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就杰出孩子的100堂情商课
45189000000093

第93章 放手让孩子编制人生美梦

我们曾经采访过这样一个教师,他讲了这样一段经历:

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曾经在一所当时称为“贵族学校”的私立中学实习。那里面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家庭相当富裕、父母又忙于做生意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家庭。坦率地说这些孩子虽然虽然个个活泼健康,聪明伶俐,但是都属于“有点问题”的那一类,贪玩、任性,在来这个学校之前学习成绩比较差,少数已经受到了不良影视节目的影响,满脑袋尽是江湖这一类的东西,有的甚至管我这种年轻的老师叫“老大”。

当时那个学校的校长交给我的一个任务就是和学生探讨认真学习的重要性。

这时碰到一个贪玩但是爱动脑筋的学生,质问我的口气还真有点苏格拉底的风格。

以下是我们当时的对白:

“你应该认真学习。”

“为什么要学习?”

“认真学习才能考上大学呀。”

“为什么要考大学?”

“因为上大学才能找到工作。”

“为什么要找工作?”

“有工作才能有合法的收入,才能有钱支持自己独立生活呀。”

“我爸爸有的是钱。”

我一时语塞,真的没有理由说服他这个养尊处优的男孩。

其实这个大男孩道出的何尝不过是事实:努力学习,上大学,找工作,养家糊口只不是那些靠不着父母的孩子的人生必由之路。对于这样的衣食不愁的孩子来说,人生如果没有更大的理想与追求,挑灯夜读真的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

现在经常也有父母向我们诉苦:“我的孩子,条件这么好,就是不好好地学习,整天无所事事。”

我们的答案是这样的: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编制一个梦!一个更高、更远、更美丽的人生之梦!这样他才会有学习、奋斗的动力,就像那些农家子弟一样。但是现在的许多父母依然用自己少年时代的理想压在孩子的肩上。

其实,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开始认识自己的时期,青少年们常会问:“我将来能做什么?”这一点他们不能确定,可是他们能够确定自己不愿意做的是什么。他们害怕将来是个忙忙碌碌的人,他们变成不听话和反抗父母的孩子,只是为了要想亲自体验一下他们的自主能力。他们并不是故意想要反抗父母,他们的内心也是非常矛盾的。

他们的痛苦也是多方面的,有肉体的行动,精神上的刺激,不满现状和害羞的苦恼等。要使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凡事都能称心如意,是件不可能的事。他控制不住自己,可以说是心不由己地闯下了祸事。

同时各种大众传播的媒介也常把青少年带进紧张又痛苦的境地。电视广告大肆宣扬某某化妆品如何好;广播电台介绍给青少年们如何常保口齿芬芳,如何矫正牙齿,怎样洗除头皮屑;有些杂志刊载青少年如何增长身高,怎样增加体重或怎样减肥,怎样锻炼肌肉和保持优美的身材。青少年们如果试过那些灵验良方,结果毫无功效之后,要是没有加深他们的痛苦,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这些父母都要理解并帮助他们。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父母可以逐步地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值,并且允许孩子自己做更多的事情。在一段特定的时间之内,父母必须让自己的期望与孩子的能力保持一致,这样的期望可以使孩子感到安全。

很多父母虽然都知道要顺应孩子的能力及兴趣,然而,认知的层次并不等于行为、孩子的能力及兴趣。如果是父母主观的认定,就谈不上所谓的“顺应”,反而是“操纵”了!最好先让孩子去尝试,再从日常生活中观察,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且常跟学校老师联络,偶尔和孩子的同学、朋友聊聊,自然知道孩子大致上的表现,如果能为孩子做心理测验,那就更客观了。

对于孩子的学历和职业的期望,也应该秉持上述的原则。不要老是执著完美的期望。强迫孩子去实践。必须多考量孩子的现实条件和个别差异,不要做不当的比较,接纳事实,修正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愉快充满信心地前进;否则会造成孩子心理上很大的困扰,甚至不幸地酿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