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滩日光温室葡萄示范园区2007年4月定植的葡萄于2008年6月上旬开始上市,严格按技术方案经营的日光温室葡萄,每座产量达到1 500千克以上,收入达到了1.2万元以上,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节水型产业结构调整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为全市日光温室温室建设丰富内容,实现新突破,为当地农民群众关井压田后增加收入起到示范作用。
八 生态建设经验总结建场45年来,林场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现将30周年场庆时的纪念文章、经验总结和近期的实践体会予以选编。
风沙线上三十年——石羊河林业总场30年历程回顾郭能谟 阎大伦 徐开尧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 处在腾格里沙漠腹地的民勤县境内的武威地区石羊河林业总场,在向茫茫瀚海的奋进中度过了30个春秋。
1964年,为了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发挥国营优势,更大规模地开展造林活动,更有成效地治理沙漠,国家决定在原武威、永昌、民勤三县所属七架沙滩、喇叭泉、小西沟、红崖山、莱菔山、三坪口林场和省属沙井子防沙林试验场的基础上,成立了石羊河机械林场。 中心任务是治理石羊河流域的沙患。 历经行政区划变动到现在,所辖小西沟、红崖山、小坝口、大滩、泉山、义粮滩分场和沙井子防沙林试验场及大滩苗圃共8个单位,全在民勤境内,共有28个作业站、74万亩经营面积,在职职工420人,固定资产420万元。
林场成立以来,牢记宗旨不变,艰苦奋斗不止,在十地九沙、狂风滥刮,年降雨量只有110毫米,蒸发量则高达2 600多毫米的干旱地区,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民勤县委、县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关心支持下,累计造林58万亩,保存40万亩,除去建场时移交的3.9万亩和划出的两个分场,仅在现有经营面积上新造50万亩,保存32万亩,在民勤绿洲外长达408千米的风沙线上形成长105千米,宽2~6千米的防风固沙林带,控制流沙48万亩,有效地保护着15个乡、65个村的20万亩农田、117条渠道和交通、农电等设施,加上封沙育草27万亩,比较明显地扼制了流沙对绿洲的吞蚀。 每年一个月左右的八级以上的大风,特别是像1993年的“5.5”风暴,没有造成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不可估量的损失,农业生产的一切还能照常进行,就是对几十年造林成果的最直接最现实的佐证和检验。同时,造林也为社会创造了多方面的财富。可以用数据说清的有:直接为当地群众提供大、小径材90万根,各类苗木2500万株,果品100万千克,种子2 180万千克,薪材1 400万千克,绿肥饲草1 400万千克。
林场在30年的行进中,随着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和党的政策的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承担了三期工程,实现了一大转折。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建场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下水位较高,沙丘和土壤含水量较多,进行大面积机械旱作造林,面积达30多万亩,保存21万亩,三分之一的时间造了近三分之二的林,树种是乔灌结合,沙枣为主。 现存的面积比较大的沙枣林如扎子沟、小西沟、苏武山、莱菔山、义粮滩、三坪口及其他小片沙枣林,共计15万多亩,都是那个时候营造的,到现在绝大多数仍然苍翠油绿,是狂风滥沙的绿衣劲旅、还有那时栽植的沙井子的上万亩的梭梭林,虽然长势已不旺盛,个别的甚至枯立,但是仍然是黄沙肆虐的严重障碍,加上原来的土沙障保护完好,照样严密地封锁着流沙。
1957年由省林业厅建办的沙井子防沙林试验场,1965年划归石羊河林场后, 继续造林不止,多次获得中央、省、地表彰奖励,对纵横15万亩的面积全面封造治理,把原来人迹罕至,横断民勤东西通路、连绵起伏的无数沙丘沙塘封锁固定下来,使沙漠中心地带能种地、能放牧,而且奇迹般地通了公路,直达镍都金昌市。
治沙受益最早,根治沙患最彻底的是薛百长城村。 这里“沙上墙,驴上房”,“天窗里飞沙,锅头上堆沙”,“庄稼人一年要吃三斗三升沙子”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 原来被沙埋压的农田得到了恢复,还在已经治理固定的沙丘之间的低地开发出了新的农田。 先人手里的破瓦窑庄连遗址都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整齐划一的居民点,人们饮食起居、衣帽打扮都是一派新的气象。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民勤地面水锐减,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旱作造林已是完全没有活的希望,但是,民勤这个地方的沙患尚未根治,林必须继续造下去,根据历史上群众治沙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的治沙造林经验,林场的同志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实行落水补墒栽植。 