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养殖常识——大雁
45435800000012

第12章 饲养管理(1)

(第一节)雏雁的饲养管理

雏雁是指孵化出壳至30日龄的小雁。刚刚出壳的小雁,体质弱,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差,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特别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大雁繁殖的成活率。因而,需要从多方面加以精心管理。

一周龄的鸿雁,幼鸟重88克,体长211毫米。全身被以绒羽,额和两颊淡黄,眼周及眼先灰褐色;额基无白色狭纹围绕着;上体灰褐,羽轴黄色;下体黄色,向后渐淡;上、下嘴尖端黄色,虹膜淡黄色。

一周龄的灰雁,雏鸟体重125克,体长200毫米。全身被以绒羽,头顶及整个上体为黄褐色;两颊及后颈黄色;下体淡黄色。嘴黑褐,先端白色;跗蹠黑褐色。

一、育雏前的准备

在雏雁出壳之前,应将育雏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准备好。准备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育雏方式

饲养者可根据自己现有的物质条件、雏雁的数量及育雏的季节等因素,来确定育雏方式。一般有垫草平养、网上平养及炕上平养等方式。

(1)网上平养:可采用金属管焊成长方形的架子,底面用塑料网铺好,这样方便清理粪便,四周也用塑料网挡好,防止雏雁从架上掉落。最好不要用铁丝网,因为铁丝网会使雏雁的身体划伤。用塑料网的好处是清洗粪便方便,清洁卫生,既可避免雏雁误食粪便,引起消化道疾病,也便于管理,提高雏雁的成活率。

虽然育雏的金属架以及塑料网等的成本相对较高,但这是较理想的集约化饲养方式。减少雏雁的损失,会提高经济效益。

(2)垫草平养:在育雏室的地面上铺上松软的干草,在上面进行育雏,此种方式成本低廉。但这种育雏方式的温度难以控制,而且清理卫生困难,地面很容易受到粪便的污染,造成潮湿、温度低等。这种环境下育雏,很容易使雁雏得病。因而,最好不要采用此种方式育雏。

(3)炕上平养:用砖、坯或石头砌成土炕,利用炕下面的烟道,给炕加热,在炕的上面育雏。此种育雏方式的成本低,加热容易,但温度很难控制,容易造成温度忽高忽低,忽冷忽热,使雏雁难以适应。而且卫生难以清理和保持,不能用水冲洗,也很容易导致雁雏患病。如果采用此种方式育雏,一定注意克服缺点,勤打扫卫生、勤消毒,还要注意育雏室内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畅通。

2育雏室及各种器具的准备

确定好育雏方式后,就应该做育雏室的准备工作。育雏室的条件好坏、规模大小由饲养者的经济实力、雏雁的数量、育雏的季节等因素综合决定,但应具备最低的育雏条件。如在育雏室内要准备好育雏架或土炕,并准备好相关的器具,如水槽和食槽,且要将水槽和食槽固定好,不易被雏雁踩翻。水槽也不应太大,以防雏雁被淹死或身体被水打湿而受凉。在育雏前要对所有的育雏器具进行消毒处理。育雏室可用熏蒸的消毒方法处理,育雏器具可用来苏水或其他消毒药品配成液体清洗,但要注意消毒后要用清水洗净,不要残留。

育雏室内要配有温度计,用来随时监测温度。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8~35℃。如果育雏室内温度达不到所要求的温度,应采取人工加温措施。加温的方式有电暖气、电炉子、水暖气管道、红外线灯、煤炉、火炕等等。饲养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加温方式。如果采用电暖气或电炉子来调节温度,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还可在育雏室内用塑料布搭棚,将育雏架围在其中,可提高局部温度,但要留出通风换气孔,进行通风换气,防止过度潮湿和空气污浊。育雏室的湿度一般应保持在50%~60%之间。

育雏室内所有的器具都应提前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还要给育雏室安装通风换气装置,在不影响室温的前提下,定时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的空气新鲜。

另外,育雏室一定确保安全、防止偷盗,还要注意防猫、鼠等袭击。育雏室的地面最好为水泥地,饲养管理人员离开时一定要将门、窗关严。还要经常检查育雏室的各个角落是否有鼠洞,一旦发现,及时堵住,否则,老鼠进入,后果不堪设想。笔者的大雁饲养场就曾经发生过老鼠爬上育雏架,一夜之间咬死13只雏雁的情况。

3饲料的准备

雏雁所食的饲料,要求营养成分全面,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最好是全价的精料。常用饲料的原料有:玉米粉、谷物粉、麦麸、鱼粉、骨粉等,将它们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成粉末状再给雏雁食用。如果颗粒太大,会影响雏雁的消化和吸收效率。原料要新鲜,千万不能用发霉变质的原料做饲料。

