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养殖常识——大雁
45435800000003

第3章 生物学特征(2)

每年3月末至4月初迁徙到我国东北繁殖地。大多在迁徙途中和进入繁殖地后配对,也有部分在越冬地即已形成配对。雌雄共同担任营巢工作。鸿雁通常把巢建在湖泊、河流等岸边的沼泽地上或芦苇丛中。巢的周围环境偏僻,植物茂密,隐蔽性好,且难于进入,能有效避免遭到干扰和破坏。营巢的材料通常由干芦苇和其他干草构成,巢中心呈凹陷状,内垫以细软的禾本科植物、干草和绒羽。每窝产卵4~8枚。雌鸟单独孵卵,雄鸟一般守候在巢附近担当警卫工作。如有入侵者到来,它们常常装成受伤或假死的样子,伪装成跛脚或一只翅膀塌下,将敌人从巢附近引诱开,直到将敌人引走,它们才又偷偷回到巢前,继续执行警卫任务。孵化期28~30天。雏鸟为早成鸟,孵出后双亲很快就带领其游水,或在湖边沙滩和草地上休息和觅食。如发现危险,双亲中1只发出惊叫,同时护送小鸟隐蔽于附近草丛中或游至远处。

幼鸟出生一个多月后可以独立生活时,成鸟便离开幼鸟,开始在湖泊、海滨、河岸等人迹罕至的地方集中换羽。换羽的时间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换羽时飞羽几乎同时脱下,因而,在这一段时间内暂时丧失飞翔能力。幼鸟的性成熟时间是2~3年。

鸿雁秋季的迁徙时间是在9月中旬至10月末,迁徙时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浩浩荡荡地从繁殖地迁往越冬地。春季迁徙的时间是在3月中旬至4月末,同样持续约一个多月的迁徙期。但春季迁徙群的种群数量明显较秋季小。飞行时常排列成“一”字或“人”字形队形。

鸿雁是我国目前大量饲养的家鹅的祖先,也是我国人民长期以来主要的传统狩猎对象,曾拥有很大的种群数量。20世纪60年代以前估计种群数量在10万只以上,但近20多年来种群数量明显下降。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我国越冬种群数量为20 942只。近几年,鸿雁种群数量的下降,主要是因为越冬和繁殖的环境遭到破坏,如湿地退化、围湖造田和人类过度狩猎所致。鸿雁这个物种目前已经受到威胁。

三、豆雁

(一)地理分布

豆雁在前苏联、欧洲北部和西伯利亚以及冰岛和格陵兰岛东部繁殖;在西欧、伊朗、朝鲜、日本和我国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山东、江苏、福建、广东,一直到台湾和海南岛越冬。迁徙时经过东北、华北、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

(二)生境与习性

在繁殖季节,豆雁栖息的环境因亚种的不同而略有一些变化。有的主要栖息于亚北极泰加林湖泊或亚平原森林河谷地区;有的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北极苔原地带或苔原灌丛地带;有的甚至栖息在很少有植物生长的岩石苔原地带。在迁徙期间和冬季,主要生活在开阔的平原草地、沼泽、水库、江河、湖泊及沿海海岸和农田等地。它们喜欢结群,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有时也能见到和鸿雁在一起活动。在迁徙季节,常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一同飞行,飞行时常由一只有经验的头雁领队飞行。领头雁还能控制飞行的队形:当它们加速快飞时,队形常呈“人”字形,当它们减速飞行时,则队形常变为“一”字形。豆雁生性机警,不易接近,一般人很难在500米以内接近它们。晚间夜宿时,常有一只或数只雁担当警卫,它们不睡觉,常常伸颈四处观望,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鸣叫声报警,其他豆雁闻声立即起飞,边飞边叫,不断地在栖息地上空盘旋,直到危险过去或确信没有危险时才飞回原处。

