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列宁的故事
45208300000026

第26章 三次遇刺化险为夷

由于担心彼得格勒遭到德国入侵,1918年3月,在《布列斯特和约》签订后,苏维埃政府迁到莫斯科。莫斯科是俄国的古都,是俄国欧洲部分的中心,把它定为苏维埃俄国的首都,既便于新政府对全国的领导,又可免遭德国帝国主义入侵的危险。

列宁的办公室设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一座三层楼上,有5个小房间。他的卧室兼工作间的面积仅16平方米,有一扇窗户、一张小书桌、一张铁床和两把圈椅。人民委员会和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办公地也设在克里姆林宫。列宁的办公室通向人民委员会的会议厅。办公室的隔壁是克里姆林宫的电话总机房,屋外的走廊上装有一架电报机。供列宁专用的电话、电报线连接各人民委员部和他的最亲密助手的房间,以及彼得格勒和其他城市。电话、电报昼夜不停地打进打出,显得格外地忙碌。列宁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国家大事,还要接待国内外各地、各界、各条战线的来访者,出席首都各界举行的集会,发表重要演说。这不仅加重了他的工作负担,也加大了苏俄政府安全机关保卫工作的难度。

十月革命由于推翻了地主、资本家和剥削阶级的统治,没收了他们的土地、工厂、企业,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了这些人对苏维埃政府、布尔什维克党及其领导人的刻骨仇限。他们互相勾结,不择手段地从事颠覆、破坏、谋杀等恐怖活动。

为了破获和镇压国内外敌人的恐怖活动,早在1917年12月底,列宁就下令,组建一个以捷尔任斯基为首的“全俄肃清反革命分子和逮捕反革命分子非常委员会”(简称“肃反委员会”或“契卡”)。

“肃反委员会”遵照列宁指示,无情地镇压一切反对苏维埃政权、从事恐怖活动的党派和个人,采用十分严密的措施保卫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安全。尽管如此,依然发生了好几次恐怖分子刺杀列宁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的事件。

第一次暗杀事件发生在1918年1月14日。

这天,米海洛夫斯基马术学校的一支部队即将开赴前线,列宁应邀在欢送会上向整装待发的官兵发表演说。在返回克里姆林宫的路上,他的车子突然遭到了一群身份不明的恐怖分子的袭击。如果不是坐在旁边的普拉廷抱住列宁的头部,把他推到一边,那么,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车子转过弯,列宁叫司机停下车,打开车门问道:“你们还都活着?他们真的是向我们开枪吗?”

“他们的确是在向我们开枪,列宁同志。”司机回答道。

“我以为你们都完了呢。好险呐!假如他们打中了一只轮胎,我们就逃不掉了。再说,在大雾里是不能开快车的。刚才真是冒了大险呢!”列宁说。

在彼得格勒的大雾里,四周都是一片白茫茫的。到了住所,人们检查了车子,发现车顶篷上有几个地方被子弹打穿了,车窗的玻璃也被击碎了。普拉廷的手在流血。这是因为当他把列宁的头推向一边的时候,一颗子弹正从他的手指边擦过。

第二次谋杀事件发生在1918年8月30日。

1918年春天,列宁在一次党的负责人会议上说:“在目,前国内外斗争十分尖锐的形势下,为了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镇压不甘心灭亡的敌人的反抗,必须紧紧地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布尔什维克的每一个党员都应该经常到工人、红军、农民的集会上发表演说,宣传、解释党的方针、政策,以便得到他们的理解和信任。”

根据列宁的建议,党中央专门作出一条规定:每个星期五,中央委员和党的负责同志都要在莫斯科的群众集会上发表一次演说。而且不要回避工人们提出的任何问题。列宁身体力行,带头执行这条规定。有时,他一天甚至外出演讲两三次。工人在集会上所流露的情绪,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列宁都耐心地解答。

列宁经常外出演讲,使他能直接了解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及时地改进党和政府的工作,因此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爱戴,但同时也被时刻要谋杀他的敌人掌握了活动规律。

8月30日这一天,著名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乌里茨基被敌人暗杀。莫斯科肃反委员会负责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准备劝说列宁不要外出发表演讲,但是已来不及了。列宁早已离开了克里姆林宫,正在工人集会上发表慷慨激昂地演说。列宁在结束演讲时,高声喊道:“我们的出路只有一条,不是胜利,就是灭亡!”还没等听众的掌声停息,他已快步跨出门口。

这时,受右派社会革命党人指派,执行暗杀列宁任务的恐怖分子范尼·卡普兰和诺维科夫,早已躲在暗处窥视列宁的一举一动了。女恐怖分子卡普兰的手枪里装的子弹头上涂满了毒药。她在等待着最合适的时机下手。

