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4552600000056

第56章 高宗皇后吴氏听政为国明大义(2)

奸臣秦桧死后,赵构原本以为这下子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事与愿违,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朝海陵王完颜亮亲率六十万大军南下侵宋。完颜亮早有侵宋的野心,因此,希望通过这次进攻一举灭亡南宋。

赵构一面派人组织南宋军队抵抗,一面又开始准备船只企图逃跑。在宋金战场上,虽然宋军的主将是宿将刘锜,但也是节节败退。金兵一直打到江北。

就在完颜亮大举南下的时候,金朝内部发生动荡,完颜雍发动政变,自立为皇帝。消息传来,完颜亮无心恋战。

此时,南宋出现了一个传奇式的将领虞允文。本来他是到前方劳军的,却不甘寂寞指挥了采石之战,在战斗中一举打败了金军。完颜亮随后也在内乱中被杀!

此时,形势对南宋非常有利。但是赵构早已经被金兵吓破了胆,他和朝廷内部的主和派策划再次妥协。然而,全国上下群情激昂,大有要一举收复北宋以来的失地之势。力主和谈的赵构十分尴尬,面对无法抑制的抗金形势,既不敢战,又无法实现议和,赵构感到无力驾驭政治局面,只好让贤。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南宋高宗赵构皇帝下旨说:“朕在位三十六年,上仰苍天之佑,下仗祖宗之福,战事稍息,边境相安。考虑到祖宗基业之重,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片刻安暇。今欲卸去重任以养天年。皇太子贤圣仁孝,天下共知,乃是天意所归,民心所向。今决定传位皇太子,并有赖文武大臣同心同力,以永保国家万世安康。”

六月初十,赵构正式禅位,宋太祖七世孙赵玮(已改名为赵昚)即皇帝位,是为宋孝宗。赵构被封为太上皇,迁居德寿宫。吴氏被封为太上皇后。

当禅位大典完成后,孝宗赵昚冒雨步行送太上皇高宗去德寿宫,高宗一再让他回去,但是孝宗为尽孝道仍旧不回。高宗对孝宗自然十分满意,并且经常夸耀。自此以后,孝宗每隔几天就看望高宗,可谓极尽孝道。

从公元1162年内禅,到公元1187年逝世,高宗当了二十五年太上皇。这二十五年中,太上皇后吴氏一直陪伴着他,悉心侍奉,不曾失礼。吴氏还善于调解高宗父子关系,所以两宫一无隔阂。

史书记载,有一次,孝宗陪太上皇在宫中开宴。酒醉之后,许下了给高宗二十万缗钱的诺言。孝宗酒醒后,早把说过的话忘得干干净净。可高宗当了真,还在德寿宫里等着孝宗送钱来呢,见多日没送来,不免有些不高兴,认为江山都给孝宗了,怎么两个钱还不舍得。

见此情景,吴氏忙说:“钱已经拿来很久了,放在我这里呢。不知道你要钱花,所以没有贸然给你。”吴氏便从自己的私房钱里拿了二十万缗钱给了高宗。

高宗非常高兴,说:“我没有看错赵昚,他是个孝顺孩子。怎么样,我有眼力吧?”

后来,吴氏的侍女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孝宗。孝宗极为感动,立即派手下将钱送给吴氏,而且翻番给了四十万缗。

高宗的确没有看错孝宗。孝宗在即位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大有复兴南国之志。面对金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一改宋朝总是被动挨打的局面,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对金国展开进攻,史称“隆兴北伐”。

可是,“隆兴北伐”成了“隆兴和议”,没能根本改变南宋的颓势,使得宋朝刚刚出现的转机又毁于一旦。孝宗执政二十五年,看到自己的改革措施不断失败,心灰意冷,眼见自己的儿子赵惇已经四十多岁,完全可以执政了,于是他一直在寻找时机,试图学高宗当太上皇。可是高宗还活着,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朝代拥有两个位太上皇,所以孝宗只好硬撑着着。

(4)垂帘听政,只为社稷顺利交接

孝宗的机会终于来了。公元1187年,太上皇赵构终于走完了他高寿的一生。仁孝的孝宗表示,他将为太上皇守孝三年,并且希望吴氏回到皇宫生活。吴氏没有同意,她不愿意给人添麻烦。

孝宗的头上不再有太上皇了。孝宗当太上皇的想法更加强烈,只是无法说服皇亲国戚和大臣们,才只好坚持着。他不断向臣子们说明自己想当太上皇的想法,可每每都无法说服大家,于是只能采取消极对抗的方式,对朝政不理不睬,完全处在守孝的状态。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二月,孝宗为太上皇守孝三年满了,他不再听臣子们的劝阻,果断地退出了权利中心,学高宗当太上皇——六十二岁的孝宗终于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皇太子、已经四十二岁的赵惇。

