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性文章面对的是客观事物,而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过程”,要避免照搬生活,就有一个把“过程”截断、从哪里写起的问题,也就是在“剪碎”材料的过程中,从哪里下第一刀的问题。这种“截取”,通常包括两层意思。从“完整”的生活素材中选择一个叙述的起点,是截取,如《祝福》中写祥林嫂的一生,作者从祥林嫂二十六七岁第一次到鲁家做工写起,这样就将祥林嫂从小如何受苦、后来又如何被骗、逃婚等情节过程全部剔除。从已选择的材料中择取某一部分放在开头,作为文章的起点,也叫截取,如将祥林嫂之死作为揭开这一悲剧的序幕,便于吸引读者、统摄全文。这后一种选择文章开头的“截取”,在记叙性文章的写作中更为重要,它与文章的结构形式直接联系,常常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
4.画面组合式
画面组合式意味着文章是将几个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片断组合起来,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主题。尽管每一个片断都能独立成为一幅图画,但是必须表现中心事物的特征,也就是采用画面组合式,必然是所有的画面都要反映文章主题,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之上,难点就是对画面的描写,不能零乱,既可从不同角度去描写,又要在画面中营造情感,为主题烘托气氛!只有这样,就会在形式上新颖别致,变而不乱,情感强烈;在内容上充实详尽,胜人一筹!
请看2006年北京卷优秀作文:
北京的符号积淀了千年的文化底蕴,不约而同地,多少文人风尘仆仆地朝你赶来了,古都北京,文人扎根在这儿,你宽广的胸襟温暖了他们,你深情的水土养育了他们,你慈爱的双手抚慰了他们!他们的诗歌中、散文中、传记中,他们的寓所里、魂归处,他们的血脉中,都汩汩流淌着你留在他们灵魂深处的气息,然而他们逝去了,你却依旧恒久存在着,于是你的文人孩子们留下的踪迹,成为你永恒的符号!是钱钟书曾居住的三里河的寓所吗?一位学贯中西的硕儒,不求闻达的学者,“嘤其呜兮,求其友声”,大儒已逝,但后人目詹仰,仍能感受到那严谨的治学之风!踱步走过,仿佛看见一盏孤灯下,独编(管锥徽的身影。
走过鲁迅曾居住的八道湾,四合院里那株紫藤还开得正旺,侍候周家一辈子的老佣人张淑英依旧踮着小脚穿过庭院,守着周家的故宅,向前去探访的客人叨唠着大先生和二先生!
走过史铁生在迷惘失落时徜徉徘徊的地坛,千年的古柏沉默不语,葱茏蓊郁,回望一眼,月季正开得烂漫,蝶儿正舞得热烈,仿佛母亲深情注视的眼光!
走过城南的陶然亭,高君宇和石评梅安然沉睡,青山无语,碑上刻着他们的墓志铭:“我是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般耀亮,我愿死如彗星般迅忽。”陶然亭无语,停滞了峥嵘岁月。
走过“文革”中逃脱“破四旧”浩劫的明城墙、钟鼓楼,就仿佛听见梁思成先生痛心的话语:“一个东方的文明古国,倘若在建筑上失掉自己的特色,是大大有碍观目詹的。”又仿佛看见林徽音与北京市长吴晗争执时的黯然神伤,潸然泪下。
什刹海畔,有储安平“一万分的失神,一万分的慌张”;昆明湖边,有金岳霖的谈笑风生;荷塘月色下,有朱自清的抒怀。我走过窄窄的小巷,穿过长长的胡同,穿过深深的庭院,处处都是文化的气息,处处都是深藏不露的符号文化。
古都北京,你养育了一批热爱文学的孩子,他们老去逝去,成了失根的兰花,飘零的浮萍,心里牵挂着你,你是心灵的故乡。他们的灵魂远去,留驻的第一站,一定在你的心头。他们留下的严谨、狷介、正直、忠诚,他们留下的文化氛围,就是你亘古不变、浩然长存的符号啊,北京!
例文评析
(北京的符号)一文以北京的人文底蕴为切入点,选取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画面,如钱钟书、鲁迅、史铁生、高宇君和石评梅、梁思成和林徽音、金岳霖、朱自清,都是北京人文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些人物的代表性是鲜明的,更难得的是作者对每位人物都着墨不多,但却字字传神,寥寥数语就将这些人物并通过与人物关系密切的场景结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而且画面与画面之间又有机地融合,勾画出了一幅北京的人文历史长卷!这固然是作者丰富人文知识的积累所成,更显示了作者对画面特点把握的功力。
画面组合式实际上应具有散文般形散而神聚的特点,从文章的中心通过画面的方式散放思维,最后在画面组合的基础上回归文章的主题,收放自如是这种行文方式的能力要求!