问题就是手工操作加大了人的劳动强度,造林投资30年一贯制,而实际成本则在不变价格下翻了一番多,社会劳动力越来越难以请到,机械大部分进入淘汰期而无力更新。 而且随着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不断变化,这些问题一年比一年突出起来。 但是仍然可以造林。 又造了十几年,还能继续造下去。 当然啃硬骨头总是难度很大。 然而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总是经受着自然给予的磨炼,增长着和自然作斗争的智慧和才干。 真是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一、既然落水灌溉,就要保证实际需要。 先是土井、吊杆、桶子,一桶4~8株;后来水位下降,就打深井,车拉水,一桶2株或1株。
二、始终坚持自己育苗,从品种、数量、质量上确保造林需要,为此而建立了上万亩的种子基地,自繁自采自育,每年育苗300至500亩。
三、土压沙障的成本由原来每米0.03元增长到0.3元,力逼着以草代土,虽然寿命不长,但是可以造林,还能维持到灌木生长成林,自立于沙丘之上。
四、调整树种结构,改以乔为主为以灌为主,大面积栽植梭梭,有条件地配植花棒、毛条、拐枣、柽柳,为了和短寿命的草沙障配套,经过试验,取得了蔓生植物白茨移植和育苗的成功。
五、从实际出发,合理调整密度。 地下水位较高的时候,沙丘株行距是1米×3米,成林后再隔株间伐。 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以来,按原来的密度栽植,营养条件已远不适应,只得逐步调整为现在的2米×4米,一次到位,成林后再不间伐,以免对已经固定的沙丘践踏弄坏,滩地密度历来是沙丘的一半多一点。 事实证明,稀的比稠的生长旺盛,同样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六、封造结合,管造并重。 民勤有很多农田紧靠沙窝而未被流沙淹没吞食,其办法是绝对封禁,把雨水广盛的年成生长出来的草灌植物保护下来,久而久之,沙丘自然固定下来。
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办法。 林场积极接受群众的经验,近些年来在国家扶持下,采取远封近造、难封易造,造中有封、封中有造、封造并重的办法,封沙育草27万亩,民昌路两旁、王谋滩北部效果非常明显。 对造了林的地方更是紧管不舍,处处设防,专人管护,巩固并扩大了造林成果。
七、场群合造,现成受益,沙后造林,沙前开发。 类似新河乡下东川村在中沙窝,大坝乡八一、王谋村在王谋滩,都是应群众要求,林场出苗木、出技术、出水车,村社出麦草、出劳力既保证了造林质量,又解决了造林资金不足的问题。
八、坚定不移地保持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我场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历程,正是这个艰难的历程,稳定了人员,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认识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巨大威力。 30年来,面对茫茫沙漠戈壁,立足干旱缺水的严酷条件,全场职工同民勤人民一道同呼吸、共命运。 艰苦创业,勤俭办场;在生态环境恶化、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的困难面前,知难而上,顶酷暑,冒严寒,战斗在风沙线上。 每逢造林季节,全场上下总动员,吃住在沙窝、苦干在沙窝;在较大的治沙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全场统一组织会战,风餐露宿,连续奋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为北部流沙的治理和“三北”防护林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 总场和分场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艰苦奋斗跟班作业的传统没有丢,在第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的双重身份没有变,面对事业的艰难、道路的曲折,自力更生的务实精神在不断发扬光大。 改革10年来,全场职工自己动手铺设沙障792千米,造林1.3万亩,平整林地8 000亩,开挖树槽2.1万米,修建林区简易公路30千米,打井33眼,架没农电线路19千米。 1984年以来,用自营收入新增和更新各种机械42台(件)、农电线路35.3千米、机井配套64眼,新修和维修房屋6824平方米,投入果园建设、经济林抚育经费220万元。 我们深切体会到:一个国有林场在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只有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才能走出新路,而且越走越宽,换来了沙漠的片片新绿,换来了林场的勃勃生机。
三期工程林场的发展过程,按照造林的地理环境和实际需要,可大体分为三期工程。