豆雁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在繁殖季节主要吃苔藓、地衣及高等植物嫩芽、嫩叶、果实与种子等,同时也吃少量的动物性食物,如昆虫、软体动物等。在迁徙和越冬时节,通常在停歇和栖息地附近的农田、草地和沼泽地上觅食,主要以谷物、豆类、麦苗、马铃薯、红薯等农作物和少量软体动物为食。豆雁取食的时间多在早晨和下午,而中午经常在湖中水面上或岸边沙滩上休息。

豆雁属较严格的一雄一雌制。繁殖期5~7月。通常是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成对或成群地在一起营巢。巢址多选在湖泊的苔原沼泽地上,或偏僻的泰加林附近的河岸与湖边,也有在海边岸石上、河中或湖心岛屿上营巢的。营巢工作由雌雄鸟共同承担,筑巢时先在确定好的地方稍微践踏成凹坑,再用干枯的植物铺垫打底,最后在里面放上松软的绒草和雌鸟从自己身上拔下的绒羽。产卵的时间大约在5月末至6月中旬。一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3~8枚。雌雁单独孵卵,雄鸟在巢附近警戒。雌雁的孵化行为非常,除了取食时间和遇到十分危险的情况外,雌雁一般不会离开巢。孵化期约27~29天。雏雁早成。雏雁孵出后,雌雄亲雁会很快带领雏鸟在栖息地附近的水域陆地上或沼泽地上活动,遇危险时常常通过紧贴地面降低身体高度的方法避敌或进入水中逃避。成雁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完成换羽,在此期间基本失去飞翔能力,活动主要靠在陆地上奔跑。幼雁3年性成熟,也有少部分豆雁2龄时即表现出求偶行为。

豆雁在我国是冬候鸟,目前还未有在我国繁殖的报告公布。

秋季迁徙的时间从8月末至9月初即离开繁殖地,到达我国的时间最早在9月末至10月初,大批到达的时间是在10月中下旬。

迁徙多在晚间进行,白天常停下来取食和休息;有时白天也进行迁徙,特别是天气变化的时候。迁徙时的群体由几十只至百余只不等。在停息地常聚集成更大的群体。春季最早从3月初至3月中旬开始,豆雁迁徙离开我国飞往繁殖地。到4月中旬至4月末还有少数个体未离开我国。春季迁徙种群的数量较秋季明显少。

豆雁在我国是一种传统的狩猎鸟类。其分布广、数量大,但近来越冬种群的数量已有所下降,估计在我国越冬的豆雁种群总量可达2万只左右。在我国,对豆雁的保护主要是在其越冬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其生存环境,消除干扰(如人为狩猎等)行为对豆雁种群数量构成的威胁。

四、斑头雁

(一)地理分布

斑头雁的繁殖地在我国青海、西藏、新疆西部的高山湖泊、东北呼伦池和克鲁伦河一带。曾在东北海拉尔、陕西、湖南、四川、云南等地见到迁徙和越冬。在国外,繁殖地为克什米尔地区、前苏联的中亚地区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越冬地是印度及缅甸。

(二)生境与习性

斑头雁在高原湖泊流域繁殖,通常较喜欢咸水湖地区,也选择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越冬选择在低地湖泊、河流和沼泽地上。它们性喜集群,无论是繁殖期、越冬期和迁徙季节,均成群活动,集群的数量较大,有时多至数百甚至上千只栖息在一起。斑头雁的性情机警,反应迅速,平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时即高声鸣叫,并立即离开。常与人保持150~200米的距离。斑头雁的游泳本领很高,但主要以陆栖为主,它一生中多数的时间都是生活在陆地上。斑头雁的飞行能力也很强。

斑头雁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叶、茎以及青草和豆科植物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有时也食用贝类、软体动物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觅食地点大多是在植物茂密、人迹罕至的湖边或浅滩多水草地方。秋季迁徙途中和冬季也到农田中觅食农作物。觅食多在黄昏和晚上进行,其他时间休息。

