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马克思的故事
45208100000016

第16章 马、恩的友谊从巴黎开始

马克思夫妇来到巴黎以后,创办《德法年鉴》杂志的事虽然遭受了挫折,但却遏上了一生最值得高兴的事。他们在这里跟终生最可靠、最宝贵的朋友——恩格斯真正定交了。

1844年8月下旬的一天,在法兰西剧院广场旁边的“摄政咖啡馆”里,两位年轻人正在热烈地交谈着。其中一位结实有力,头发漆黑,他是马克思。另一位身材颀长,相貌英俊,行为举止颇有风度,他是谁?他就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从英国来到巴黎,特地来拜访马克思。

马克思亲切地看着坐在对面的恩格斯,微笑着说道:“在编辑《德法年鉴》时,我认真研读了你寄来的文章,从中很受启发。你的文章虽然不长,但对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分析却很透彻。我当时禁不住感叹说:这真是一篇天才的文章!”

恩格斯谦逊地笑笑,说:“你过奖了,我的文章也有不足之处。”

马克思说:“我说的是心里话,以后你会知道的,我从不阿(e)谀(yu)奉承。”他又接着说道:“正是通过读这篇文章,我才切实感到自己的经济学知识不够。只有深入挖掘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矛盾,才能给共产主义学说建立起有力的理论基础。”

恩格斯微笑着说:“我的经济学知识也还需要充实,还要继续努力学习。”

马克思点点头:“是啊,我们都要努力学习。读了你的文章以后,几个月来我一直认真地研读政治经济学文献。我读了法译本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之研究》、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及萨伊、西斯蒙第、詹姆斯、穆勒、麦克库洛赫等一批经济学家的著作,并写下了详细的摘录和笔记。在学习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也越来越感觉到你的文章的敏锐和深刻。我要感谢你,是你的文章推动我走上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道路。”

恩格斯说:“你这么说我可不敢当。几年前我就听说了你的情况,并一直关注着你写的文章。从你的文章中,我看出你观察问题比我更深刻,分析问题比我更严密。所以,我非常渴望与你结识,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他高兴地伸出手与马克思相握。

两个人喝着咖啡继续深入交谈。马克思对恩格斯说:“讲讲你的经历,好吗?”

恩格斯点点头说:“我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一个工厂主家里。我的父亲一心希望我继承父业,使家族的事业更加发达。我中学还没毕业,就被父亲送去经商。但我却不满意父亲的这种安排。我爱好不少,诗歌、民间文学、语言、历史、哲学——我都喜欢。不能继续上学,我就自学,法文、希腊文、拉丁文等多种文字我都通过自学掌握了。在商行干了几年后我又到柏林去服兵役。在那几年中,我读了不少哲学、科学和历史书籍,还抓住一切机会到大学去旁听。总算没有虚度年华,学到一些知识。”

马克思又插话说:“不是一些知识,而是丰富的知识。这从你写的文章和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我认为你的学识要超过许多大学毕业生,甚至某些大学教师。”

恩格斯又有些腼腆地说:“谢谢您的夸奖,我可能达不到您说的标准。”

马克思又说:“我是实事求是的评价。我说过,我不会阿谀奉承。”

恩格斯接着又说:“我从上中学时就开始写作,起初写一些轻松欢快的诗歌,但不久就放弃了。我去钻研黑格尔的哲学。当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像一道闪电划过德国思想界时,我感到了一种思想解放。”

“巧了,我也对费尔巴哈的这本书感兴趣。以后我们可以好好讨论一下这本书。”

“好,这正是我来巴黎找你的目的。像你一样,我也以批判的态度总结了黑格尔学说,走向了唯物主义。”

“我们一定要在一起好好讨论一番哲学。”

“当然。我们还要讨论对现代社会的认识。我在英国经商,比较深入地了解了这个资本主义的工业中心。我看到了现代生产力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也看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我有好多疑问想同你探讨。”恩格斯的话音刚落,马克思就站起来,紧紧握住恩格斯的手说:“真有相见恨晚之感。你要多住些日子,我们好好谈谈。”

恩格斯在巴黎住了10天,每天同马克思形影不离,抓紧时间探讨问题。他们探讨的范围极广,从哲学到经济学;从历史到当前的社会;从欧洲到全世界……在探讨中他们惊喜地发现,在所有重大问题上,两人的观点完全一致,简直连用语都达到了不谋而合的地步。

两人也发现了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之处。马克思的理论思维更深刻,恩格斯则更敏锐:恩格斯总能迅速地发现新现象、新事物,马克思则擅长以批判的态度把握它们的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建立在崇高的理想之上,所以二人在巴黎相处虽然只有短短10天,却商议了事业上的大事——这就是写了一本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书籍。

这天晚上,两个人又在一起长谈。

“青年黑格尔派现在已经向右转,夸大个人的历史作用,鼓吹英雄创造历史,污蔑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他们甚至与封建统治阶级妥协,美化普鲁士专制制度。我们必须和他们斗争。”马克思抽着雪茄烟,坚定地对恩格斯说,“你说得完全正确。我们应该对他们的错误思想宣战,把他们的领袖鲍威尔的思想批驳得体无完肤。”恩格斯热烈地响应。

“我们要写一篇论战性的文章,不,要写一部著作。”

两个年轻人说干就干,当天晚上就开始动笔。

恩格斯的思维一向清晰敏捷,一旦有了灵感,写文章经常是一气呵成。在巴黎期间他就写完了他负责的那7个章节。恩格斯离开巴黎后,马克思继续写作,他查阅并引用了大量资料,用了约3个月时间完成了此书他负责的部分,并取书名为《神圣家族》,用于讽刺鲍威尔一伙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不可一世的狂妄形象。

书稿再送给恩格斯审阅。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观点十分赞同,并认为自己写的部分在全书所占的比例较少,最好不要署自己的名字。但马克思不仅署上了恩格斯的名字,还把他的名字放在第一位。

《神圣家族》首先是一部哲学著作,作者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指出了他们把个别与一般割裂开来,从而坠A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错误之中。书中科学的论证和阐述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批判了唯心主义历史观,提出了正在形成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一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人民群众,正是他们的劳动和斗争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这是《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著作,标志着他们伟大而漫长的共同战斗历程开始了。这本书的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进步报纸纷纷发表文章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书是马克思、恩格斯迄(qi)今写的最有深度和力度的一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