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思想与伦理(和谐教育丛书)
45213800000046

第46章 苏格拉底思想脉络浅谈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据说他父亲是石匠,母亲是助产婆。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

当时有人将他看作是智者,但他自认为和智者不同,智者是以各种虚假的知识教授青年,而他所要寻求的则是真正的知识。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克塞诺芬尼的《回忆录》中,将苏拉格底说成是一个道德高尚、助人为乐、遵守法律、有实际事务主张的好公民,对他的哲学思想则几乎没有谈到。

在柏拉图的对话中,《申辩篇》、《克里多篇》和《斐多篇》直接叙述了苏格拉底被审判时的自辩以至服毒前的谈话;他的其他早、中期的对话,也都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对话者,阐述各种哲学思想。

此外,和苏格拉底同时的诗人阿里斯托芬在他的喜剧《云》中,还将苏格拉底描写成为一个智者,以诡辩和谎言欺骗青年。但一般都认为这只是一种艺术创造,不是真实历史。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灵的转向从智者开始。

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苏格拉底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他指出,当时许多自认为最有知识的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知识,他们的知识都是经不起诘难讨论的;而苏格拉底所以能比他们强,不是因为他有知识,而是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识,“自知其无知”。

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2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之前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之前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

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肉体是“多”,它是可以聚合和分解的;而灵魂是“一”,是单一的东西,没有部分,它不能分散,因而也无所谓聚合,所以灵魂不会生灭,它永恒存在。苏格拉底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3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如什么是勇敢,什么是美,什么是正义等等。对话者都以这种和那种特殊的事例来回答,均被苏格拉底所否定。他说,我不是要你回答这一种美或者那一种美,而是要你说明美之所以为美,即美自身。所以,苏格拉底所追求的,不是关于“美的事物”、“正义的事物”这类具体的知识,而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苏格拉底所寻求的“美自身”、“正义自身”,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

4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

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反对美德来自教育的观点,认为道德不是技艺,也不是各种美德名称的堆积和属性。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柏拉图基本思想脉络浅析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出身于雅典的名门贵族。柏拉图幼年受过良好的教育,最初对诗艺感兴趣,后来从事哲学研究,并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0岁时,柏拉图从学于苏格拉底,并成为苏格拉底的忠实信徒。

以柏拉图的名义流传下来的有30多篇对话和13封信。经过学者们多年的研究,大体上分辨了真伪,确定了著作的先后分期。现在比较公认的有25篇对话和1篇替苏格拉底作的《申辩》为柏拉图所作,在13封信中,一般认为第7封信比较可靠,被看作柏拉图的自传。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中第一个留有大量著作的人。他比苏格拉底前进了一步,把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发展到了高峰,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和其他科学没有分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对以后的各种唯心主义,特别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有很大影响。

柏拉图在物质世界以外寻求事物的本原,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理念论的基本内容是将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对立起来,认为感性的具体事物不是真实的存在,在感觉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独立的、真实存在的理念世界。

理念,希腊文的本义是“被视之物”,当时常在“种”、“属”的意义上使用。理念论认为,具体事物常变,而“种”、“属”的性质本身不变。在《斐多篇》里,柏拉图指出:“大”、“小”等概念是不变的,事物发生大小的变化,是由于“大”、“小”理念的进入或退出。“种”、“属”概念本是人们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但是这些概念被柏拉图夸大,成了脱离具体事物的独立的实体。

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明显的目的论性质。在柏拉图看来,事物的本质属性,不仅在于它们的自然属性,而且还在于它们的功用,即合目的性。

柏拉图在理念论的基础上,区别了真知和意见。柏拉图在本体论上将理念世界和感觉世界对立起来,在认识论上将真知与意见对立起来,由此建立起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论体系。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与感觉世界是对立的,因而它是超越经验的、超越时空的永恒的存在;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也同样是先验的。他将感性和理性、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完全颠倒过来,对逻辑推理和必然性知识作了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歪曲。

柏拉图直接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知识论伦理思想,建立起“善的理念”的道德理论体系。他把苏格拉底的“知识即道德”的思想推向极端,认为善的理念是一切善行的目的和唯一真实的、永恒的价值基础,是道德的唯一根源。道德就是理念在人们灵魂中的体现和追求。