斑头雁通常在3月末至4月初到达繁殖地,开始其繁殖行为。多数是以小群的形式迁来,成群活动在湖边草地或湖中未融化的冰上,在此期间互相追逐并逐渐形成对,约在4月初完成配对后,即开始出现交配行为。交配行为是在水中进行的。4月初至4月中旬开始营巢,巢通常建在偏远的人迹罕至的湖边或湖心岛上,常呈密集的群巢。有报道说斑头雁的巢间距仅为03米。

也有人见到在悬崖和矮树上营巢的。在进行雁巢的营造时,雌鸟起主导作用,雄鸟只起协助和保护作用。选定巢址后,由雌鸟卧伏在地上,以身体为中心,两脚不断地向后挖掘,挖出一个小圆坑,然后再用枯草的茎、叶等材料铺在上面。当第一枚卵产出后,雌雁从自己腹部拔下绒羽铺在窝内,同时雄雁还要继续运送巢材供给雌雁修整巢。通常巢呈盘状。在巢筑好以后的10~12天开始产卵,时间约为4月中旬至4月末。每隔一天产一枚卵。

产卵时间多在清晨2时左右。平均每窝产卵4~6枚。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卵任务由雌雁单独承担。雄雁通常在巢附近守卫警戒,有时将头插入翅下,单腿站立休息。如果在产卵和孵化期间,遇到巢被干扰和破坏的情况,雌雁会立刻弃巢而去,并用枯枝和泥土将卵掩埋。如果时间允许,它会继续繁殖第2窝。孵化期28~30天。雏雁早成,孵出后不久即能活动。待幼雁长到可独立生活以后,成雁便离开幼雁去完成自己的换羽工作。

斑头雁的春季迁徙是从3月中旬开始的,从我国东南部越冬地迁往北部和西北部繁殖地,到达繁殖地的时间通常在3月末至4月初,最迟在4月中下旬。斑头雁迁徙时的种群数量不如灰雁等的种群数量大,一般以小群的形式,通常由20~30只排成“人”字形或“V”字形迁飞,边飞边鸣。秋季迁徙一般在9月初即已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中下旬。通常在晚上进行迁徙,白天觅食和休息。迁徙路线较为固定,从西北高原繁殖地经唐古拉山口迁往南部越冬地。在迁徙的途中一旦遇天气剧烈变化,气候恶劣,山口风力强大时,往往难以飞越山口,常常见到在山口周围云集数千只滞留的斑头雁,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的处境会非常艰难,面临严峻的气候条件以及缺乏食物和水等困难的考验,直到气候好转时才顺利飞越山口,继续踏上迁徙的征程。

斑头雁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较为常见的夏候鸟,种群数量较大,特别是青海湖鸟岛,斑头雁较为集中,种群数量也较大。因为斑头雁的肉味鲜美可口,绒羽丰厚,保暖性好,利用价值高,又易于饲养,因而当地群众中有很多饲养者。但因为近年来,狩猎和捡鸟蛋等不法行为,导致其种群数量明显减少。目前国家已在青海湖鸟岛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专门保护这一鸟类资源。

五、黑雁

(一)地理分布

黑雁在我国属冬候鸟。在黑雁的整个生命活动中,其繁殖地和越冬地的栖息环境都与海洋有紧密的联系。在北极圈以北、北冰洋沿岸及其附近岛屿繁殖。秋季迁来我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区,最南至福建沿海和台湾等地越冬。

(二)生境与习性

黑雁的繁殖地主要是在北极海岸苔原低洼地上,通常离海水潮汐带不远,特别是在被很多潮汐溪流分割的苔原平原上最常见。雏鸟为早成鸟。小鸟孵出来后,大鸟就带领幼鸟迁至湖泊和水塘中进行取食和休息等活动。黑雁性情极其活跃,也喜好群居,经常成群活动。黑雁善于游泳,在陆地上的奔跑能力也较强,行动敏捷。冬季一般多在植物生长茂密的海岸地带活动。

黑雁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采食低等植物如苔藓、地衣和海藻等,还有高等植物的嫩芽、茎、叶等,也吃少量的水生昆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等无脊椎动物。

