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马克思的故事
45208100000004

第4章 崭露头角的中学时光

1830年10月至1835年9月这五年的中学时光中,马克思不但吮吸着科学知识的营养,而且开始了对人生道路的独立思考。

虽然这是卡尔第一次走进学校的大门,但是他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学习生活,作为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学生,无论在学习的勤奋程度还是在领悟力方面,他都是全班的佼佼者。马克思天资聪颖,不用怎么费力就能掌握学校课程中最难懂的地方,尤其与众不同的是,他很早就表现出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马克思的学习成绩除了物理课程的成绩中等之外,其他各门课程都是优良,其中语文和数学学得尤其出色。

马克思对宗教课的学习非常认真,达到了能明确认识基督教教义和训诫,并能加以论证的程度,而且他对基督教教会的历史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些知识,为马克思日后对宗教的批判,奠定了相当的基础。

马克思在少年时代的同学多半是资产阶级和官吏的子弟,但也有不少是手工业者和农民的子女,他们都希望将来当牧师或政府官员。同学中有些人喜欢马克思,有些人则怕他,正像他的女儿爱琳娜后来回忆她的双亲和亲属时所描述的:“喜欢他,是因为他乐于和他们一起闹着玩;怕他,是因为他能写辛辣的讽刺诗和善于嘲弄他的对手。”

马克思在中学学习期间,正值德国民主运动高涨之时,特利尔的居民经常在各种场合抨击专制制度的黑暗,颂扬民主自由的思想。

1834年初,文学俱乐部为庆祝该俱乐部成立的纪念日所举行的一次游行活动,引起了当局的惶恐和不安,他们加紧了对民主势力的镇压。

校长维登巴赫因被从校内查出汉巴赫大会演讲记录而受到警察监视,希伯来语老师施涅(nie)曼因参加游行并唱革命歌曲而受到严厉训斥,数学和物理学老师施泰因格尔也因信仰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而被怀疑。当局为了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控制,还任命了不学无术的教员勒尔斯为副校长。

所有这些都激起了马克思对政府当局的强烈不满和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无比愤恨。为了表示他的爱憎,在毕业前夕,他一一向他尊敬的老师们告别,唯独不登他厌恶的副校长勒尔斯的门。在他身上,一种对旧世界的革命批判精神,开始萌发起来。

中学时代是马克思的世界观发展形成的早期阶段。他开始思考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这一严肃问题了。就在他进入中学的那年,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七月革命”爆发了,革命运动推翻了复辟波旁王朝。

这次革命风潮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对年轻的马克思和他同学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对德国专制制度的认识和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