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风沙线上的绿色长城
45424200000012

第12章 生态建设(8)

林场多处在农牧区,林农交错,林区战线较长,气候干燥,设施设备条件差,护林防火难度大。 由于是防风固沙林,林木被燃烧的可能并不大,主要是林下枯草凋落物发生燃烧对林木构成威胁,因此,冬春草枯季节是护林防火的主要时期。 防火重点为小西沟、扎子沟、红崖山、泉山等分场。 全场共有54个护林站(点),107个护林员,12个护林站没有通电,7个护林站在2千米以外生活取水。房屋简陋破旧,多数是1980年代建的土坯房。林区路况差,90%的林区道路没有硬化。护林交通以摩托车为主,护林上没有“边死角”。各林区均有通讯信号覆盖,有防火电话11部,但未实现对讲机覆盖。 全场有灭器具10台(套)。

主要护林设施有瞭望台3个,瞭望塔1个:

双墩子瞭望台。始建于1985年,坐落在防沙林试验场城西林区双墩子,位于东经102°58′,北纬38°37′。 属土水泥结构,高7米可瞭望护林防火面积4万亩。

城西大墩子瞭望台。 始建于1983年,坐落在防沙林试验场城西林区大墩子,位于东经103°01′,北纬38°38′。原属土水泥结构,2004年改修成土砖钢护架结构。高7米,可瞭望护林防火面积5万亩。

城北墩瞭望台。 始建于1983年,坐落在大滩分场城北墩林区,位于东经103°08′,北纬38°44′。 原属土水泥结构,2004年改修成土砖钢护架结构。 高7米,可瞭望护林防火面积5万亩。

红中瞭望塔。 建于2008年,坐落在泉山分场红中林区,位于东经103°20′,北纬38°49′,钢架结构,高13米,7米高处有第二瞭望平台。 可瞭望护林防火面积8万亩。

§§§第二节 有害生物防治

一、森防工作概况

建场以来,随着人工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森防工作量日益加大。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沙枣木虱和沙枣尺蠖的危害。沙枣木虱当时以“六六六”喷粉防治,1971—1973年甚至动用飞机进行防治。高峰时期,每年防治沙枣木虱超过10万亩。1978年后,大沙鼠防治普遍推广,年防治面积2~10万亩。 后来,杨树林面积增大,杨尺蠖、杨叶甲、蚜虫等害虫防治任务增大,每年防治4~6万亩次。 后来,发展了经济林,苹果梨黄粉蚜等害虫的防治提到重要位置,甘肃农大植保系设点进行防治研究。2000年后,森防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连续多年病虫未对林木造成重大威胁。

二、主要害虫

(1)榆尺蠖,沙枣尺蠖Apochemia chinerius Erschoft尺蛾科

(2)小地老虎(黑头虫)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尺蛾科

(3)杨二尾舟蛾Cerura erminea menciana(Moore)舟蛾科

(4)柳毒蛾、柳毛虫Leucoma candida Staudinger毒蛾科

(5)白鳃金龟子(读书郎)Polyphylla alba Pallas金龟甲科

(6)杨树跳甲Downesia insularis Heikfgv叶甲科

(7)沙枣木虱(瞎碰)Trioza magnisetosa Log木虱科

(8)大青叶蝉(大绿浮尘子)Cicadella viridis(Linnaeus)大叶蝉科

(9)华北蝼蛄(土狗子)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蝼蛄科

(10)油葫芦(跳马子)Gryllus testaceus Walker蟋蟀科

(11)七星瓢虫(花大姐)Coccinula septempunctata(Linnaeus)瓢虫科

(12)柳瘤大蚜(蜜虫)Tuberolachnus(=Pterochlorus)salignus Gmelin蚜科

(13)梭梭龟甲Cryptocephalus sp.叶甲科

(14)沙枣天蛾、沙枣白眉天蛾Deilephila(=Celerio)hippohaes(Esper)天蛾科

(15)戈壁琵琶甲(屎爬牛)Blaps kashgarensis gobiensis Friv拟步行虫科

(16)沙枣蝽(臭板虫)Rhaphigaster nebulosa(Poda)蝽科

(17)蝗虫Grasshopper Locust蝗科

(18)叶螨(红蜘蛛、蛛螨)Spider Mite叶螨科

(19)杨十斑吉丁虫m elanophila decastig m a Fabricius吉丁虫科

三、防治措施

强化责任落实。 森林病虫害防治一直是林场的一项重要工作,数十年来,在森防工作上,各场加强了领导,做到任务明确,落实充分。 各场积极参与,联防联治,确保防治工作取得了实效。