5.情节生动故事式
通过一个或几个故事来诠释话题!故事可以是人物故事、动物故事、民间故事,也可以是神话故事、科幻故事等!讲故事除了主旨明确、感情健康外,还要注意有生动合理的情节,塑造感人的人物形象,实施交代故事的相关背景!(例文见第四章《妈妈讲的三个故事》)
6.巧设悬念式
“悬念”就是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兴奋,急欲解除心头之念!旧时写章回体小说的人,每到关键处,便来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就是故意设下悬念!在记叙文中,作者往往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设下一个个“扣子”,引起读者对故事人物命运的关切。悬念能使作品引人入胜,唤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变色龙》通过“这到底是谁家的狗?好像是将车家的狗--这是将军哥哥的狗”的反复变化,不但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变色龙”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性格,而且让读者在忍俊不禁中领略了悬念的无穷魅力和不尽韵味……
一般地讲,有三种情况可以产生悬念:一是读者对将要发生的事件一点也不知道,急于弄清.二是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情知道得比较粗略,想知道更多、更详尽的细节.三是读者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知之甚多,但急于知道事件的结局。不论是对所叙述的事件一无所知,还是知之甚少,或者只知其始,不知其末,读者都是从“有所不知”到“无所不知”,延续的过程越长,悬念就越强烈。
“悬念”往往与“波澜”分不开。一篇优秀的小说往往在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叙述中给读者留下许多“悬念”,然后一一解开,形成一个又一个“波澜”。
从前有一个诗人给一个权贵家族的老太太贺寿。他在酒酣饭饱后当场题诗:“这个婆娘不是人。”诗句一出,在座之人皆大惊失色,不由得为他捏一把汗。诗人镇定自若,写出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大伙看了都转忧为喜。接下来,他写出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老太太的儿孙看了皆对他怒目相向。但诗人马上写出的第四句平息了他们的愤怒:“盗得蟠桃庆寿辰。”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诗人写出的第一句诗出乎大家的意料,因此吸引了所有的人,而接下来的三句诗波澜起伏,牵动了所有的人。
从这个角度讲,没有“悬念”,便没有“波澜”。我们听故事时都喜欢听有情节性和趣味性的,如果故事平淡无奇,就不能吸引听众,写作也一样。
7.离合相生式
“离合相生”,是就材料与主题而言。“离”,是放得开笔,但也不离题.“合”,是收得拢笔,紧扣主题。叙述时若能做到忽离忽合,离合相生,文章就有波澜,富于变化,生动感人。对于记叙文来说,在处理场面和情节的过程中,不必处处紧紧地扣住行文主旨,而应采取“若即若离”的方式灵活安排,掀起文章波澜,避免单调呆板。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主旨是怀念藤野先生,开头却用了很大篇幅描述上野的樱花清国留学生中国留学生会馆仙台几个职员的操心居室的变换,等等。这些描述可谓离题太远,但是,正因有这种“离”,才展示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社会历史背景,突出了师生之间关系的深刻意义。在记叙了藤野先生对“我”在学习上的种种帮助之后,作者忽然又将笔移开,插进了日本学生轻视嘲弄中国人的一场风波,还有作者看电影后的思想变化。这段内容看来又有点“离”谱了,但正是这一变故,才将“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推向了高潮。藤野先生临别前的表现和“我”别后的追思,使文章中藤野先生的形象“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将永远鼓舞作者继续自己的事业。全文在更高的层次上切“合”了主旨。
8.先抑后扬式
这是组织篇章时造就转折形成波澜的又一重要技法。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种过程常常表现为:从表面到实质,从片面到全面。这就有可能形成某种误会或曲解。大凡经过某种曲折而认识到文章中运用抑扬手法的客观依据,也是这种手法之所以能增强文章效果的根本原因。抑扬手法的运用,可以是先抑后扬,也可以是先扬后抑。如唐弢的《琐忆》就是先抑后扬。作者回忆鲁迅,开始时使用了抑笔,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等等,这就给读者造成悬念,勾起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文章往下的回忆,正好逐一解除了先前的误解,推翻了听到的别人对鲁迅的“议论”。原来,鲁迅平易近人,对青年亲切热情,从不使用教训口吻;而对那些攀附阔佬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满嘴昏话的骗子烧杀抢掠的屠夫,确实很有“脾气”,也是很爱“骂人”的。这样,文章前后“抑扬”的呼应,形成了覆盖全文的波澜,增强了表达的效果。
9.叙事完毕理现式
记叙一件或几件事,或是讲一个或几个蕴含哲理的故事,故事讲完了,事情说清楚了,文章的主旨也就凸现出来了。用这样的写法来揭示话题解答话题,常常会给人行文别致构思独特充满哲理的惊喜,是一种获得高分的行之有效的法宝。要想写好这类文章,关键是所述故事或所记事件确实含有哲理。
例如,2005年天津市满分作文:留给明天。
我要画一幅绚丽的画留给明天,让人们知道我生活的多彩与瑰丽。
我要唱一支动听的歌留给明天,让人们知道我生活的悠扬与快乐。
我要跳一段炫目的舞留给明天,让人们知道我生活的婀娜与青春。
而这一切真的可以留给明天吗?画作会遗失,歌声会飘逝,舞蹈会停滞。还有什么不会消失?我们可以留给明天的究竟是什么?你爱唱歌,但你可能会忘记今年的金曲奖颁给了谁;你爱足球,但你可能忘记今天的足球先生是谁;你爱读书,但你可能会忘记,离家出走的是觉新还是觉慧?
