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给教师的99个新建议
45399900000012

第12章 关于课程指导(4)

还有仔细有序地观察,动笔勾画问题答案,同桌互相讨论,学生动手操作,根据课文内容发挥儿童想象,续编故事、表演等方式,来充分发挥儿童的主题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使学生“乐学”的重要途径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变过去的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重视课外活动。因为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实践证明:那种只把孩子们管在教室里的教学是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只有重视课外活动,课内外结合,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多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儿童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词语连环赛”、“抓错别字俘虏”、“有趣的知识园地”、“小队演讲比赛”等活动,这样不但活跃了学生的身心,还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总之,教师不但要有敬业精神,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具有创新的意识,不断地改进方法,才能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人。

50.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想象一下如下的课堂情景:你是来听这节课的一名学生,这天与平常没什么两样。你走进教室,坐在自己的课桌旁。老师让你打开课本。老师开始讲课,你开始做笔记。你开始读一篇课文,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回答完了,再做课堂练习。在词汇表中查了二十多个生词,这些词,还有笔记,都必须在周五的考试前记住。老师一直讲个不停,而你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老师希望你集中注意力,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还有掌握全部的课堂内容。但是,请你回答如下的这些问题:

在以上的描述中,老师“教”的地方在哪里?

一个学生可以“一动不动”地坐多久?

学生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地方在哪里?

读课文,再回答课后问题能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现在再来想象另外一幅场景:你还是一名学生。每天走进教室,你都不知道等待你的将会是什么,因为每一天都有所变化。如果你们正在投入地学习某个知识点,师生一起进行了很多探讨。每一次的课堂讨论都热烈而又有序,学生们积极参与,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今天,老师把你们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作业各不相同。你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老师讲解了要求,并亲自做了示范,你们已经非常清楚各自的任务。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想这个知识点。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你们必须独立思考。活动过程中,老师会与每一个小组进行互动。然后,所有小组都要向全班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大家一起对这个报告做个简单的讨论。现在,你一定能看出这个场景与上一个之间的区别了吧?那么,你有没有发现,在第二个场景里,学生们积极参与,兴趣浓厚,收获丰富,没有一丝无聊的迹象?你愿意去上哪一节课呢?

让我们重新表述一下上面的那句中国谚语:“课堂上听到的,总是左耳进,右耳出;看到的还会有一些印象;但是,当我动手的时候,我学会了,记牢了,因为——我懂了!”让你的学生动手吧,别让他们痛苦地忍受那漫长的几十分钟!

51.评估方式要多样化

曾经有一名督导去一所学校督学,然而汽车在途中发生故障。这位督导修理了好长时间也没有修好。这时,一名学生经过,问发生了什么事。督导告知后,学生几分钟便帮督导排除了故障。督导离开前,无意中问道:“现在是上学时间,你为何不去学校?”学生答说:“今天学校有人来督导,我成绩最差,老师让我早点回家去。”据说这位督导回去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样的学生是不是“好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事实上,这样的疑问正暴露出我们教育上一个重要的缺陷,那就是过分地放大了教育的“塑造”功能,却忽视了教育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保护功能。教育应该是一片肥沃的土壤,而绝不应该仅仅是一把锋利的剪刀。环顾我们的四周不难发现,这名帮督导修汽车的学生只是众多的饱受“修剪”之苦的学生之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隐藏着巨大潜力的。

比如说,一个人步行的活动半径是5公里,骑车的活动半径是10公里,开车的活动半径是100公里。一个人用了不同的交通工具收效显然不同。如果把儿童天赋看成是圆心的话,那么他们受教育后所能达到的高度便可看作是这个圆的半径。圆心不动,半径却有可能达到无穷。如果这个半径可达到人类思维从未涉足的领域,表现出的就是创新的能力,教育的作用也就凸现其中。因此,即便是具有相同天赋的人,受到不同的教育,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由此我想到所谓的“优才教育”不如称其为“教育优才”。对教育对象的称呼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指向教育的全过程,看它能否使某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优才”。当然,这里的“优才”是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概念,而我们理解的优才一般都是“全优型”或“乖乖型”的。事实上很多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偏才”或“怪才”。我们的教育是否可以不要过分苛求,不拿放大镜和显微镜去观察他们的现在,多用望远镜去望一望他们的未来。作为个体的学生,都有其不均衡发展的方面,不要出现了几个韩寒这类的学生就惊呼“另类”。教师应该努力完成的任务和使命就是“发现孩子的才能和帮助其实现才能”。优才在哪里?放下剪刀,随时随地都能找到。重要的还在于,优才被发现之后如何从圆心到达一个个更大的半径。由此可见,教育教学更应该从多层次,多维度培养我们学生,使之在社会活动实践中成为可用之才。

52.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教学方法为什么要多样化呢?首先是由教材内容、学校条件和师生状况的不同来决定的。以教材内容而言,有利用演示或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的内容,有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建立概念和规律的内容,有概念和规律的应用的内容,还有着重培养实验技能的内容等等。

一般地说,不同的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尽相同,学校条件、师生状况也是影响教学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调动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需要。如果只用单一的讲授法,学生的听觉器官很容易疲劳,而其他器官又得不到发挥作用的机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调节和调动各种器官交替参加教学活动,而使感觉和思维更加敏锐,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是培养学生具有多种能力的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培养能力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观察法有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问题讨论法有利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实验探索法有利于实验能力和发现能力的形成,指导读书法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形成等等。显然,如果只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能力上就可能是不全面的。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教学方法不是一个不变的程序结构

教学方法只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程序结构,随着价值观的变化,就会影响课程目标的变革,自然也就会影响到教学方法的变革。例如,当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的任务,而这种变革可能表现在新的教学方法被不断地通过教师的实践而丰富,也可能使原有的教学方法中的许多手段或活动发生变革,这就带来了教学方法的结构变化。

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可以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同一个教学内容的学习中,可能有若干个学习环节,而不同的学习环节其学习任务和目标是不同的,这就带来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这样看来,理论上是没有一个能统领整个课堂学习过程的教学方法的,他是随着内容和目标的变化而呈现其多样性和综合性的。

同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即使在某个学习环节中运用某种教学方法时,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任务和不同的学习目标,其行为表现也是不同的。有时是表现在活动方式上的差异,如同样是“谈话法”,在组织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时,可能更多的是采用“师生对话”的活动方式,而在组织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时,就可能会更多地采用“小组对话”的活动方式;有时还表现在活动层次上的差异,而在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中,操作的探索性成分可能会更多一些。

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中往往是交替使用的

在一个完整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是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的。而如何交替使用,将哪些方法交替使用,一切都取决于一个最基本的目标,那就是怎样才能促进儿童的学习。例如,在一堂“小数认识”的课堂学习中,可能会交替地采用“讲解法”、“实验法”、“发现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的不同服从于每一个阶段学习任务的不同和学习目标的不同。同时,这种综合还表现在同一个学习过程的模式中,会交织融合着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模式(或称教学模式)中,可能会有谈话(对话)、观察发现、演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