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赢在起点-高考高分作文
45191400000049

第49章 炫示亮点的方法(1)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凡优秀作文,都要在“发展等级”中大显身手。考场作文,突出亮点,就是突出得分点。要使整篇文章有新意、有特色,对许多考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文章中设置一两处亮点,还是可以做到的。下面主要从章法的角度,举例说明设置“亮点”的方法。

(第一节巧拟题目,先声夺人)

尧眉分八彩,舜目有重瞳。说文解字云(“题,额也)目,眼也。”“标题”就像人的额和眼,占据着非常显着的位置,额美眼亮,谁不青睐?从近几年高考来看,全国各地的试卷中大多数还是要求考生“自拟标题”。“自拟标题”,以其发散性、灵活性、多元性、自主性给同学们留下了张扬个性、展示才情的空间。标题醒目,是整篇文章的第一个亮点,是提升作文档次的一种极有效手段。

一、拟题的要求

1.准确简洁

就是切题,即既能简约地涵盖考题材料的主要意图,又能提挈所要写作的文章的主旨。标题的文字要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不能拖泥带水。标题不能过长,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一般而言,字数以在十个字以内为宜,语言简洁凝练。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入俗套。如果标题万一太大,可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

2.亮明文体

就是标题要有文体标志,显现所写的是记叙文、散文还是议论文。如果是议论文,就应有议、论、说、感悟……”字眼。

3.新颖生动

作文的题目与文章的立意、构思的角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巧的立意、巧的构思才会拟出巧的题目。比如《一花一世界》,一花便是一个世界,世界上有数不清的花,便有说不清的“世界”,答案便是丰富多彩的。用语新奇,文学色彩浓郁,角度新颖,形式也新颖。

4.含蓄隽永

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例如《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题目的意思是,《庄子》代表了人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的一种意识形态,含蓄地告诉人们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看看《庄子》,想想庄子,学学庄子。结构形式独特,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5.要有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拟题的主要方法。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具有相似性,利用事物间的相似性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由对已知事物的感知而联想到与其在形式内容性质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或相关性的其他事物,也可拟出别开生面的题目来。在理解“话题或材料”的同时,必须聚焦材料的“含义”,使之沟通文化文学历史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容,从而纵论自然人生社会和自身。这个“沟通”实际上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接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如2005年福建卷(看图与话题作文的结合,题目给出一个圆和一个不规则多边形,同时在圆的下方注有文字:“我规范我稳定我的周长最短我的面积最大。”在不规则多边形下方注有文字:“我新颖我创新我周长最长我面积最小。,这一年的高分考生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联想合理而贴切。从“圆”的圆转柔和,想到古代善于应变的“通子”;从星形的“棱角”想到古代执着追求的“执子”;从星形的不规则特点,联想到人要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从星形的光芒,联想到“流星”式人物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从圆的“稳定”特质,联想到人生的“内敛”气质;从星形的“创新”思维,联想到“张扬”特质。

二、怎样命制一个靓丽的题目

1.直取法

最简单的拟题方法,就是直接以所叙事件作为标题。如2007年湖北优秀高考作文题《回归母语的本源》、2005年高考考生拟写的《一滴水的世界》《父亲的游戏》《永远的苏武》等都直陈其事,事件是文章标题,又是行文线索。直取法有利于考生写出情真意切、结构完整的好文章来。

2.概括提炼法

就是概括提炼所写的材料内容,或者提炼出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这也是最基本的命题方法,例如《西游记》《六国论》《高扬道德的大旗》等。

3.形象描绘法

就是将要表达的意思或道理形象化,把文章的观点或话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在征程中欣赏风景》《请守住幸福;》《追忆似水流年》《掬水留香》等。

4.嵌用生动词语法

在标题中嵌入确切生动的词语(特别是动词),往往能使标题表意准确含蓄、清新隽永,具有动态的美感。如《校正情感》《爱心永驻:》《从泪走到血》,这几个标题中使用的“校正”、“驻”、“走”这些动词就为标题涂抹上了灵动的色彩,极富表现力。

5.情景设直法

这种方法是借用文章中出现的情境或镜头,让命题显示美的意境,如《寻找心灵的故乡》,题目耐人寻味,不同凡响,读罢全文,好像看见一位年轻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在跋涉,在寻找,最后找到心灵的故乡。又如!带着三句话上路:》《别拦着我飞翔:》《飞翔路上的人生风景》《故乡的竹林》《榕树下的故事》《风筝飞起来了》《那一片醉人的绿哟:》《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携手夕阳下》,福建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渠清如许》等。

6.巧用修辞手法

标题中运用修辞手法,显得既简明生动,又新颖别致,使文章锦上添花,对读者极富吸引力。下面的标题就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