加大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林场、群众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为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广泛筹措资金。 多年来积极争取国家森林病虫害防治项目,同时林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投入,保证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加强检查督促。 分场认真防治,总场及时进行督查。

第三节 依法治林

一、依法治林概况

建场以来,以《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实施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为依据,在林地保护、林木培育和利用方面自始至终发挥重大作用。

1.进行了“普法知林”。 在林场及周边乡村深入开展林业普法,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加大对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让广大干部群众学法、懂法、守法。 一是以林场领导干部和林业行政执法人员为重点,着重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素质、能力和水平,促进了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二是创新普法形式,增强全民法律意识,促进林业普法由“内向型普法”向“外向型普法”拓展。 三是在抓好普法的同时,突出抓好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

2.进行了“执法护林”。依法强化林地林权保护管理,严防林地资源非法流失;依法加强和改进森林资源采伐限额管理,实行分区施策、分类管理;进一步加强了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 在执法方式上,把经常性的依法治理与特殊形式下的专项治理相结合,加大了执法力度;在“三禁”工作上,把依法治理同新闻舆论宣传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专项治理行动,让广大群众受到生动法制教育。

3.进行“治人管林”。整合了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改变执法形象,树立执法权威,不断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稽查。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1982年,林场成立了森林派出所,编制6人。 2003年林场改革后,编制定为5人,另有林政执法人员2人。 在队伍建设上,一是把好队员挑选关,原则是政治思想素质好、年纪轻、业务强、有经验;二是组织进行了上岗培训,集中学习了有关业务和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等相关知识,还在思想上、作风上、纪律上进行了整顿教育;三是根据工作的特点,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四是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对执法效果好、办案质量高、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的,给予奖励,办案质量大大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执法效果。

七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石羊河,武威人民的“母亲河”,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 石羊河流域是我国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经济较发达、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现状流域水资源严重超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流域末端的民勤盆地,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水质恶化,绿洲萎缩,天然植被枯死,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进程加快。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备受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温家宝总理先后11次对民勤和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作出批示和指示:

“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不仅是一个决心,而且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这也不仅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长远大计。 ”2006年2月甘肃省先期启动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应急项目,使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2007年国庆期间,温家宝总理又莅临武威,专题调研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民勤生态问题,制订了科学的治理方案。在总理的直接过问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2007年年底,武威人民期盼已久的重点治理规划方案上升为国家工程,并正式批准组织实施。 流域重点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使水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与改善,最终实现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流域的重点治理以统一管理和调度为核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等手段,协调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第一节 重点治理概况

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地处民勤腹地,是石羊河流域内重要的国有林场,也是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主战场之一。 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及民勤生态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场掀起了“化总理深切关怀为巨大动力,绝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热潮,凝聚力量,紧紧围绕以节水为核心的“压面积、调结构、关机井、衬渠道、建温棚”等一系列重点工作,全力落实各项治理措施。 从2006年开始实施关井压田、水权水价改革和日光温室建设,截至2008年底,累计关闭机井48眼,安装机井智能化计量控制设施71套,压缩林农间作地1.1万亩;落实水资源配置方案,按耕地面积、生态用水及生活用水等配水,由2006年1320万立方米削减到670.52万立方米人均配水耕地面积压缩到5亩; 全场灌溉用电量由2006年490.3万度减少到150.2万度;发展日光温室196座,配套节水滴灌124座;衬砌U型农渠154.6千米;种植葡萄7 000亩,枣草间作2 000亩,建成甘草标准化栽培基地3 500亩;发展滴灌梭梭接种肉苁蓉1 500亩,配套滴灌500亩。