当列宁从门口出来时,假扮水兵模样的诺维科夫伸开双臂,拦住群众,然后又故意摔了一跤,挡住了跟在列宁后面的工人。这样,列宁走到场院里的时候,就只剩他一个人了。这时,有几个妇女从旁边跑过来,要和列宁谈粮食问题。列宁回答问题时,一只脚踩在汽车的踏板上,面对着躲在暗处的卡普兰。

卡普兰一看下手的时机到了,随即举起手枪,朝列宁“砰、砰、砰”地连射三枪。列宁应声倒下了。手插在上衣口袋里的诺维科夫企图靠近汽车,准备再补上一枪。“不准走近,不然我就开枪啦!”列宁的司机吉尔眼明手快,猛地拉开车门,跳下汽车,掏出手枪,大喝一声。诺维科夫仓皇逃跑了。

列宁被两个赶来的工人扶进汽车,侧身半坐半躺在座位上,汽车风驰电掣(che)般地朝克里姆林宫方向驶去。在车子里,陪同的工人帮列宁脱去了外套和上衣,他的衣袖被鲜血渗透了。司机吉尔想停车找个医院,先包扎一下列宁的伤口。但是列宁不肯,喃(nan)喃地说:“我不要在任何地方停留,我要直奔克里姆林宫。”

当车子开到克里姆林宫的住所时,工人们要把列宁抬上楼去,但是他坚决不答应。因为他怕抬进去,会惊动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和妹妹玛丽娅。两个工人只好搀扶着他顺楼梯艰难地登上了三楼。

经过莫斯科最好的医疗专家的会诊,发现有两颗子弹射进了列宁的身体内,失血很多。医生警告说:“列宁同志的伤势很严重,情况也许是不幸的。”

这是一个令人心焦的不眠之夜。列宁面色苍白,无力地躺在床上。医生和几名中央委员彻夜地守护在他的身旁。但是每当有人问他感觉如何时,他都忍住剧痛,强露笑容。列宁总是不愿意别人替他担忧。

第二天早晨,他的精神稍好些,但是伤势未见好转,而且有血液中毒的可能。

在出事的当天晚上,中央委员会发表了列宁被刺的公报,其中说:“工人阶级应当更加增强自己的力量,对一切敌人采取无情的、群众性的恐怖行动,来回击他们对领袖的谋害!”

为了狠狠地打击敌人的恐怖活动,以捷尔任斯基为首的肃反委员会,开始了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活动,破获了许多反苏维埃的叛乱阴谋,逮捕并枪毙了一大批恐怖分子,其中包括刺杀列宁的卡普兰和诺维科夫。

在医生的精心医护下,列宁以顽强的毅力度过了危险期。他的身体逐渐恢复。一个星期后,开始读书、看报,和看望他的人聊天。不到两个星期,已能下地走路,恢复锻炼。三个星期后,即9月17日,尽管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但是他已经能出席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并主持政府工作,重新掌管红军的组建工作及其军事行动。

自从列宁被刺后,布尔什维克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都焦虑地关注着自己领袖的伤势。各地、各奈战线发出的电报和信件,如雪片般地飞向克里姆林宫,问候列宁的健康状况,祝愿领袖能旱日康复。

列宁被刺时,内战已经爆发,年轻的红军已收复了被白卫军占领的喀山和辛比尔斯克。战士们一听说自己敬爱的领袖被恐怖分子刺伤,立即发来电报:“亲爱的伊里奇,我们已夺取了你的故乡辛比尔斯克,这是对你受的一处伤的安慰,我们将夺取萨马拉作为对你受的另一处伤的问候。”几个星期后,萨马拉被攻破了。

第三次,即1919年1月,列宁险些被匪徒们杀害。

1918年到1919年冬天,莫斯科频繁发生匪徒劫持行人、抢窃车辆的案件。值勤的民兵为打击这股犯罪分子,常常拦住车子,检查过往乘客们的证件。

1919年1月的一个晚上,当列宁和他的妹妹玛丽娅乘车沿着索科尔尼基大道行驶时,似乎听到了车外有急促的哨声和“停车”的叶喊声。司机以为是值勤民兵查验证件,于是停下了车。

列宁的车子一停下,一群武装分子就围了上来。其中一个领头的喝令车里的人全走出来。既不看他们拿出来的通行证,也不问他们的身份,便用手枪顶着列宁的额头,掏他的口袋。列宁泰然自若地盯着这个领头的,什么话也不说。

“你们是些什么人?拿出证件来!”玛丽娅厉声问。

“嘿嘿!罪犯不需要证件!”其中一个匪徒狞笑着。

这群匪徒在翻遍了列宁一行人的衣兜后,便抢走了他们的汽车。整个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以致过路的人都没有反应过来。所幸的是,这帮匪徒没有对列宁下毒手,使他又一次躲过了劫难。

当天晚上,被匪徒们劫持的汽车在城市的另一头被发现。车子停在雪地里,旁边躺着一名红军战士和一个民兵的尸体。事后,经过莫斯科肃反委员会的严密侦查,匪徒们被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