(1)比喻式。如《我心如雪》《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成功之花只对挑战者绽放》、2007年高考河南优秀作文《走出保护伞》、2007年甘肃优秀作文《为爱撑起一支长篙》等。

(2)拟人式。如《月若有情月长吟》讲述了为母亲治病筹钱为线索,通过我送迷路小孩感化医生的故事。全文设置在月光下展开,开头写月景,反衬内心焦急;中间写月景,映衬美好心灵;篇终写月景,写月即写人,深化主题。又如《让爱导航》《让睫毛载来爱,载来幸福等。

(3)夸张式。如《世界很小是个家》用了夸小的方法,只要人人都有爱,无论哪里都是温暖的家。《一花一世界:》《世界不是因此而精彩吗》,又如《一场秋雨一场寒》。

(4)反问式。如《鱼乎熊掌》,题目就是悬念,文章说明“取鱼还是熊掌,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看完全文,不禁为作者的构思赞叹。

(5)仿拟式。《莫让情云遮望眼》(仿“莫让浮云遮望眼)、《谏父亲三思疏》(仿“谏太宗十思疏)、《都是XX惹的祸》等,幽默风趣,让人印象深刻。

移就式,即通感。《绿色可听》作者沟通视觉和听觉,“听”出了窗外绿色世界的欣欣向荣,视觉独特,别出心裁。又如《我闻到了阳光》《校正情感》《会诊沙尘暴:》《保鲜诚信:》《收藏阳光》等,让人备感新鲜别致。

(6)呼告式。如2007年河南省高考优秀作文《让我飞吧!》《请不要难为我》《爸爸,再给我一点爱》等。

(7)顶真式。《读书乐,乐读书》《活读书,书读活》这两例运用顶真兼回环辞格,风趣地展示读书之趣、读书之乐和读书之法。

(8)反复式。《“我为我服务》(湖北武汉),前面的“我”为克隆人,两个“我”重复,设置悬念,新颖醒目。

(9)对偶式。如2006年高考福建满分作文《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多么富有诗意,两个比喻,一个对偶,明白如话,亮人眼眸;两个判断,一个对比,充满哲理,深刻地揭示了圆满和空白的辩证关系,润泽心灵!从而彰显了文章主旨,以此演绎话题“留一点空白”,大有诗意行文、诗意栖居的雅致。再如《朋友最真,友情最贵:》《血浓于水,理大于情:》《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敢于正视挫折,善于化解痛苦》《挥刀斩索,搭桥渡人》等。

对比式《躺着读书,站着做人》(浙江温州),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

(10)双关式。如《我最需要一剂良药X安徽庐江》,文中良药”既能治腿疾,又能治心病,一语双关,内蕴丰富。

7.引用式

运用歌词、诗句、名言、警句、俗语、成语等做标题,既亲切形象,又风趣机智,贴切、巧妙,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如《腹有诗书气自华》《风物长宜放眼量,前者形象地表现读书的作用,后者揭示消除“代沟”的思想方法,引用名句作题目,能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再如2008年湖南考生《彼岸,灯火阑珊》等,都是引用名言警句为题的。

8.化用影视剧名、歌曲名、俗语、广告词入题

影视剧名、歌曲名、广告词,为人熟知,通俗易懂,化用它们做标题自然亲切,极易引发读者的想象。如2006年高考河南优秀作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借用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诗句,论述“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的中心论点,文题相应,相得益彰。再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借用俗语)、《让心做主》《掀起你的盖头来》等都属于化用手法。

9.选用诗意的物象入题式

富有诗意的物象,最能引发读者的情思,用之入题,往往能显出标题的含蓄美。如2006年高考作文《窗棂边的栀子化》(山东卷);再如《蓝色蛹·金色蝴蝶:》《绿太阳·红太阳》《樱桃红了》。

10.符号式

(1)标点符号属无声的语言,用之拟

写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如课文《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的冒号具有提示作用。2000年浙江一考生所拟文题为《人生,丰富多彩!》,作者以感叹号为题,语势铿锵有力,形象地表明“人生没有固定的格式”,并点出只要“把握好手中的生活之舵,人生将丰富多彩”这一主旨。

(2)将数学符号引进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71=0》(2001年),用特殊的句式暗示抛弃了诚信,其他的金钱、美貌等就失去价值了等等。又如《出发+拼搏=到达》,言简意赅,表达了中心。