而你怎会忘记,小学的时候,是哪个老师在下着小雨的夜晚,陪着你等待晚归的父母,还把身上的衣服披在你的身上,你更不会忘记第二天老师嘶哑的声音和亲切的笑容。
而你怎会忘记,初中时参加朗诵比赛,自己在台下紧张得脚都转了筋,好朋友握着你的手对你说:“别怕别怕,你就当台下坐的全是青蛙!”你怎么也忘不了通过朋友的手传过来的温暖,还有她那丑得要命的鬼脸。
而你怎会忘记,独自在异乡的路上,忍受着闷热与晕车的煎熬,同座递过来的一包纸巾,还有一瓶清凉的矿泉水,还有附赠的充满善意、鼓励与温暖的笑容。
是的,这一切你都忘不了,也不能忘。
我们的一生中会有许许多多的老师、朋友、陌生人与我们或是擦肩,或是相处一段时间,而有的人就如同过眼云烟,随风飘逝,不留下一点点痕迹,而有的人就成了我们心目中的烙印,时时让我们回忆,让我们温暖,
这一切与相处时间无关,与认识与否无关,让我们记住的,是那些在我们心中留下温暖回忆的人。
是的,是“温暖”。这才是永不消逝的东西。这,才是我们可以留给明天的东西,为荒漠种上一棵树,为灾区捐上十元钱,为盲人引一段路......正是这一点一滴的温暖,汇集起来才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这能量不只能温暖今天的我,明天的你,后天的他,这能量可以永远的传递下去,一直到明天的明天的明天……
我们可以留给明天什么?
要留温暖在明天。
例文评析
本文开头用“我要画一幅绚丽的画留给明天”“我要唱一支动听的歌留给明天”“我要跳一段炫目的舞留给明天”来起领全文,切入话题很巧妙。接着,作者匠心独运,借叙事回答了实现这三个愿望的困难,显示出了作者的组织能力。最后,在叙事上的基础上,事毕而理现,强调了“要留温暖在明天”的主旨,表现了作者良好的思想品质。全文构思巧妙,收尾艺术,是本文得分的亮点。
10.叙事之后点睛式
议论虽说是论说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但在记叙文中也可以适当运用,此时,它只是一种穿插在叙述和描写中的辅助手段。叙述完一件事,然后在文章结尾处(有时可夹叙夹议)对文中叙述的事物画龙点睛式地发表议论,来揭示所叙事件的意义,揭示题旨。
这类作文要写好,一定要注意处理好“叙”和“议”的关系。“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述点睛之笔,是“叙”的深化,要恰到好处。这样,生动的记叙可以感染阅卷老师,而精彩的点睛式的议论会给老师留下美好的印象。
11.记叙、描写、抒情交融式
首先,要抓住记叙这一环,也就是一定要写最能反映生活本质和内心深情的人与事,时间选得典型、感人,那么情缘事而发,议由感而生,文章就会显得自然而真切。其次,情、理、事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要以抒情、议论之笔来叙事,收到笔笔含情、即事见理的效果。
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18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声来了。您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在您的牵手中,我蹒跚学步;在您的教导中,我牙牙学语;在您的期盼中,我迈入学堂;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逐步成长......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即使降生在贫困的家庭。妈妈,我怎能忘记上次我从学校回家,低低地和您说:“妈,好多年没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我惴惴地看着你。您无言,叹了声气,走进灶房。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父亲去世得早,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父亲留下的二亩薄田。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母亲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刚下地的青绿的菜。妈妈走进灶房操劳着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明显地看到菜比以前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妈说:“娃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妈妈收拾了碗筷。后来,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妈妈,把她能给我的都给了我,我唯有学业可以回报。可是考前最后一次重要的模拟考试,我却考得很糟糕。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远远地发现,昏黄的残阳中,母亲佝倭着背在村口望着我归来的路。那一刻,我有向后走的冲动,可我终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