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科学性、艺术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它只有在各种教学优势的综合作用下,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切艺术中最渊博、最复杂、最高和最必要的艺术”。
14.教学需要有个性,有创新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会演绎不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尽管有规定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却没有固定的台词,课堂教学给予了教师充分的时空,可以自由驰骋,自由探索,自主创新。
创新,就是创新思维,就是发现、培养自己的独到的新观点,从而形成富有个性的新风格。作为教师,在教学上要大胆尝试和创新,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
同样,教师的教学个性有益于创造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课堂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课堂教学。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越能创造地运用于教学艺术之中。大凡那些优秀教师,都有鲜明的教学个性。魏书生的民主、窦桂梅的激情、于永正的幽默,是他们独特的个性造就他们成为名师。
个性,教师创新教学的源泉。如果没有个性,我们的教学也就没有创新,更不可能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呈现,学生也都是克隆人一个摸样。热情、耐心、温和这三个方面几乎都是所有优秀教师都具备的主要心理品质,但像诙谐、幽默、富有同情心、善于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办事果断坚毅、强烈的责任感、广泛的兴趣爱好等这些创造性的品质,都应是教师具备的良好的个性。
那么,教师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问题的理解独到、有建设性或前瞻性,能挖掘多问、多变、多解、巧解、错解的途径,找到抽象问题的实质或模型,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创造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假设,提出不同意见,正确对待和启发、开导“偏门”、“钻牛角尖”的学生,高度重视学生的各种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在教学中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教法因人而异,只有适合学生的教法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易于被学生认同、接受、喜欢,这样学生才能快速吸收、记忆、联想和形成创造性思维。
教学设计要体现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重点思考设计什么方案,采取什么方法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让学生置于主体中,找到多种切合实际的方法,提高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博学多才。教师要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将现在科学前沿知识结合到现实生活里,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把古今的社会文化、人文文化、自然文化清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一个博学的老师面前激发无穷的创新渴望。
善于发现和积累创新题型,把握新题型的实质和关键。创新题型都具有它的特点,关键是弄清楚新在哪里,如情景新、形式新、立意新、组合新等。不管是哪种“新”,其都是围绕某些知识而展开,其实质和关键都是一些知识的变化和拓展。
15.教学要有灵性
教师教学需要教学灵性,灵性是教师课堂活力的重要表现,是创造性教学之根基。
21世纪,需要培养充满生机且德才兼备的创造性人才;21世纪的教育,是灵性闪光的创新教育;21世纪的教学,需要充满灵性智慧的创造性教学。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就应拥有自己的教学灵性。
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理论知识,而且要把生动性和灵性融入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要培养他们灵动地、创造性地学,从而更好地成为具有创造性素养的人才。
拥有教学灵性的教师能勇敢地做“平等的首席”,民主地与学生讨论、对话,并有效把握教学的时机,培养学生学习的灵性,促成其灵动地学,使其灵性的智慧火花燃烧得更灿烂、更夺目。
新课程改革,目的就是力图革除以往课堂教学的弊端,引领学生超越课堂,置身于广袤无垠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追求全新的、充满灵性的学习新境界。
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的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教师要不断培养自己的灵性,用心上课,追求灵性的课堂,赋予教学的智慧和技术,给予课堂的生命和活力,让学生们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从而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主体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上,教师只有乐于与学生对话,专心致志倾听学生的发言,体验学生的情绪,不失时机地抓住来自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捕捉到了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内化语言、发展语言的“点”,精当点拨、精心唤起、精巧引导,才能让课堂教学在“预设”的基础上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教学闪动灵性的光芒。
灵性,源于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灵性,源于教师的巧妙点拨;
灵性,源于学生的多元解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以“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为宗旨,从关爱学生人格健全和生命发展的基点着眼,提倡多元个性化阅读,鼓励自主感悟,关注独特体验。开放语文课堂能激发生命的潜能,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面对学生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敢于应势利导,打破计划,对预定的目标、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善于运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精妙点拨,让教学充满灵性,使课堂焕发勃勃的生机。
16.要多带点东西进课堂
曾经有老师在文章中这样表述:每次听一些名教师的课,总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没有华丽的课堂形式,教学设计有时也很“老套”,可是从他们一走进教室就让人感觉到不同,一种“大家”之气。总能将所有人的心紧紧地抓在一起,跟着他一起思考,一起设计实验步骤,一起完成实验,直到下课,还感觉意犹未尽。为什么他们的某一个细微的眼神以及某一句话语,都是那么使人难忘,以至于深深地吸引住每个学生和每个听课同行的心,而我们比较难以做到呢?总是无法达到那种境界,那样大气。
其实要当好一名教师,自踏入课堂的一刻起,带到学生面前的不仅仅是知识,也不仅仅是课堂的组织秩序,同时还有精神气质,还得带着心去。超凡脱俗、神形兼备,闪耀着魅人的光彩……
