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列宁的故事
45208300000013

第13章 创办《火星报》

流放归来,在莫斯科的家中没住上几天,列宁就急着上普什科夫。因为,当时政府规定,凡是流放者一律不准进入设有大学的城市和被工人运动席卷着的工区。这样,离彼得堡比较近的普什科夫就被列宁选做自己的住地。

为了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一个发行《火星报》的秘密网络。需要物色一批协助者和通讯员,筹集办报的资金,规定通信的密码。1900年春和夏,列宁去里加波多里斯克、斯莫伦斯、尼什诺夫哥罗得、乌法以及萨马拉等地,会见那里的社会民主党人,同他们恢复失去了的联系,一起讨论了有关未来报纸的各种问题。1900年遍及俄国南方的大逮捕,给党的筹备工作造成严重破坏,这使列宁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专制主义的俄国国内是无法召开党代会的。只有到国外去创办全俄社会民主主义的报纸,把它的发行网遍布全国各地,把分散在辽阔土地上的各小组统一起来。列宁对此充满了信心。

列宁在国内把办报的一切组织工作安排就绪,便踏上了征程。

1900年12月24日,《火星报》创刊号在德国莱比锡出版,刊头大字题词赫然醒目:“行看星星之火,燃成熊熊烈焰!”列宁对每一号报纸都倾注了满腔热忱(chen),每一号的内容和每一篇文章都在编辑部会议上详加讨论,每句话每个字,都要细加推敲;列宁还亲自改正校样,从报头标题到字句标点,都做了周密的思考和周密的编排,唯恐出现疏漏和失误。连经费的筹集,秘密运送的线路,他都考虑到了。列宁不愧是《火星报》的创始人、组织者和实际领导人,报纸最初被放在夹底箱子和厚书层里带回俄国,后来,又通过外国轮船上的水手,把报纸用油布卷起来包好,在约定的地点投入海中,再由别的同志把它们打捞上来。分送到国内各地。

《火星报》恰如其名。它点燃了革命者和工农劳苦大众一心中的希望,在沙皇专制统治下遍布各地的干柴中投入火种,燃起了熊熊火焰。1901—1902年列宁写成了《怎么办?》批判了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否定政治斗争的机会主义观点,阐明了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觉悟的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