黑雁的繁殖是在北极冻原带。每年春天,北极的冰雪还未融化,黑雁就成群结队地飞到那里。雌雄配对后,一对对的黑雁就逐渐离开群体,分散到各处,寻找适合的地方营巢。它们通常选择靠海边的一些小岛或沿海岸线的水塘边和溪边营巢,也有在湖岸边营巢的。巢址多建在海岸沼泽或苔原干燥的地方,抑或在土堆和岸坡上,巢的周围一般都有草或芦苇生长,比较隐蔽。它们借助地面上现成的凹坑或由雄鸟在松软的苔原上踩出一个小坑即成为一个巢,里面放置苔藓、鸟类羽毛和绒羽。繁殖期6~8月。6月初至6月中旬开始产卵,每窝产卵3~6枚。由雌鸟负责孵卵,雄鸟通常在巢的附近进行守候警戒。幼鸟是早成鸟,孵出时身上被有绒羽。待羽毛干后即能跟随亲鸟进行取食、饮水等活动。通常在雏鸟孵出后不久,雌雄亲鸟即带领雏鸟出去活动,一般选择有丰富的植物和水生无脊椎动物等食物资源丰富的水塘、溪流或海边潮汐平原地带。大约一个多月以后雏鸟便离开亲鸟的呵护,独立进行生活。幼鸟2~3年才能性成熟。待幼鸟能独立生活以后,成鸟就集中时间进行秋季换羽。换羽期约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此时的黑雁已完全失去飞翔能力。完成换羽后,黑雁才能重新获得飞翔能力,准备踏上遥远的越冬迁徙旅程。

黑雁属于典型的迁徙型鸟类。每年的春、秋两季都要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来回迁徙。黑雁中的一个亚种——东方亚种在我国有分布,东方亚种在西伯利亚北极冻原带繁殖,在我国黄海、东海和渤海湾以及朝鲜和日本沿海等地带越冬。黑雁每年在其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来回迁徙,迁来我国越冬的时间一般在9月末至12月初,迁离我国沿海的时间在4月初至4月中旬,亦有迟至5月初才离开我国的情况。

在我国,黑雁种群数量的研究较少,因而,有关资料很少(1990年我国仅见到46只),而且其他方面的研究也较少。

六、红胸黑雁

(一)地理分布

在我国,红胸黑雁属于偶尔来越冬的迷鸟。

其繁殖地在西伯利亚北极冻原带,从鄂毕河经太梅尔半岛到哈坦加河。而越冬地的范围分布较广,在黑海西部、里海南部、咸海、波罗的海和波斯湾,包括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和波兰、偶尔也见于英国。在我国,主要见于洞庭湖。

(二)生境与习性

红胸黑雁主要在西伯利亚北极的冻原带繁殖,从格达半岛到太梅尔半岛。在繁殖期间,红胸黑雁常常栖息在由苔藓和地衣覆盖的冻原或灌木冻原地带,特别喜欢苔原上地势较高而又比较干燥的地方,或在水域附近有稀疏灌木生长的苔原地带。在冬季,它们通常栖息在有耐碱植物生长的湖泊、水库周围的地区,也出现在农田地里,目的是觅食、取食方便。在我国只见到红胸黑雁在洞庭湖越冬。红胸黑雁也喜欢群居生活,生性活泼好动,善于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活动自如,行动敏捷,飞翔也很快。它们通常晚上栖息在水上、水边浅水处或沙滩上,清晨即成群飞到草原觅食,中午多又回到水边休息、喝水和吞食沙粒。有时晚上亦在觅食地栖息,一旦遇到暴风雨等恶劣的天气,它们常常会躲藏到芦苇丛中。与鸿雁、灰雁等不同的是:红胸黑雁飞行时队伍的排列极不整齐,有时呈斜线飞行,有时呈“V”字形,很不规则。

红胸黑雁的食性也为植食性。主要以青草或水生植物的嫩芽、叶、茎、根和种子等为食。冬季有时也吃农作物幼苗,如麦苗。常成群觅食,觅食时头急速活动,并像猪似的不停发出“咕咕”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