第二节 治理措施及成效

——关闭机井和压减耕地是民勤属区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治本之策。 为使关井压田任务落到实处, 总场及时成立关井压田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民勤县政府的具体安排,坚持“先区外后区内、先荒地后耕地”的原则,将各分场风沙沿线和场管区内沙化严重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区域内的机井、耕地确定为关井压田重点,按照任务分解、核查、确认、公示、关闭、验收、建档等程序,分年度关闭机井,压减耕地面积,以此淘汰高耗水种植模式、耕作模式和配水模式。 在具体工作中,全场上下统一思想认识,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顾大局,识大体,态度坚决。 在具体工作中,方法得当,措施得力,把关井压田与退耕还林还草有机地结合起来,所压减的耕地因地制宜地采取人工围栏、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自然修复等措施,无条件地完成了任务,确保关得掉、退得出、稳得住、不反弹、有实效。 2006年关闭机井21眼,2007年关闭机井18眼,2008年关闭机井9眼。 2007年压减耕地5 510亩,其中人工围栏封育2 360亩,退耕还林1 950亩,自然修复1 200亩;2008年压减耕地5 000亩,其中退耕还林4 600亩,退耕还草400亩。

——推进水权水价改革是民勤属区深化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 落实水资源配置方案,实现水资源依法科学调配是民勤属区从总量上控制水资源消耗,遏制地下水过量开采,追求地下水采补平衡的积极对策。 为了将水资源配置方案落到实处,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采取“制度管水、科学配水和节约用水”相结合的办法,各分场成立了用水者协会,不断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用水户的参与式管理,促进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协调同步,做到了以人定地、以地定水、以水定电、以电控水,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限额配水、超量加价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和分场用水购买水票,凭水票用电提水市场化的水价运行机制,确保了用水总量控制在限额以内。2007年全场配水总量1 063万立方米,比2006年削减257万立方米,全场灌溉用电量334.9万度,比2006年减少155.4万度;2008年配水总量670.52万立方米, 比2007年削减392.48万立方米,全场灌溉用电量150.2万度,比2007年减少184.7万度。 全场配套安装地下水智能化计量控制设施71套,实行准确计量,智能化控制,刷卡取水,超量加价,2007年机井智能化设施安装30套,2008机井智能化设施安装41套。全面推广小畦灌、沟灌、滴灌和U型渠灌等节水措施,大力发展节水作物。

——发展高效节水日光温室产业是石羊河林业总场推进石羊流域重点治理, 实施关井压田,为确保职工收入不减少,对调整种植结构作出的战略抉择。 日光温室建设以公路沿线的扎子沟、园林场和大滩日光温室葡萄示范园区为重点,根据分场和职工意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发展。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投资标准、统一技术标准”的建设思路,采取“分户经营、产权归己、投资挂账、逐年归还”的经营方式,以分场为单位,集中连片发展20座标准日光温室可享受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专项补助资金、总场扶持借款、分场筹款及渠、路、滴灌设施和绿化等扶持政策。

针对发展日光温室中存在的思想顾虑和技术问题,采取走出去参观,请进来指导,知识讲座、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打消了干部职工对发展日光温室这一新型产业的思想顾虑和种种疑惑,积极行动起来发展日光温室产业。2007年扎子沟分场建成塑料拱棚31座,大滩分场建成无立柱日光温室48座,有立柱温室4座,大滩园林场建成有立柱温室12座;2008年扎子沟分场建成有立柱温室30座, 在大滩日光温室葡萄示范园区,义粮滩分场建成无立柱半地下室温室40座,葡萄开发中心建成无立柱半地下室温室20座,2009年葡萄开发中心建日光温室阴棚11座。发展的196座日光温室,全部用于葡萄栽培。

以世纪无核葡萄为主,进行促成栽培,辅以红地球,试验栽培了夏黑、乍娜、矢富罗莎和优无核,利用阴棚对红地球葡萄进行延后栽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