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思想与伦理(和谐教育丛书)
45213800000005

第5章 孔子思想基本脉络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晚年回忆自己的思想历程时说的一段话(《论语·为政》)。尽管对这段话的解释至今仍有歧义,但它反映了孔子思想的渐进性则是没有疑义的。张秉楠把孔子的思想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37岁自齐返鲁之前为前期,自齐返鲁到60岁居陈之前为中期,60岁居陈直到归鲁去世为后期。中期又可分为三个段落:贫居不仕,仕鲁,游历诸侯前半。后期可分为两段:游历诸侯后半,归鲁。将中期三段与后期两段同前期并列,便形成三个发展期和六个时间段。把孔子言论按此时序编排后考察,便发现:孔子的思想发展大体以“礼——仁——中庸”为基本脉络。这一基本脉络既符合文献事实,也符合孔子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样,也大体符合孔子对自己思想的演进所作的表述。

张秉楠认为,孔子前期立论多与礼有关,有关仁的主要论述则集中在中期,“中庸”、“中行”是他居陈以后的新提法。

孔子思想的这一阶段性差异,其中心仍然是仁,仁不仅对礼起制导作用,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庸的提出也是为了在存在社会矛盾的情况下更切实地推进仁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