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意志和情欲三个方面,其中理性是最高的,人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理念世界,达到至善;意志和情欲是在理性的支配下进行活动的,其圆满的活动就是善理念在现世的表现,由此就产生出各种德性活动,形成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种主要德性。

他认为理性表现为智慧,是深谋远虑、管理国家的知识,属于奴隶主统治者的道德;意志表现为勇敢,是保持一定法律制度的信念,属于武士的道德;情欲则是低下的,应予节制,节制是农夫和手艺人的道德。统治者、武士、农夫和手艺人这三个“阶级”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情而不互相干扰,就是正义。

柏拉图的伦理思想是古希腊奴隶主贵族派道德观的理论表现,它带有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性质,是后来的新柏拉图学派、斯多阿学派和中世纪基督教伦理学说的主要思想渊源。

亚里士多德基本思想脉络浅谈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渊博的学者。他总结了泰利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成果,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把广义的哲学,即一般性的知识,分为三大类:①实践的,②创作的,③理论的。实践的知识只研究行动本身而不管行动的结果;创作的知识是关于材料的塑造和制造的知识。这里所说的材料往往是语言材料,创作只是词句的制作。这个词后来和诗是同意语。“理论”,在古希腊语里本义是凝视。理论的知识是一种不为其他实用目的只为知识本身的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最高贵的静观知识。

亚里士多德将理论科学又进一步分成三类:即物理学、数学和第一哲学或神学。他和他的逍遥学派把主要力量集中在物理学和第一哲学上。

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指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普遍存在,其他分门别类的学科,是从这个全体上割取一部分而进行专门的研究。研究普遍存在也就是研究那些“其自身就是属于作为存在的东西”。这就是本原和最初的原因。

他认为,最初的原因共有四种:①质料因。一切事物构成和存在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铜之于雕像,银之于银碗;②形式因。决定一个事物之所以是那个事物的原因,因此被看作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定义,而不是事物的外表;③动力因。一切运动和变化的来源,如父母之于儿女,制造者之于产品;④目的因。也就是为了什么,如为了健康而散步,为了治病而服药。人们了解了“四因”,就会了解事物的产生、消失和自然的变化。

四因说具有明显的调和性。亚里士多德一方面着重批判柏拉图唯心主义的理念论,同时也指出德谟克利特唯物主义原子论的缺点。他指出,柏拉图派的理念论,在论证上没有充分根据,不但不能解释事物的存在和运动,反而会引起种种困难。理念的前提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一方面断定理念是有关对象的本质,另一方面却又断定它存在于那些对象之外,本质是不可能存在于事物以外的。

在谈到个别对象和理念的关系时,亚里士多德概括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多外之一”。非常准确地击中了理念论的唯心主义要害。唯心主义一般总是用自然之外的精神,存在之外的思想来作为自然和存在的本质、原因和本原的。

在实体问题的探讨时,亚里士多德将实体问题居于中心地位。他在这个问题上集中地表现了困惑和混乱。“实体”这个词在希腊语中原本就包含着两层完全相反的意思:①指个别的事物;②指普遍本质。

在亚里士多德着重于世界的客观性和独立性的时候,他把实体第一层意思放到首要地位。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才能独立存在,才是“第一实体”,一切其他属性是用来表述它们的谓词。另一方面,当他觉察到普遍形式和本质定义在认识中的重大作用时,反过来把实体的第二层意思放到首要地位,强调形式的能动性。

他认为形式不但是事物的普遍本质,而且是事物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时是诱发事物趋向目的的动力因。唯有形式才是现实性,是内在于事物的目的。相对来说质料则完全是消极的,是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是潜能。

从形式既是现实性、目的因和动力因的前提出发,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得出结论,认为有一个永恒不动的,非感性的实体,一个完全没有质料的形式即“纯形式”。它是运动的第一发动者、纯粹的“隐得来希”,也就是“神”。神是宇宙万有的最后目的、最初的动因。

亚里士多德试图对以前的哲学加以总结,做出综合的结论,解决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但是,当时哲学思想还处于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开创阶段。他还不能真正解决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问题,从而陷入了矛盾和混乱,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