赵惇就是宋光宗,他继位后,封李凤娘为皇后。孝宗被尊为太上皇,也称“寿皇”;封孝宗皇后谢氏为太上皇后;改封原太上皇后吴氏为寿圣皇太后。吴氏实际上是当了皇奶奶。

光宗在继位的第二年改元为“绍熙”。

失去了丈夫的吴氏一直安稳地过着自己的晚年生活。没想到,这份安稳生活没维持多久,她居然被推出来垂帘听政了,这是她没有想到的。

光宗即位之初,金国皇帝昏庸无能,宋金两国暂时相安无事,基本上保持着和平的局面。光宗也表现出令人欣慰的一面。他表示要积极求谏,录用人才,励精图治,还采取了减免赋税等措施,似乎要大干一场。

但是好景不长,光宗赵惇的皇后李氏是个典型的悍妇,喜欢弄权,尤其是对政事感兴趣,李氏掀起的宫廷风波常常使得光宗狼狈不堪。她还让光宗大封她的族人外戚,而对孝宗皇后谢氏、寿圣皇后吴氏等人大为不敬。光宗和父亲孝宗的关系,更是由于李氏从中作崇而日益恶化。

光宗与李氏生有一子,即后来的宁宗赵扩。赵扩是个没有主见、昏庸无能的人。这一点,大宋朝廷上下已经取得了共识。如果让他当太子,日后即了位,对宋朝江山没有任何好处。

作为曾经的君主,太上皇孝宗对由谁来继承大统问题考虑得很多。他希望在宗室中挑选贤能之人来当皇太子。这当然使光宗和李氏大为不满。父子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光宗在当皇太子的时候,就常常情绪激动,不能自已。作了皇帝以后,光宗的精神状态更是每况愈下。加上李氏的不断刺激,他几乎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后来,李氏出于嫉妒杀死了光宗喜爱的黄贵妃,甚至开始干预朝政,光宗对她都没有办法,加上自己也懒得上朝,于是政务都归于李氏处理。

当年孝宗对高宗孝顺有加,高宗晚年幸福;但是轮到孝宗自己就没那么幸运了。根据南宋的礼制,皇帝每月要去看太上皇四次。实际上,当年孝宗看望高宗的次数要比这个规定多得多多。但光宗则不然,他很少去看望光宗,早已经把这位仍然惦记着他的父亲忘记了。孝宗在重病期间,口中一直呼唤着孝宗赵惇的名字,但是,他直到死去也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史学界认为,孝宗之所以当太上皇五年便死去了,与儿子赵惇不孝有关。

绍熙五年(1194)六月初九的晚上,六十八岁的太上皇孝宗驾崩。这时,光宗已经几个月没有去看望父亲了。皇上和太上皇之间的矛盾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孝宗驾崩的消息首先传到的不是皇宫,而是传到宰相府邸。

南宋朝廷宗室的执政大臣赵汝愚考虑到光宗父子不和,怕半夜报丧给光宗,光宗会因有所疑惧而拒绝上朝,进面耽误丧礼,只得拖到第二天的早朝才把孝宗驾崩的消息上报光宗。

没想到,光宗听说孝宗驾崩了,却一点表示都没有。这样,孝宗的葬礼无人安排,更没人主持,甚至金国派来的吊唁者都无人接待。

无奈之下,赵汝愚等人决定请求寿圣太后吴氏出面主持丧事。吴氏居于深宫,本不想介入此事,但看到群情激愤,又为社稷考虑,只得答应垂帘代行祭奠之礼,丧礼这才如期举行。

治丧期间,光宗称病不出,只顾下诏书,尊寿圣皇太后为太皇太后。

朝廷无主,一时间人心惶惶。大臣们普遍认为,光宗已经无法治理朝政了。宰相留正等人于是联名上疏光宗,请求早立皇子嘉王赵扩为储君,以安定人心。

光宗看完奏折后,批了“甚好”两个字。随后,留正又上了一本奏疏。光宗却写了“历事岁久,念欲退贤”八个字。留正见批语含糊不清,立即与枢密使赵汝愚商议。

赵汝愚认为,还是请太皇太后吴氏下诏,让光宗禅位给嘉王。

留正认为这样做不妥当,他担心会连累自己,就称病不出,并且连夜逃出京城。京师人心更加不安。大臣徐谊劝赵汝愚早定大计,他说:“嘉王即位,事在必行,国家安危,在此一举。此事关系重大,非太皇太后做主不可。”

太皇太后吴氏在众大臣的说服下,同意在孝宗的灵柩前垂帘听政,主持孝宗的丧礼和光宗的禅位仪式。

第二天,群臣入宫。

太皇太后吴氏垂帘听政,商议的结果是大家都同意光宗禅位于嘉王赵扩。于是内禅大典在光宗没有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