饲料一定要提前配置好,在贮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持新鲜,不要使饲料发霉变质,并适当准备一些新鲜蔬菜或嫩草,切成碎末,给雏雁作为辅助食料。

4人员的准备

对大雁的整个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求孵化室和育雏室工作的人员技术素质应该是最高的。因而,在考虑安排育雏工作人员的时候,要求必须具有责任心,能吃苦耐劳,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随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做好各种记录,便于分析总结育雏经验。

5药品的准备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需要准备一些常规的药品和疫苗。在雏雁出壳后一周内,需注射小鹅瘟疫苗,疫苗要到相关的防疫部门去购买,防止购入假冒劣质的疫苗。购买到疫苗后,一定按说明要求的温度标准保存,避免疫苗失效。另外,还要准备一些常用的消化道消炎药、抗感冒的药物和消毒的药品等。

二、雏雁的饲养管理

1雏雁的特点

刚刚出壳不久的雏雁,具有新陈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又因为它们身体很弱,机体各种生理机能尚未健全,消化道容积小,肌胃收缩力弱,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淀粉酶等消化酶数量少,活力低,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弱,并且调节体温能力、抗寒能力和适应温度骤变的能力都很差,所以更需要在环境卫生、温度及营养方面给予保证,稍有差错,就会导致雏雁发病,甚至死亡。因而一定要精心饲养,悉心照料。

随着雏雁出生日龄的增长,身体在逐渐长大,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逐渐完善,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也渐渐增强。因而,应加强雏雁的饲养管理。

2温度的保障

因为刚出壳的雏雁体温调节能力弱,抗寒能力较差,因而,适宜的温度是雏雁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对提高雏雁的成活率有重要的影响。出壳第一天的雏雁,需要36~37℃的高温环境,两天以后环境温度每天降05℃,直至降至25%左右。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雏雁出壳后的第一周,最好饲养在出雏机中,因为出雏机内的温度和湿度都是可调的,便于管理和控制,这样能有效提高雏雁的成活率。如果温度过低,容易导致雏雁患感冒等疾病;反之温度过高,雏雁的代谢过快,容易导致雏雁出现抵抗力弱,羽毛发育不全等症状。

对育室温度的控制,一定要平稳,如果温度控制不稳定,忽高忽低,也很容易导致雏雁患呼吸道疾病。一个月以后,可将雏雁从育雏室中移出,在22~24℃左右的环境中即可正常生长发育。

如果是在夏季,二周以后,即可白天放到外面育雏,让雏雁充分接触阳光,晚上收回室内饲养。

另外,也可根据雏雁的行为表现判断育雏的温度是否适合。

具体的方法:仔细观察雁群,如果雏雁活泼好动,行动自如,自然分散,呼吸自然平静,睡眠安稳,则说明温度正常;如果雁群聚集成堆,身体紧缩,浑身发抖,并且发出“叽叽”的叫声,则表明温度偏低;如果雏雁的食欲不振,饮水频繁,并且都在张着嘴喘气,则说明温度偏高。

3湿度的保障

湿度对雏雁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育雏室的湿度在50%~60%之间。如果低温高湿会使雏雁体热散发过快,感觉冷,出现雏雁相互积堆、浑身发抖等症状,还会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冒、拉稀等病症。如果高温高湿则会导致雏雁体热难以散发,食欲不振,同样会造成雏雁的抗病能力下降,容易患病。另外,高温高湿还有利于各种病原体孳生繁殖,使雏雁的发病率上升。

4通风换气

在保证育雏温度的前提下,注意通风换气。

因为高温、高湿会使粪便里的氨气散发得更快,加上雏雁呼出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弥漫,会对雏雁的生长发育构成危害,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到饲养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

5潮口与开食

雏雁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称为潮口。潮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刺激食欲,促进胎粪的排出。据我们的经验,最适当的时期是在雏雁出壳后几小时,已能行走自如,有啄食手和垫草现象的时候。给雏雁饮温度为20℃左右的开水,让雏雁自由饮水3~5分钟。饮水后即可给雏雁开食。开食的食物为用清水淘洗并经浸泡过的碎米和洗净切碎的菜叶混合而成。碎米最好是小米,并要浸泡约2小时,经过软化方可饲喂。菜叶可用莴苣叶、苦荬菜、白菜、生菜、菠菜叶等,碎米与菜叶比例为1∶(2~3)。开食时间大约为30分钟,以吃饱为度。

6饲料的配置

雏雁的消化道容积小,机能不健全,其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都差,对饲料的要求较高。应多给一些富含蛋白质类的食物、新鲜蔬菜、嫩草等。配制时以淀粉类食物玉米面为主,还应在混合饲料时适当加一些鱼粉、豆粉等,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有条件的养殖户,还可以购买小肉鸡的开食料,加青绿饲料混合饲喂,效果会更好。精料与青绿饲料的比例由1∶3逐渐变为1∶7。

