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赢在起点-高考高分作文
45191400000022

第22章 文章的表达方式(6)

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以技术作为发展的手段和依托。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引进技术到整合国内外资源、自主创新,坚持“技术创新课题来自于市场难题”和“设计创造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研发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使集团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取得长期的成功,营业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持续保持在家电与其他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可见,海尔的成功在于创新。假如海尔集团因循守旧,不进行技术创新,不更新研发理论,也许海尔早就被市场所淘汰,“海尔”这个品牌也不会闻名中外。正是由于海尔集团的不断创新,打响了“海尔”这个品牌。所以,创新是海尔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

(第五节说明)

一、说明的含义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

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二、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十一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说明文中的举事例的说明方法和议论文中的例证法,都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区别,议论文中的事例,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说明文中的事例,是用来介绍知识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将沙漠进攻的方式分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例如:“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这里用了不止一个标准,所以表达不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这样,每次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就眉目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也属于分类别。

注意:运用分类别方法,所列举的种类不能有遗漏。

3.列数据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

4.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如《苏州园林》一文中将苏州园林同其他园林作比较。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画图表

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出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成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米用图表法可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6.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用的是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简明、概括的说明。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①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②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

质。

③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④工程技术的科学叫做应用科学,它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学问。

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下定义,就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的定义才是科学的。比如,有人说:“人是两足直立的动物。”这个定义就是不科学的,因为它没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才是科学的定义,因为它揭示了人的本质。

7.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如“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铀”的外延要小于“银白色的金属”的外延,因而主语与宾语不能倒过来说,即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如《死海不死》一文“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用的便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这里的“死”指的是鱼虾草木的死,因为死海咸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长,所以叫“死海”,这就部分地揭示了死海的特征。

8.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9.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10.引资料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着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11.概括说明

对事物的特点作概括的介绍性说明。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用得最为广泛。

一篇说明文单用一种说明方法很少,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

三、说明的要求

运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的基本要求是解说清楚明白、深刻,能够表现事物的特点和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