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马克思的故事
45208100000013

第13章 马、恩第一次不太愉快的会见

1842年11月底的一天,《莱茵报》编辑部来了一个陌生人。他是一位满头黄色头发的年轻人,穿着很整齐,梳着三七分头,大方脸,目光炯炯有神,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是编辑部吗?”黄头发人小心地问。

“没错,《莱茵报》。”坐在窗前抽雪茄烟的黑发黑胡子青年人忙站起回答,“有什么事吗?”

“来看看,学习,走访。”黄头发人又自我介绍,“我是在柏林退役的恩格斯。”

“噢,恩格斯?你就是在诗歌里把柏林大学‘博士俱乐部’的一个人比作‘鹰’的那位‘商人的儿子’。”黑发人忽然记起了这个名字。

“嗯,是的。”恩格斯回答,他接着打听,“卡尔在吗?”

“找他有什么事?”

“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看看他,顺便来学习你们的报纸。”恩格斯用手捋(lu)了捋额前还很不习惯的头发,停了停又说,“你们的报纸办得挺有生气,在整个普鲁士的影响都很大。”

“作者先生,他就是卡尔,我们的主编。您带来的稿子可以交给我。”一旁的一位编辑过来介绍。

“啊?久仰——久仰!您就是马克思先生?果然名不虚传,这么年轻就当起主编来了?”恩格斯听说这就是在“博士俱乐部”很有影响并且被自己描写成“鹰”的人,心里非常高兴,连忙把颈下的扣子解开,身上热乎起来。

“难怪,是马克思先生当了主编。”恩格斯自己在一旁就近找了个地方坐下,满脸微笑,眼睛盯住卡尔,深怕卡尔跑了似的。

“带来的好稿子快拿来拜读,恩格斯先生。”卡尔被来客打量得有些介意了,连忙支开对方的目光。

“很抱歉,我没写稿件。我是刚服满役期,要到英国去,就绕道到这里来走访你们《莱茵报》的先生们。没想到,来编辑部第一个就遇上了您,我敬爱的马克思先生!”恩格斯痛痛快快地说,像突然遇到了老朋友。“埃德加尔通过哥哥鲍威尔早就向我介绍过您,不简单,您的《莱茵报》又一下就办成了受人尊敬又喜爱的报纸啊!”

“好什么?少说奉承话!”卡尔有些气得够呛,还把脸转向了一旁说:“你不是来检查我们的吧?好在还有读者支持我们《莱茵报》,不然,我们就要散伙了。”

编辑部的人听说来者是主编的老朋友,客气地端来了一杯茶水。“恩格斯先生,在你还不认识我的时候,怎么就轻易地夸奖一个人呢?真是不敢当,谢谢了!”卡尔抽着烟,淡淡地说。

“因为听说您在‘博士俱乐部’很有特点,是少有的一位追求进步的人才。”恩格斯认真地回答,又捋了一把自己额前的头发。

“您是商人的儿子,怎么会对我们感兴趣呢?”卡尔有些轻蔑地说。

“商人的儿子,不,不一定,就是商……商人。”恩格斯说得有些激动,显出有些结巴,可一字一字沉沉地说得掷地有声。

房屋里的空气一时间凝滞了。

“你们的报纸发行量有多大?”恩格斯转移了话题。

“3400份。”

“原来呢?”

“885份。”

“呀,是原来的4倍!”恩格斯很惊讶。

“恩格斯先生,您要是真对我们的报纸感兴趣,就拿出诚意来支持我们,给我们多写一些适合我们口味的有分量的稿子。”卡尔说。

“但愿我的笔会争气。”恩格斯恳切地回答。

“我们这支笔如果只是埋头算计自己口袋里的几个钱是没有多大用的。”卡尔笑了笑说,“当然,也有用,但不会有大用。因为经常是你自己往口袋里算进,人家又以各种名目帮你算出了,进了自己口袋的钱,人家也会夺过去的!”

“很有道理。”恩格斯点了点头。

卡尔独自抽着烟,忽然觉得自己应向客人递上一支,但想到对方是“商人的儿子”,穿戴又如此整齐,不免又不客气地说了一句:“我抽的是雪茄烟,你不一定喜欢,也就免了吧。”

“哪里哪里,我还没学会抽烟呢!”恩格斯说,起身看身旁的一张《莱茵报》。

“最近的?我拿去车上看看?”恩格斯看看手表,用目光征询卡尔的意见。

“真有兴趣就多拿几张吧!”卡尔说。

“谢谢!时间不早了,下次抽空再来看您。”恩格斯起身告辞。

“没什么看的。”卡尔冷淡地说。“只来看报纸的发行量,没空可以不来。”

他们的告别没有拥抱,也没有握手,只是互相审视陌生的对方很有穿透力的视线的交战。两位未来的革命导师的初次会见虽然气氛不太友好,但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两人最终却因为共同的信仰走在了一起,建立了终身不渝的友谊,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