第一期,以风沙前沿为主。 首先治理直接危害农田村庄的流沙;其次是占领滩地,抢墒栽植,充分发挥机械优势,大面积造成挡风阻暴的乔木阵势。 工程较大的是王谋滩、黑沙窝、下雷滩、老爷庙滩、白圪垯、李家沙窝、苏武山、三坪口、义粮滩、红中滩、中六坝滩、东吕滩、扎子沟、新地滩等风口要地而又比较有控制作用的地方。 仅用6年的时间,集中连片造林16万亩。 这是展示国营优势、创造历史纪录、奠定治沙基础、造就一批治沙骨干的开创时期和举足轻重的工程。
第二期,纵深发展,表本结合。 从后身背部对整体推进吞食农田的沙丘,用灌木压境,穿靴子,裹腰带,戴帽子,披头盖脸,由表及里,逐步向深远推进治理,沙井子、城北墩的横断面上深远达6千米之多。 其效果是不仅限制了沙丘吞食,而且大大削弱了飞沙越进。 这一时期的重点是城西滩,城北墩、西河滩、大坝滩等地,沙井子在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延伸。 这一时期比之第一期虽然进度缓慢,年均面积减少,但是治理难度要大得多,治沙技术的全面改进,造林程序的规范化形成,工程技术人员在第一线大展其才,都是在这第二期工程进行中表现出来的。 因此,当时的党委书记、场长宋克让同志于1978年4月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 1979年1月受到武威地区行政公署对治沙成果的表彰奖励。 1985年被地委、行署树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先进单位。
第三期,治河治路,治理绿洲内部。 从1988年开始,林场把治沙造林纳入了民勤县的统一规划,在继续第二期工程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将重点转移到了牵连5个乡(镇)、15个村的民勤心腹之患的中沙窝,和直接危害民勤通往金昌市的民昌公路两旁的黄蒿井沙窝,及赤裸裸屹立在石羊河岸上、每年大约有10多万立方米的沙子落到河里随水进入红崖山水库的无量庙沙窝,采取工程治沙与生物治沙相结合,治沙造林与封育管护相结合的办法,已经或正在进行着有效的治理。 无量庙沙窝的沙丘移动基本得到了控制,石羊河林场第一次名符其实地治理了石羊河的沙患。 中沙窝采取封造结合,效果非常明显,可以说,在限定区域内完全控制了沙丘移动。
30年的历史,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不断升华的过程。 所以,1983年3月、1987年5月、1988年12月、1989年 9月先后4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的表彰奖励;1991年获得了国家林业部颁发的“全国国营林场先进单位”的奖牌一枚;1994年2月又被林业部树为“全国国营林场100佳单位”;车辆机务管理上,1987年以来连续7年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先后有25名个人受到中央、省、地表彰奖励;原大滩分场场长袁承斌同志荣获团中央“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奖章”;原小西沟分场场长赵利华同志荣获“全省造林绿化先进个人”称号;工程师刘西波同志被树为全区优秀党员;总场生产科科长王永龙同志荣获“全国绿化奖章”;小坝口分场党支部书记、原场长赵文铎同志被树为地区劳动模范; 义粮滩分场党支部书记、 场长姜英基同志被树为全省先进工作者。
一大转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国改革大潮的到来,林场经营的指导思想开始发生变化,逐步由单纯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
一、管死一头,放活一头,在继续坚持以林为主的方针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一是调整林种结构, 把发展经济林作为增强林场自我生存、 自我发展能力的骨干项目,从1985年以来,先后建立13个果园,面积达到2 182亩,基本开始挂果。 规模最大的是大滩苗圃果园,有树面积达640亩,去年果品产量达到60万千克。 小坝口分场的400亩枣园作为林业处示范点,取得了在立地条件非常不好的环境下“全国少有,全省第一”的成果,开始全面投产。二是立足生态效益,发展林农间作。针对生态环境的演变,部分成片固沙林生长衰退甚至死亡,而四旁树生长旺盛的现实,启发了我们的思路。 从1987年开始,利用已有的农电线路和水井设施,大强度间伐一息尚存的成片林3 150亩,形成12米~30米的带状,种农养树,以耕代抚,使原来枯萎无望的树木全部复活,且生长旺盛,部分已经成材。 例如小坝口分场的400亩成片杨树,长过把材之后,因无力灌水,开始枯萎,1988年间种之后,到1992年全部成材;红崖山分场截河北路东50亩、路西80亩成片杨树,是1978年同时栽植的,路东于1989年开始间作,到1993年全部成材,路西原样未动,每年浇水三四次,仍不免于枯萎,无奈之下于1992年以枯立木作了处理。 另外,将生长到头或已成材的成片林,用间作方式更新栽植4 900亩,初期生长都比较好,有些已达到甚至超过速生丰产的标准。
林农间作净种面积70%,每年每亩地还可以得到20~120元的经济收入,随着面积逐年扩大,收入逐年增加。 到1993年全场林农间作和果品为主的多种经营收入相当于1986年的9倍,用于从1990年开始自养80名职工、弥补事业费缺口30多万元,每年还增置和更新一些林农机械设备,职工福利也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