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孔子的故事
45208500000038

第38章 茫然岁月

岁月如梭,日出日落,孔子和弟子们已在卫国度过了三年的岁月,孔子也在不久前度过了自己59岁的寿辰。

在这几年中,卫灵公对孔子表面上十分敬重,但内心却没能接受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依旧每日颓废荒淫,无心政事,整天除了和夫人南子嬉戏,就是驾车出外游玩。有一次更是带上了孔子,坐着马车招摇过市,以此炫耀自己敬重圣贤。这样可抹亮了他的名声,却抹黑了孔子的脸。

不久后,卫灵公这个矮小的胖子就因为荒淫过度而离开了人世。按照他的遗嘱,王位应该由小儿子公子郢(ying)来继承,但是公子郢天性散漫,不想过问政事,于是说道:“太子虽然逃亡了,但是太子的儿子辄(zhe)还在,所以应该由辄去继承。”于是辄就在大家的拥护下继承了国君的位置,成为了卫出公。

这时逃亡在晋国的前太子蒯瞶知道卫灵公去世后,也想回来争夺王位,于是他得到了晋国赵简子的帮助,由阳虎带着八个家臣,身穿丧衣护送着,从晋国赶回了卫国,想借参加灵公丧礼的机会返回都城。蒯瞶的儿子辄这时已继承了君位,并没有让父亲回来的意思,他暗中召集了大臣商量,然后就派遣兵马在途中将蒯瞶和阳虎赶了出去。

孔子的弟子们觉得卫国父子之间争夺国位,是极为失礼失节的事,都很讨厌。因为卫出公辄曾经召孔子去询问意见,所以弟子们都在猜想自己的老师有没有参与到卫公父子的争斗中去。

子贡知道大家的疑惑,为解开大家的疑惑,自告奋勇找老师弄清楚。他左思右想,决定用古时两个为了避世而远离开宫朝的王子去试一下孔子的口气,于是来到了孔子面前,问道:

“老师,您觉得伯夷和叔齐是怎么样的两个人呢?”

孔子想也没想就答道:“有仁德,知礼道的君子。”子贡想了想,又问道:“那老师觉得,在他们的心里,会不会有什么不甘和埋怨呢?”

孔子答得更干脆了:“他们的心里追求的是仁和德,得到的就是仁和德,又怎么会有不甘和埋怨呢?”

子贡听了孔子的话,心里再次肯定了老师的仁义道德的观念是从未改变的,于是就对大家说:“你们放心吧,我们的老师是绝对不会参与卫国的争斗的。”

不久后,从鲁国传来了消息,鲁定公逝世,他的儿子鲁哀公继了位。鲁国的政权依旧混乱,由季氏把持朝政。

孔子想起了鲁国从前是周公的封地,而卫国从前是康叔的封地。周公与康叔是两亲兄弟,于是他感叹道:“鲁国和卫国真像是难兄难弟啊……”

事隔三年之后,孔子终于有了离开卫国的打算。一是他在这里得不到重用,二是孔子预感卫国即将有混乱发生,所以打算远离这是非之地。

于是孔子和弟子们拜别了蘧伯玉,向晋国进发,希望能劝服大臣赵简子远离阳虎,这样晋国人民才能平安。一行人一路驾车,来到了宋国的境内,看到了沿路有很多被逼得干苦工的百姓。

孔子就让子路上前,叫住了一个询问,得知了宋国的执权者司马桓(huan)魈(tui)胁持朝政,残暴无道,要为自己建造一个大型华丽的棺椁(guo),下令全城百姓四出搜寻木材和石料。孔子对此十分鄙厌,将身上的干粮分了一些给沿途的百姓,并跟他们说,自己打算进宫去见宋景公,禀明实情,罢免司马桓魃的官职。

众人来到了一棵大榕树下休息,孔子坐在树下,对大家说道:“我们这些日子来连日赶路,都没有好好复习过从前的学识,现在我们重新温习一下吧。”于是同学们有的拿出了琴,有的拿出了书,有的拿出了弓,在树下演练起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时一群手执刀剑的士兵突然围了过来,将孔子师徒紧紧包围在一起。为首的一个虎眉豹眼的正是宋国的司马桓魆,他听到消息说孔子要进宫弹劾自己,十分生气,于是带领着军队就要前来捉拿孔子。但正好子路与一群弟子们在附近练习射术和武术,个个手执弓箭和长剑,众士兵一时也不敢围攻上来。

颜回担心孔子在混乱中会受伤,于是扶起了孔子先回到了马车内,司马桓魅找不到出气的地方,只好下令让士兵把孔子刚刚乘凉而坐的大榕树政倒!

孔子的弟子们手执武器,面对数倍于己方的宋国士兵,面无惧色,怒目而视。孔子见状,安抚着弟子们道:“大家不用焦急害怕,我们为了宣扬天地正道而来,上天自会保佑,没有人可以伤害的。”

最后一众弟子们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还是驾起了马车离开了宋国,司马桓魆还一路派兵跟随在后,紧张地监视着孔子一行的动向。

由于要去晋国必须向前经过宋国国都,无奈之下,孔子只好改变了方向,向南面的陈国赶去。

经过了一个混乱的小镇的时候,大家发现街道上有很多饥饿的百姓。

颜回不忍心见到人民受苦,于是拿出了包里的干粮想分给挨饿的百姓,没想到饿疯的城民见到了食物,不顾一切地涌上前来,将孔子师徒全部冲散了。

子贡平时最焦急的就是孔子的安全,他在慌孔中四处寻找孔子的身影,逢人就打听询问。这时一个砍柴的大叔对他说:“噢,我想起来了,在城门的东面有一个长胡子的老人,他的脸像尧(yao)帝,脖像皋(gao)陶,肩像子产,腰像大禹,但是身上赃兮兮,狼狈不堪得像狗一样。”

子贡猜想那一定是自己的老师了,于是连忙带着几个同学一起赶到了东门。孔子果然站在了城门前,迷茫地看着来往的人群,不知道在想什么,一见子贡来了,就很高兴地握着他的手,道:“赐,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这……”子贡有些为难,于是把刚才政柴人的话重述了一片。

孔子听了,迷惘的眼神更显一丝沧桑,道:“一个人的长相是不足为凭的。”然后又看了看自己身上被挤得破烂的衣服,笑道,“的确,现在的我很像一只迷失的野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