。

萧氏与耶律氏世代通婚,萧氏算是辽国第二大权贵,第一大权贵当然是皇族耶律氏。在辽朝,萧氏一共出了十三名皇后、十三位诸王、十七位北府宰相、二十位驸马。而我们经常在戏剧舞台或是小说中了解的萧太后,就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萧绰。

萧绰,出生于辽穆宗应历三年(953)五月。她的姓氏告诉我们,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庭。

萧绰的父亲叫萧思温,其姑母是述律平太后;萧绰的母亲叫耶律吕不古公主,其父为辽太宗耶律德光。从辈分上算,萧思温与耶律吕不古差了一辈:耶律吕不古公主原本是丈夫萧思温的表外甥女。而萧绰的小名“燕燕”,就是来源于母亲的封号燕国公主。北宋王朝称她为“雅雅克”。

萧绰的父亲萧思温饱诗书,颇有文才,却逊于武略。作为南京留守,在与后周的交战中,他从未打过一场真正的胜仗。唯一的一次“胜利”,是由于在战事中,后周世宗柴荣生了重病,不得不退兵,他才获得了“全胜”。虽然是“捡来的”胜利,但还是为他这个皇族的脸上添了不少“彩儿”。他竟因此被召回京城,升为侍中,成了辽穆宗的亲信。

萧思温入朝之后开始参政,为后来萧绰登上了历史舞台奠定了基础。

当时执政的辽穆宗是个性格残暴的酒鬼,有时会为一些小事杀害大臣、近侍和奴仆。近侍与侍役们不堪虐待,心怀怨恨。后来,在出宫去黑山打猎时,醉酒的辽穆宗又一次借酒撒疯,被六名侍役给杀死了。

当时,萧思温也随着皇帝来行猎。得到皇上被刺的消息后,他没有派人去抓捕凶犯,而是决定做一次政治投机,他立即封锁了消息,连夜报讯给辽世宗耶律阮的次子耶律贤。因为辽穆宗没有子嗣,耶律一族中有许多人都在觊觎帝位。而萧思温一向与耶律贤交好。他便把赌注压在了耶律贤身上。耶律贤得了消息,召集亲信飞龙使女里、南院柩密使高勋等人,率领千名铁甲骑兵连夜奔赴黑山。第二天一早,耶律贤就到达了黑山,并在穆宗的灵柩前行礼,宣布即位,他就是辽景宗皇帝。

消息推出后,齐王罨撒葛、宋王喜隐等人气急败坏,却无可奈何。他们都陷在尔虞我诈的夺位旋涡中,没有人去追查杀穆宗的凶手,五年后才抓住凶手们。

景宗是个知感恩的人,他回到上京后,立即晋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尚书令、魏王,征召萧思温的女儿入宫侍驾。

萧思温和燕国公主共有三女,萧绰是最小的老三,芳龄十六,早慧聪明,美丽动人,景宗对她仰慕已久。

据说,在三姐妹小的时候,萧思温曾安排她们分别打扫房舍。两个姐姐都敷衍一番,只有萧绰认真打扫了。萧思温因此对小女儿格外看重,认为萧绰必能出人头地、振兴萧家。

看来,萧思温说话还颇有预言的味道,看人挺准。萧绰刚进宫就被封为贵妃,仅仅过了两个月就被册封为皇后。

(2)开始执政,中兴国家

萧绰晋升为皇后,萧思温这个当朝国丈也自然成为朝中重臣。可以说,他的身份很不一般,因为,他的长女嫁给给了太宗的次子齐王罨撒葛、次女嫁给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三儿子“钦顺皇帝”李胡之子赵王喜隐。看看萧思温这三个女婿,自然就明白了萧思温有怎样的权势。

辽景宗耶律贤是辽世宗耶律阮的次子。在耶律贤三岁时,他的父皇耶律阮率军出征后周,在途中遇刺,亲信大臣耶律察割所杀,同时被害的还有两位皇后。幸亏御厨尚食刘解里见机得快,将耶律贤包在毡布中藏进柴草堆,才留下了一条性命。只是,虽然逃得性命,却留下了病根,身体非常虚弱,连骑马都费劲,更别提处理朝政。因此,即位不久,他就开始倚靠皇后萧绰和国丈萧思温处理政务。

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萧思温位官权重,危机也随之而来。

南院枢密使高勋和飞龙使女里,都跟随景宗多年,在景宗做王爷时就是他的亲信。因而,他们对萧思温报一个口信就能加官晋爵,并通过女儿执掌朝政,恨得咬牙切齿。

第二年,萧思温跟随景宗前往阊山行猎。高勋和女里乘机指使与萧思温的族人萧海只、萧海里刺死了萧思温。

父亲的死,使年仅十七岁的小皇后萧绰尝到了乐极生悲的哀痛。同时也使她认识到了权利斗争的残酷。此后,她的政治阅历迅速成熟起来。虽然没有了父亲的帮助,但却有丈夫的支持,她开始大展才华,协助景宗治理国家。