11.悬念式

有的文章的标题把文章的主题全盘揭示出来,读者对它所揭示的主题恰好特感兴趣,这样的标题当然能唤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文章中巧设悬念,一波三折,弓人入胜,妙不可言。标题中只提出论题而不写出结论、只写出所记人物而事迹不详、只露某事端倪而成败利钝未卜,这样就会引起读者的悬念,迫切希望知道下文。如课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2007年高考优秀作文《谁为青春买单》(河南)2005年高考考生拟写的《八·十八·二十八》《两份病危通知单》《谁是英雄》等。

(第二节巧设题记,提挈文意)

题记是写在文章的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一段言简意赅的文字,大多起点名主旨、提示结构的作用。一篇文采飞扬的正文加上一段意蕴丰厚!情味绵长!语句精美的段落,犹如凤冠上的明珠,就像画家“画龙点睛”一般使文章通篇生辉,让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从传统的命题作文到多角度的材料作文,到现在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在命题的形式上可谓丰富多彩。在高考作文中撰写题记,是突出作文中心打造作文亮点!提升作文品位的一种写作技巧。

从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作用看,写题记有以下技法:

1.析题式

借用题记,对文章题目内涵作具体的i全释,让读者对其内涵有更为清晰,准确的把握。不但在结构上收拢全文,更重要的是让读者能及时充分准确地揭示题意,对文章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如佳作)五彩的幸福,其题记为:

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生活如梦,绚丽多姿。

此题记富蕴诗意,诠释出幸福的多彩性,拉近题目与话题的距离,显现出习作者丰富的情感特质与良好的语言素养。

2.交代式

即借助题记交代文章的写作目的,背景,或写作内容等,使读者对文章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或宏观上的把握,使读者能迅速进入角色。如一学生在作文,母亲河中写的题记为,谨以此文献给我深爱的母亲,献给天下所有普存爱心的母亲。

题记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真诚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令读者动容。题记犹如古人诗前的小序。

3.诠释式

考试作文,为了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有时我们可通过题记来表明自己对话题某个方面的新颖独到的见解,巧妙地点明全文的主旨。在点题中为行文定向,让读者对文章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有明确的体味。如2007年甘肃高考优秀作文)感恩的心》:人,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接纳别人,也要学会认识自己。--题记作者借助题记表明自己对材料的新颖独到的见解,既为全文的写作内容规定了范围,又巧妙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4.引用式

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或现成的诗文作为题记,不仅使文章立意深邃隽永,也可以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语言修养。如2008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拨开迷雾,用心体会,雾里看花,你看不到花儿为了盛开而流下的眼泪;水中望月,你看不到明月之下的灰尘。

--题记

引用歌词解读了韩愈诗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和哲理。

5.点睛式

点睛一笔,照亮全文。大多数题记是用来揭示文章主旨的。短短一两句话,直接把蕴藏于较长篇幅中的主旨揭示出来,醒人耳目,便于读者迅速把握。如2006年四川考生的)学海无涯,好问是帆》:

万物有道,知识无边,学海无涯,好问是帆!

--题记

文章用一个比喻“学海无涯,好问是帆”作文题,亮出主张,彰显主旨,犹如树起一面旗帜,给人鲜明的指引!然后,作者用题记总领全文,直奔主题,将目光投入现实和历史的星空,关照自身,触摸历史,旁征博引,纵横驰骋!从问的起源、问的技巧、问的作用和伟大历史意义等方面生动而深刻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6.悬念式

“文似看山不喜平”,有时我们的作文并不是以深刻新颖的主题取胜,而是以曲折的情节结构取胜!此时,我们不妨巧用题记来设置悬念,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2002年一考生写的那山,那月,那人(,其题记为:

一面是贫困的小山村,一面是繁华的现代大城市,这位刚毕业的师专学生将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推出悬念,刺激读者的阅读情绪,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7.添文采

文以情取胜!用词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文句有意蕴的题记,能给文章增添不少文采,成为文章的一大亮点。例如:

或许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化。

巧用比喻,形象含蓄。将人生喻为花朵,并生动地讲出观点,统领全文,使文章增加了浓郁的诗意与深奥的哲理。

8.增理趣

就是以议论的方式阐发哲理,显得很有深度,又有启发性。如2005年湖北优秀作文亦孔亦庄。

孔子与庄子,入世与出世,是几千年来中国文人永远不能理顺的一对矛盾,千百年来,就这样活着,思考着,疑惑着,矛盾着。

--题记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两者固然有矛盾斗争的一面,但也有兼容互补的一面。本文作者站在反思历史文化传统的高度,深刻阐释并高度赞扬了积极入世与高调出世的人生态度,立意深刻,见识不俗。

9.定基调

如2007年四川考生一步与一生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题记

引用陆游,钗头凤,词句来做题记,奠定全文感伤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10.纲目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