宁宗赵扩是南宋第四位皇帝,他生于乾道四年(1168)十月十九日。绍熙五年(1194)七月仓促即位。他继位后,尊光宗为太上皇。

第二天,当赵扩去看望自己的父亲时,光宗才知道自己已经被禅位了。也就是在这一天,太皇太后吴氏宣布撤帘,完成了历史赋予她的使命,从此,她颐养天年了。

宁宗即位的过程还是颇有意思的。当太皇太后吴氏命人拿来黄袍给赵扩穿上时,赵扩竟然吓得绕着殿柱跑,一边跑一边还惊慌地大喊道:“儿臣做不得,做不得!”太皇太后没办法,让大臣们一边一个夹扶住赵扩,强行给他穿上黄袍,扶上了皇位。

纵观历史,新皇登基时装腔作势要逊让一番的人确实有,但赵扩却是真心不想当皇帝。史书记载说宁宗“不慧”,也就是说他智商很一般。仿佛是个愚昧无主见的人。或者,他内心里只想做一个衣食无忧、事事不愁的亲王,不愿做天天要操劳国家大事的皇帝。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南宋王朝交到了他手上,经过他不智不慧地统治了三十一年,就像被庸医一误再误的病人,终于病入膏肓,药石难救了。

平心而论,作为光宗唯一的子嗣,赵扩受过良好的教育。光宗即位后,赵扩被封为嘉王,住在宫外自己的王府里。当时,光宗把自己做太子里收藏的图书全都赐给了这个儿子,还亲自挑选了黄裳、陈傅良、彭龟年等一批名儒教导他。嘉王学习很勤奋。即位后,他还曾亲自开列了十部经史书目和一张十人的名单,对彭龟年说:“朕读的书太少了,我想再增加十名老师,每人给我专门讲一本书。”

宁宗好学是个优点,但他“重量不重质”却是个缺点。书读得不少,但却是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学以致用,自然对他的理政能力无法有帮助。即位不久,他的案头就积压了许多奏疏。后来,他听从了彭龟年的建议,让通进司把奏疏开列出单目,皇帝在单目上注明自己要亲自过目哪些,其他的就可交由三省、枢密院处理。这下批奏章倒是快了,可是新问题又出来了:拿到奏章,宁宗一律批“可”。即使是两位大臣的奏章针锋相对,他也都批了“可”,大臣们便不知如何是好了。

宁宗的临朝听政也是很趣的。每次面见群臣时,无论群臣所奏之事有多繁,时间有多长,宁宗都耐心地听取,一点都不厌倦,但从不开口提问,也不表达态度,只是默默地听着,听完就散朝了。

大臣们还是不知如何是好。

宁宗倒也有表壳自己意旨方法,那是一条非正常的理政途径:“御笔”,就是由皇帝在内宫批示后便直接下达执行。这种做法需要经过宦官和近幸之手,如果皇帝精明强干还好,像宁宗这样的理政能力不强的皇帝,使用“御笔”只能让权臣钻了窗子。权臣们通过勾结宦官和后宫,对御笔的批示施加影响,要不然,就在御笔的传达过程中动手脚,甚至假造御笔,代行皇帝之权。当时朝政之乱可以相像。

宁宗头脑简单倒也罢了,身体却也不健康。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由两个小太监做前导,一人扛一扇小屏,分别写着“少饮酒,怕吐”和“少食生冷,怕肚痛”。可见他的身体有多差劲。“不慧”加上体弱,直接影响了宁宗处理朝政,权臣们要蒙蔽他实在是易如反掌。

但宁宗有一点是非常可取的,那就是他为人仁厚,关心民间疾苦。即位前,他护送高宗灵柩去山阴下葬,一路上见到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他感慨地说:“生活在深宫,哪知道百姓的艰辛!”即位后,宁宗每年都免一些赋税,以便百姓的日子更好过些。宁宗在生活中非常节俭,不讲究穿戴,所用的器皿也不奢华,酒器都是以锡代银。

有一年上元夜,一个宦官见宁宗独自端坐于烛光中,便问:“元宵佳节,陛下为什么不摆宴席庆祝呢?”

宁宗不开心地说:“你懂什么!外面的百姓都吃不饭,朕哪有心思摆宴席呢?”

当时有人评价宁宗说:“无声色之奉,无游畋之娱,无耽乐饮酒之过,不事奢靡,不殖货利,不行暴虐,凡前代帝王失德之事,陛下皆无之!”虽然这一评价有些溢美成分,但相比那些自己骄奢淫逸、不顾百姓死活的君主,这一评价还算是中肯的。只可惜宁宗有德无才,被权臣摆布了三十年,于社稷民生无大功德。

在宁宗赵扩当政四年后的1197年十月,太皇太后吴氏一病不起,她拒绝服药,说:“我寿已八十,死而无憾,何必还要连累别人呢?”翌月,吴氏病逝,终年八十三岁。获谥号“宪圣慈烈皇后”,葬永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