7饲喂

对雏雁的饲喂原则是少喂勤添。在雏雁出壳后1~15日内,每天喂9~10次,每次间隔约2小时。饮水不应少于2~3次,每次喂食水的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饲喂结束后将食水器具收起,防止吃食时间过长,使雏雁受凉。此时还应注意防止雏雁集聚打堆,避免因挤压而受伤。

8分群饲养

为了提高雏雁的成活率,应将雏雁分群饲养。在雏雁出壳后的两周内,每1平方米的面积可饲养雏雁15~20只,每群约30~50只,群体和密度都不宜过大。否则,雏雁不仅会因挤压而造成死伤,还会出现相互啄羽等现象。两周之后,每群可增加为80~100只。但随着雏雁出生日龄的增长,身体在不断地长大,其体形、体重等都在增加,应该及时调整密度。原则是既不影响雏雁的正常生长发育,又要有效利用饲养空间。

9放牧与下水

如果天气比较暖和,室外气温达25℃以上,出壳两周以后的雁雏,即可以开始放牧。放牧的好处是既可使雏雁吃到鲜嫩的食物,又节省饲料,还可使雏雁受到阳光的照射,合成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刚开始放牧需到温暖向阳和有新鲜嫩草的地方,如荒地、农田边缘等处,由其自由采食嫩草。开始放牧时,时间要短,路程不要太远。开始放牧活动2~3小时,随着小雁长大适应能力增强,可以延长在室外的活动时间。放养时要选择有草、且附近有水的地方,让小雁在浅水上游10~20分钟赶上岸,等它们自己梳理好羽毛,再赶回圈舍内。放牧要选在晴天,阴雨天不宜放牧。白天放牧约5~6次,晚上回雁舍饲喂2~3次。3周以后,可选清洁水塘进行第一次下水(如天冷可在21日龄后下水),水温最低保持在20℃以上,一般应在下午14~16时为宜。如果温度较低时,要先驱赶雏雁活动一段时间以后再赶入水中。还可在放牧地临时为雏雁搭棚,棚内可分隔成若干小栏,上罩渔网防止兽害。

4周以后可整日放牧,夜间补料1次,并逐步拆除隔栏,合成同棚管理。

放牧时一定注意看护管理,饲养人员不得离开,要随时检查雁群的情况,防备雏雁受到敌害的侵袭。一旦遇到意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对雁群加以保护。也不要让雏雁在阳光下暴晒,因为长时间受到阳光的直射,雏雁会因温度过高,体内缺水而受到伤害。同时,还要防止被暴雨拍打,雏雁会因遭雨打而受凉,严重时会发生疾病甚至死亡。

10卫生及防疫

给雏雁饲喂的食物和饮水都要保证新鲜、清洁、卫生。精、青饲料要求新鲜、无发霉叶、黄叶,并且要洗净泥土和垃圾。育雏室内要打扫干净,隔二至三天消毒一次,并要随时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防止雏雁因室内氨气浓度过大而中毒。料槽和水槽不要被粪便污染,所有的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无关人员,特别是其他禽类饲养场的人员,不要随便入内,以防传染病的发生。另外,从其他雁场来的雏雁,不要和本场的雏雁放在一起混养,避免传染病的发生。雏雁易发生消化道疾病,因而饲养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雁群的粪便,如果发现雏雁的粪便不正常,要及时在饮水中给(加入)土霉素、环丙沙星等消炎药来治疗。

雏雁出壳后一周内,如身体健康,无其他异常,应注射小鹅瘟疫苗,可以有效防止小鹅瘟疾病的发生。

11防止天敌

雏雁的天敌主要是老鼠、猫、蛇、黄鼠狼及野生食肉鸟类,如鹰、隼等。不同的地区,还会有其他天敌。

针对不同的天敌,应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特别是在夜间,一定要加强管理,堵住所有漏洞,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节)中雁的饲养管理

一、中雁的生理特点

经过一个月的雏雁阶段的生长发育以后,中雁的身体已经长大,平均体重可达到125公斤,2个月可长到25公斤,3个月的大雁体重可以长到35~45公斤。中雁的消化道容积增大,采食量增大,消化吸收能力增强,机体的其他各种生理机能已逐渐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比雏雁时期增强。中雁是繁殖种雁的选育和商品雁育成的关键阶段。此期也是大羽和骨肉的迅速生长阶段。

二、饲养管理

中雁阶段饲养管理的显著特点是,无论在饲料的供给还是日常管理方面,都比雏雁和繁殖期的种雁阶段粗放一些。也就是说,在中雁阶段对于场舍的各种条件要求,日粮营养结构的配置等方面都可以降低一些标准。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饲养成本,取得更大的生产效益。

中雁阶段的饲养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分群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