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养殖常识——绵羊
45192500000006

第6章 绵羊的繁殖(1)

(第一节)绵羊的繁殖规律

搞好绵羊繁殖是迅速增加绵羊数量和养羊业产品的保证。因此,了解和掌握繁殖规律,正确使用繁殖技术,提高绵羊繁殖成活率,是发展养羊业的重要环节。

一、初次配种年龄

绵羊一般在7月龄左右性器官基本发育完全,并开始形成性细胞和性激素,这叫性成熟。性成熟后,就能够配种怀胎并生殖后代。但是性成熟并不意味着就是最适于开始配种的年龄,由于在性成熟时期,其身体并未充分发育。生产实践证明,幼畜过早配种,不仅严重阻碍其本身的生长发育,而且也严重地影响到后代体质和生产性能。但是,幼畜第一次配种年龄过迟,会在经济上受到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配种必须适时,一般在1.5~2.0岁开始配种较为合适。

绵羊的确切初配年龄,应视羊生长发育情况而定。饲养管理条件和本身生长发育较好的,配种年龄可早些;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生长发育不良的,配种时间可延迟。

二、发情、发情持续期和发情周期

绵羊性成熟以后,每届发情季节就能见到发情征象。母羊发情征象大多不很明显,一般发情母羊多喜接近公羊,在公羊追逐或爬跨时站立不动,食欲减退,阴唇黏膜红肿,阴户内有黏性分泌物流出。处女羊发情更不明显,且多拒绝公羊爬跨,故须注意观察和做好试情工作,以便适时配种。母羊一次发情延续的时间称为发情持续期。绵羊发情持续期为30小时左右。绵羊在一个发情期内,若未经配种,或虽经配种而未怀孕时,则隔14~21天(平均16天)再次发情。由上一次发情开始到下一次发情开始的时间,称为发情周期。

了解绵羊发情征象及发情持续时问,目的在于正确安排配种时间,以提高母羊的受胎率。母羊排卵一般多在发情后期,成熟卵排出后在输卵管中存活的时间约4~8小时,公羊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内授精作用最旺盛的时间,一般约为24小时左右。为了使精子和卵子得到充分的结合机会,最好在排卵前数小时内配种。因此,比较适宜的配种时间应是发情中期。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很难准确地掌握发情开始的时间,从而应在早晨试情后,挑出发情母羊立即配种,如第二天母羊还继续发情可再配1次。

三、妊娠期

绵羊从开始怀孕到分娩的期间称为妊娠期或怀孕期。绵羊的妊娠期一般为5个月左右,但随品种等因素而有不同。早熟的肉毛兼用品种多在饲料比较丰富的条件下育成,妊娠期较短,平均约145天。细毛羊多在草原地区繁育,饲养条件较差,妊娠期长,多在150天左右。

四、繁殖季节

绵羊属短日照繁殖家畜,当1年中日照开始由长变短时,羊群中的个体便逐渐出现发情,表示繁殖季节来临。因此,绵羊有固定的繁殖季节,大致是秋季3个月和冬季的前两个月。

显然,日照是绵羊每年出现性周期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大气温度、羊营养体况、性刺激诱导等因素,也会对绵羊繁殖季节产生一定影响。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同一绵羊在不同年份,繁殖季节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并不一致,生长在寒冷地区的或原始品种的绵羊,呈现出季节性发情;而生长在温暖地区或经过人工高度培育的绵羊品种,其发情则往往没有严格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绵羊发情季节一般是7月至第二年1月间,而以8~9月间发情羊较多。

营养状况对繁殖季节也有一定影响,如羊群在牧草茂盛的牧场上放牧,膘情良好,繁殖季节开始较早,并且发情整齐。

假若牧场缺乏,牧草生长不良,羊群繁殖季节就会推迟。

(第二节)绵羊的配种

一、配种时间的确定

绵羊的配种时间,可根据各地区、各羊场每年产羔的次数和时间来决定。一般年产1胎的情况下,有冬季产羔和春季产羔两种。冬羔的产羔时间在1~2月间,需要在8~9月份配种;春羔的产羔时间在4~5月间,需要在11~12月份配种。

不同产羔时间有不同的优缺点,究竟什么时候产羔好,这要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饲养管理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

(一)产冬羔的好处和条件

利用当年羔羊生长快、饲料效益高的特点搞肥羔生产,可当年出售,加快羊群周转,提高商品率,从而可以减轻草原压力和保护草原。产冬羔还有以下好处:

第一,母羊配种期一般在8、9月份,是青草茂盛季节,母羊膘情好,发情旺盛,受胎率高。

第二,怀孕期母羊营养好,有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产的羔体大、结实,容易养活。

第三,母羊产羔期膘情还未显著下降,产羔后母羊奶足,羔羊生长快、发育好。

第四,冬季产的羔,到青草长出后已有4~5个月龄,能跟群放牧,当年过冬时个子大,能抵御风寒,保育率高。

产冬羔需要有一定的条件:

