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为此,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闯了祸的男孩在向父亲认错之后,其父亲要他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他为难地说:“可我没有钱赔人家呀。”父亲说:“你没钱我可以借给你,但你必须在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个男孩每逢周末与节日都外出打工挣钱。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他终于攒足钱还给了他的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在他成年之后回忆这件往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自己的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为人父母者究竟该怎样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1)创造条件,让孩子学习社会规范
个人总是在社会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即使是儿童也不例外。比如,成人扮演着“父亲(母亲)”、“领导”或者“职员”等的角色,而儿童则扮演着“儿子”、“学生”等的角色。任何“角色”的行为都应该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这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有的人“神经搭错”,就是违背了社会规范而出格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要创造条件,加以引导。如在家里的阳台上养些花草,摆只金鱼缸,放些巴西小彩龟,让孩子定时浇水,给小动物喂食。渐渐地养成习惯,变成规律,孩子从中对花草有了兴趣,对小动物有了感情,产生了关爱,就会对它们格外呵护。这种社会规范的养成是通过活动载体来“物化”的。由此看来,责任感的培养绝不是靠唠叨的说教所能奏效的。
(2)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一个做惯了“甩手先生”的孩子,是不会有健全的责任感的。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就得注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绝不能事事包办代替,处处替孩子承担责任。在家中哪些事情该父母做,哪些事情该孩子自己做,又有哪些事情可在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父母应把这些问题给孩子讲明白。对应当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父母应给其划定一个明确的范围,并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制定不同难度的目标范围。
在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前提下,父母还应该让孩子明白,一个人光做好自己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任何人都具有社会性,孩子也一样。在家中孩子是家庭的一员,在学校孩子又是班集体的一员,如此就有责任协助家人做一些家务事,协助老师或同学做一些班集体的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家庭和集体尽到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可能更好地为社会尽责。
(3)让孩子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父母应该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无论事情的结果是好是坏,只要是孩子独立行为的结果,就应该引导并鼓励孩子敢作敢当,勇于承担责任,而不宜由父母替孩子承担后果,以免给孩子提供逃避责任的机会,淡漠孩子的责任感。
(4)让孩子履行自己的诺言
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自己许下的诺言,就应该尽力去履行;自己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即使是不情愿做,也必须认真对待,这既是对别人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自己必须是具有责任感的人。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表率,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