当时的辽国,经过穆宗长达十九年的残暴治理,国势已经走向衰败。景宗一心励精图治,希望使大辽开始中兴,然而身体的羸弱使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他非常支持聪慧过人的皇后代替自己治理国家,同时也大力支持皇后推行的改革举措。当然,皇后萧绰的才能也得到了群臣由衷的钦佩和忠诚。

保宁三年(671)十二月,十九岁的萧绰为辽景宗生下了长子耶律隆绪。景宗喜得皇子,对萧绰更是三千宠爱在一身。此后的十四年里,萧绰相继为景宗生下了七个儿女。

在这十四年里,萧绰也全权掌握了朝里的军政大事,辽国的日常政务,均由她独立裁决;遇到重要的军国大事,她便召集各族大臣共同商议,听取各斋意见再做出决定。无论她做出怎样的决定,景宗都不会做任何干预。

在萧绰的努力下,辽国军事能力日渐强盛,政局经济也日益繁荣。为了皇后,辽景宗耶律贤给了她最高嘉奖——凡记录皇后之言,“亦称‘联’暨‘予’”,并“著为定式”。

这就是说,景宗将皇后的地位与自己等同,并成为法令。这等于是使萧绰成为大辽国实际上的女皇。

(3)皇太后是一个历史的舞台

乾亨四年(982)九月,三十五岁的辽景宗在出猎途中病死在于今天的山西大同。弥留之时,他留下遗诏要梁王耶律隆绪继承帝位,并叮嘱军国大事要听皇后的安排。这一安排,明确地将辽国交到了皇后萧绰手里。

这时的萧绰虽然才年仅二十九岁,但是由于已经有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加上自幼饱读书史,因而,她非常明白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是何等的惊险!长子隆绪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幼主年少,而宗室亲王却势力雄厚,局势将是极其的难以掌控。于是,已被尊为太后的萧绰在重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面前作出了孤苦无依的小女人姿态,她流着眼泪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

皇帝对大臣流泪总是给大臣以格外信任的感觉,而女皇的眼泪就更有作用了。一向沉稳老练的萧“女皇”这副孤立无援的小女人模样,让几位重臣的心底都很不是滋味,他们忘了面前这位小女人已经执掌国事十余年,因而,都马上拿出了英雄气概,纷纷安慰太后说:“太后既然这么信任我们,那就不要有顾虑!”

就这样,萧绰顺利地实现了新的朝政布局:任命于越耶律休哥为南京留守,总管南面军事,加强边防;任命自己的侄女婿的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管理内政事务,同时加强对贵族的管理;采纳南院枢密使韩德让的建议,令室亲王各回属地,不得私自来京都相会,将他们分开后,拿掉他们的兵权,从而解决了内部隐忧。

从此,萧绰以“皇太后”的身份开始管理国家,她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小皇帝耶律隆绪有名无实。宗室王族们虽然还有些不甘心,但也不得不对这位年轻太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兼习知军政”的才能打心眼里佩服。

在萧绰的亲信重臣里,有一个特殊的臣子叫韩德让。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本是汉人。

据传,他自幼便与萧绰有婚约,并且两情相悦。但是,由于景宗即位后,宣萧绰入宫,而萧绰的父亲也认为嫁给景宗更能光宗耀宜,这段姻约才废止了。

萧绰成为皇后并执掌朝政后,对韩氏家族格外优待。有一次,韩德让的父亲韩匡嗣在伐宋时曾经败逃,这本是死罪,但皇后萧绰却只是把他杖责后暂时免官。

韩德让共有兄弟九人,除了早亡的老八,其他兄弟全都成为显贵高官,韩德让自己更是因“厚重有智略,明治体”而格外受到重用。

他一方面为太后和幼主拿出各种辖治宗室的策略,另一方面直接负责太后和幼主的安全。

而太后萧绰也对韩德表现出了缠绵的儿女情意。

据传,景宗去世后不久,萧绰曾对韩德让表白说:“我幼时即与你有过婚约,现在皇上驾崩,我愿与你重温鸯梦。我的儿子也就是你的儿子!现在,就等于是你的儿子做了皇帝,希望你能用心帮他!”这一番肺腑之言,使韩德让格外感动。从此,萧绰允许他出入宫帐,两人情同夫妻。就连接见外国使臣的时候都不避忌,同时,他也忠心耿耿地辅佐萧太后和幼主。

韩德让协助萧绰大刀阔斧地改革了辽国的制度和风俗,鼓励农耕、提倡廉洁、治理冤狱、解放部分奴隶、重组部族……推动国家从奴隶制逐步向封建制转化,还改善了契丹人与汉人之间的关系。

辽国的主要人口为契丹族,因此曾称为“契丹”国。按其旧制,契丹人高于汉人等其它民族。契丹人杀死汉人,只须赔偿财物牲畜;如果汉人杀死契丹人,不仅本人要抵命,其亲眷还要成为奴婢。这种族群之间不平等成为国内一大矛盾,到景宗朝,民族矛盾已经到了十分尖锐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