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列宁的故事
45208300000011

第11章 把牢房当做书房

列宁回国时,带着一个夹层皮箱,里面放着普列汉诺夫在国外出版的秘密书刊。他刚到达彼得堡就被一个密探盯上了。这个密探向上司吹牛说:“我们发现了国家要犯乌里扬诺夫的行踪,他带着一只可疑的大箱子。我敢说,他肯定逃不出我们的手心!”这个密探的吹牛,恰巧被路过的列宁的亲戚听见了。他连忙告诉了列宁,列宁随即化装成一个青年装卸工,躲过了密探的追捕。

列宁回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彼得堡分散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成一个政治组织。它被命名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协会”的主要任务是:编辑出版刊物;在首都的一些大工厂建立协会的基层支部:在每个基层支部配备一两名联络员和宣传员,负责收集情报,散发进步刊物和传单。

1895年冬,在“工人解放斗争协会”的领导下,彼得堡工人运动出现了高潮。普梯洛夫工厂、桑顿工厂、拉斐(fei)尔姆工厂都爆发了罢工。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彼得堡托伦顿纺织厂近千名工人举行的罢工。工人们要求工厂主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工资。

列宁亲自为罢工工人印刷宣传品,散发传单,替工人们拟定同工厂主谈判的条件。迫于罢工工人的压力,工厂主接受了工人们提出的条件。这次罢工的胜利,使首都许多厂矿的工人们懂得了“团结起来,就是胜利”的道理,同时也鼓舞和增强了“协会”同沙皇专制制度斗争的信心。

为了推动首都和全国的工人运动的高涨,列宁在彼得堡召开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核心组会议,决定在此基础上成立全国性的政党,秘密创办“协会”的机关报《工人事业报》,他还为报纸的创刊号写了社论。

首都工人的罢工斗争和“工人解放斗争协会”的活动,引起了沙皇当局的震惊和恐慌。当局下令警察和密探搜捕罢工的组织者和“协会”的领导成员。1895年12月20日深夜,正当《工人事业报》准备复印时,列宁和“协会”的大部分成员被警察逮捕了,《工人事业报》也遭到了警察的查封。

列宁被关押在彼得堡的一座专门囚禁政治犯的监狱。监狱的生活条件极差:囚室狭小,空气浑浊,阴冷潮湿,饮食单调,孤独闭塞,不能与外界接触。但是,监狱里面有一个供犯人使用的图书室,允许亲友来探监。

列宁一向开朗、乐观,常常能够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他一进监狱,就委托前来探监的亲属,从彼得堡各图书馆借来经济书籍和统计资料,从早到晚看书、写作。为防止看守发现与外界通信的秘密,他用面包做成墨水瓶,里面装上牛奶,再用牛奶把信的内容写在要归还的书里,交给来探监的亲友带出去。外面的同志收到信以后,用火一烤,牛奶写的字马上变成黑色,上面的内容就显示出来了。

为了严加看管狱中的政治犯,防止犯人越狱逃跑,彼得堡警察局的头子经常来“视察”,有时一天要来好几次。列宁在写信的时候,一看到有可疑的人探头探脑地朝囚室里张望,他就赶紧把用面包做好的“墨水瓶”吃下去。所以,有一次他在给狱外的同志的信中写道:“今天我吃了6个‘墨水瓶’!”

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对待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念,使列宁顺利地度过了14个月的铁窗生活。出狱的时候,他的健康状况不仅没有受到损害,反而更强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