第一,冬季产羔,在哺乳后期正值枯草季节,必须有良好的冬季牧场或充足的饲草、饲料准备,否则母羊容易缺奶,影响羔羊生长发育。

第二,冬季产羔气候寒冷,需要保温的产羔圈,否则羔羊保育有困难。

(二)产春羔的好处和缺点

产春羔的好处是:

第一,春季产羔气候已转暖,母羊产羔后,很快就可以吃到青草,母羊奶足,羔羊此期发育好。

第二,羔羊出生后不久,也可吃到青草,有利于羔羊发育。

第三,春季气候比较暖和,产羔不需要很好的保暖产圈。

产春羔的缺点是:

第一,春季气候多变,常有风霜,甚至下雪,母羊及羔羊容易得病,绵羊发病率较高。

第二,牧草长出后,羔羊年龄尚小,不易跟群放牧。

第三,春产羔羊,特别是晚春羔,当年过冬死亡较多。

因此,在气候寒冷或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的地区适宜产春羔。一般早春羔比晚春羔要好。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产冬羔。

二、配种方法

绵羊的配种方法可分为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种。

(一)自然交配

自然交配包括自由交配和人工辅助交配两种。

(1)自由交配。将公羊放在母羊群中,让其自行与发情母羊交配。这是一种原始的配种方法,由于完全不加控制,因此存在不少缺点,主要是:①1只公羊只能配母羊30只左右,不能充分发挥优良种公羊的作用;②由于公、母羊混群放牧,消耗公羊体力,影响母羊抓膘;③不能记载母羊怀孕的确切日期,较难掌握产羔具体时间;④羔羊系谱混乱,不能进行选配工作。由于以上问题,从而多不采用自由交配,只是在粗放的粗毛羊养羊业中或人工授精扫尾时不得已而采用。

(2)人工辅助交配。这种方法要求人工帮助配种。公母羊全年都是分群放牧的,在配种期内,先用试情公羊挑选出发情母羊,再与指定公羊交配,其优点是能进行选配。交配由人工控制,能知道交配日期与种公羊羊号,可以预测产羔日期。在配种期内每只公羊与配母羊的只数可增加到60~70只。因此,在羊群不大,种公羊比较充足的羊场,可以采用此种方法。

(二)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是用器械采集公羊精液,再将精液输入发情母羊的子宫颈内,使母羊受孕的方法。这是一种科学的配种方法,有很多优点。因此,早已在我国大型羊场及群众性绵羊杂交改良工作中广泛应用。为确保高受胎率,进行人工授精的人员,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

(第三节)接羔

做好接羔和保羔工作是提高羔羊存活率的有效措施,要事先订出计划。

一、产羔前的准备

(一)羊舍和用具方面

(1)分娩羊舍。在产羔前,应把分娩羊舍打扫干净,墙壁和地面要用5%的碱水或2%~3%的来苏儿消毒,无论喷洒地面或涂抹墙壁,均要仔细和彻底。在产羔期间还应消毒2~3次。分娩用羊舍要有足够的面积,产羔期间应尽量保持干燥和恒温。羊舍潮湿容易出问题,舍温一般以10℃左右为宜,但温度的恒定较之舍温高低更为重要。

(2)饲养管理用具。料槽和草架等用具在产羔前都要进行检查和修理,并用碱水或石灰水消毒。

分娩栏是产羔时的必需用具。母羊产过羔后关在栏内,既可避免其他羊干扰,又便于母羊认羔。因而产羔前应制备或修理分娩栏。一般当地品种羊认羔性强,可以不要;杂种羊在产羔比较集中的情况下,分娩栏数量可占产羔母羊数的5%~10%;纯种羊群需要的分娩栏数更多一些,一般按10%~15%配备。

(3)其他方面。一切接羔用具和药品,如台秤、产羔登记簿、产科器械、来苏儿、碘酒、酒精、高锰酸钾、药棉、纱布、工作服等,都应在产羔前准备好。

(二)人员方面

产羔和产羔后一段时间内工作比较繁重,需要的人力比平时多,宜事先规划安排。一般高代杂种羊群或纯种羊群(每群150只左右)以3~4人为宜。开始产羔时人可以少一些,产羔盛期增加,末期渐减。

(三)饲草饲料方面

在产羔期间,羊群放牧时间相对减少,产羔母羊又增加了哺乳的负担,因此需要补饲。补饲量,应根据绵羊品种、类别和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来考虑。杂种羊每日每只可补饲青干草1.0~1.5千克,混合料0.5千克。产羔期间补饲草料的贮备,可纳入羊群全年补饲计划。

牧区夏、秋季节,应在距羊圈不远的地方留出一些草场,尽量围起来不要放牧,专作产羔母羊的放牧草地,其面积以够产羔母羊放牧一个半月为宜。草地应避风、向阳、靠近水源。母羊在产后几天之内一般不出牧,从而要有足够数量的优质干草、青贮饲料、多汁饲料供产羔母羊补饲。

二、接羔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