那怎样的教师才是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怎样的教学才是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呢?今天的教师应带着什么进课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有一首歌这么唱道: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为什么能让难题成为乐趣呢?因为在学生看来,老师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对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烂熟于心,我们应花时间去钻研、掌握教材体系:每册教材编者的编排意图,每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每篇课文的教学因素……这些都要牢记在心,如数家珍。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学精品了如指掌,人类五千年文明产生了一批批文学精品,反映到教材里只是沧海一粟。对教材内容,当然应该非常熟悉,要求学生背诵的,我们同样能背诵,同时我们还非常明白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以教材里的选文为“点”,以此作“线”的延伸,作“面”的拓展,形成自己的“知识宽带网”。不停地学习、读书、看报,获取新信息。课堂上,我们适时地向学生介绍“纳米”技术,“克隆”技术,航天航空技术……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与时俱进,孜孜以求,不停地读名着经典、教育理论、教学报刊……不断夯实自己的知识功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杂家”。我们的积累不是“一桶水”,而是一条奔流的大河,让我们的弟子用“碗”、用“桶”,尽情地舀吧、提吧,我们依然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教师要用一生的追求、一生的积累,去为学生夯实精神的底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后,顺境中能茁壮成长,逆境里能顽强成长。我们会每日“三省”。既然先人说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就应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充满信心。我们以学生为师,学生以我们为友,学生和我们互教互学,我们和学生一起成长。对于前辈留下的教学经验和同辈创造的教学业绩,我们捧若至宝。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意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三尺讲台着眼人的一生发展。要重视通过教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把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还要从三尺讲台放眼世界,培养为明天社会发展不断创造的人。我们看一个学生,不能总计较他今天学了什么,而要着眼于他明天能为社会干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我们要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着眼于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他们一生丰富的精神生活,一生的和谐发展精心准备着。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育人教文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坚信:教师在课堂上跟学生的交往,只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学生的教养,精神上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形成,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有无教育的意识。我们能摆正教育教学的位置,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我们对现行的教材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在教学中时时体现一种人文关怀,把开放性作为教学的形式,面向社会生活,开放学习领域,紧扣时代脉搏,让教学的天空永远新鲜亮丽;面向大众媒体,拓宽应用空间,让学生感受学科知识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魅力;充实教材内容,链接最新信息,使自己的教学永远充满生机与灵气。我们还要根据教学实际,突破固有程序,用合作学习、及时反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让教学适应21世纪的发展。
教师,需要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神采飞扬。《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我们的孩子们将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以比我们的学校快四倍的速度变化着。”如果教师不能把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
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我们不断地追寻与探索,才能逐渐靠近教育的真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不断地学习,经常地思考,努力让自己更充实丰富,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更科学合理,让自己在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17.上课要鼓励学生多提问
在平常的教学中,常常是教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的问题转。这样的教学容易养成学生的惰性,泯灭其创造的火花,让学生走向平庸。一个好的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题。
鼓励学生提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将被束缚在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下,长期下去,将会感到乏味和单调,失去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提问题,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坐等老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能力充分挖掘出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这样的学习,学生才会兴趣盎然。
鼓励学生提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亚里士多德曾经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一个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是活跃的、积极的、主动的,说明他善于联想,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说明他有一种勇气和探索精神。至于大胆质疑的,更是表现其果断、勇敢的创新意识。而这一些,是一个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重要素质。反之,一个不会提问的学生,说明他缺乏积极的思维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他不善于联想和想象,不具有创新意识。这样的学生长大以后,在未来的竞争中是难以取胜的,很容易被淘汰。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的诗句:“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积极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发展创造思维,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是十分有益的。
18.教师要多“问”
“问”是一种思考,一种探索,一种回顾。因为“问”,才能激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也才能发现自身之不足,从而找到快捷的前进之路。
作为教育者,“问课”是一种最基本的专业成长方式。通过“问课”,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之中抓住教学中的成功与教训的痕迹,感觉到预案设计的变化,更能捕捉到瞬间闪现的生成因素,从而探讨、发现自我教学上的一些规律。
但是,“问课”不能只是课后“问”,“课前问”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针对自己个人发展的实际,学生现有认知实际和学习心理特点,教材特点等等方面问问自己。如“教什么”“怎样上课”“为什么这样上课”“应该怎样上好这堂课”“还可以怎样上这堂课”“这样上是不是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可能会有哪些突发性事件,改如何调控”如此等等。这样三思而行,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目标达成度才高。
“问课”,其所“问”的对象是很多的。如问学生,从问中了解学生现有状况,从问中参照自己曾经的教学情况。问同行,听听他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的意见,与其坦诚交流,获取有用的信息。当然,还有问教材、问家长等等。其中,“问”的方式也不是单一的,它包括面对面的对话,发放问卷,书信,电话交流,发短信和电子邮件等。
“问课”,体现一个人的心态,一种谦逊、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也体现一个人的精神,为教育,为学生发展负责的精神;体现了一种追求真实,勇于探索的精神;体现了一种敢于否定自己、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德国着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教育是灵魂的回头,是顿悟的艺术。所以,“问课”应成为我们教师每天必需的“功课”。
19.教学要有勇气
教师,为什么需要教学“勇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