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就杰出孩子的100堂情商课
45189000000075

第75章 让孩子学会欣赏身边的人

欣赏别人是一门学问,只有学会欣赏别人,才会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才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孩子没能掌握这门学问,因此而陷入了嫉妒的陷阱不能自拔。

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绪表现,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活动,它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斯塔博格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婴儿在吃饱之后,就会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反之,生理上得不到满足,他就会哭闹不止。孩子3~4个月时情绪已具备快乐和苦恼了,在1岁半以后,嫉妒心理就已经形成了。比如妈妈抱着别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就会用哭闹来表示嫉妒。也就是说,嫉妒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

正常的嫉妒之心,表现在孩子的争强好胜上,它能成为孩子向上进取的动力。但是如果孩子嫉妒心太强,则会成为一种负面情绪,成为心灵成长的肿瘤,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一个孩子的心灵一旦被强大的嫉妒所控制,就跌进了“嫉贤妒能”的深渊,他的所思所为就会随着嫉妒而改变,失去了吸引他人的力量,甚至因胸中妒火燃烧而做出傻事来。

西尔喜欢打扮,而且总要和同学们比。有一次,一位同学买了一件非常漂亮的T恤衫,别人称赞不已,这可使西尔不高兴了,暗中嫉妒,背后说那位同学的坏话。考试时,别的同学成绩考得高一点,他也嫉妒,背后议论别人是事先知道了考题,或者是碰运气。

最让西尔痛苦的是,他的对手冬妮居然竞选学生会主席成功。西尔为此食不甘味,写一篇诋毁冬妮的文章,发布到网上,文章题目叫“为谋主席职,竞献青春身”。

文章在网上传播开后,冬妮的名誉受到极大的损害,被迫放弃了校学生会主席一职。西尔暗自庆幸,但不久,几个警察便出现他的面前。

嫉妒,莎士比亚称之为“绿眼怪兽”,就好像一只苍蝇飞过人的身体,不是在健康的部位停留,却偏向受伤而疼痛的部位碰撞。

强烈的嫉妒是一种病态,表现为人格的偏离。这种不良心理习惯犹如心灵上的毒瘤,不仅给孩子造成心灵痛苦,而且还剥夺了孩子很多时间,降低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其正常智力的发挥,也影响到学习成绩。

孩子的嫉妒和大人不同,他们的行为是外露的,他们不懂得隐藏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心生嫉妒时就会直率地表现出来,从来不去想后果,所以他们的嫉妒心会有攻击性和破坏性。比如:孩子在公园里看到别的孩子在玩一个电动玩具汽车,而自己的妈妈偏不给他买,这时他就可能跑过去,抢过玩具汽车把它摔坏。

小冰和小瑞都在幼儿园大班里,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漂亮的蝴蝶,然后让孩子们照着样子画。画完后,老师逐一查看,认为小瑞画得最好,就把小瑞的画贴在黑板一侧,以示表扬。刚下课,小冰就跑到讲台上,把小瑞的画撕下来,然后放在地上用脚踹。老师闻讯赶来,问小冰为什么破坏小瑞的画,小冰说:“我不想让小瑞画的蝴蝶比我好。”

虽然孩子的嫉妒很多时候是一种自然反应,但家长们却不能等闲视之,任其发展。因为嫉妒会让孩子的成长环境变窄变小,失去朋友,也会因嫉妒而同伙伴发生争吵,甚至吵架。而且如果任由孩子的嫉妒发展,长大后他就可能成为一名嫉妒心非常强的人,在嫉妒心驱使下,不能自控地会产生排斥他人的想法,不理智地做出一些伤害别人的举动。

当今的世界是个剧烈竞争的世界,没有哪个人能离开别人独立生存,独自获得成功。别人的支持就像绿叶对于鲜花一样重要。如果孩子嫉妒心过强,因此而不去和超越自己的人接触,不去和那些经验多学问深的人接触,就无异于拒绝了别人的帮助,丢弃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因此,家长应注意帮助孩子从嫉妒心理中走出来。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孩子豁达的性格

豁达是一种胸怀博大开阔和超然洒脱的态度。一般说来,豁达开朗的人比较宽容,能够对别人超越自己的优点加以理解和尊重,不会对别人的优点充满蔑视,对别人的缺点横加指责。

培养孩子豁达的性格,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孩子好胜心强,希望超过别人,这是积极进取的动力,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重要的不是超越他人,而是超越自己。

(2)找出孩子的不足,帮助他克服掉

孩子产生嫉妒的心理原因是多样的,如智力不如别人、容貌较差、家庭不如别人富裕、有生理缺陷等。找出引起孩子嫉妒的心理原因后,家长要给他提供条件,帮助他克服。比如孩子其他科的成绩都很好,唯独英语成绩差,让他的名次落在别人后面。家长可以请家教帮忙孩子提高英语水平,当孩子的英语成绩上去了,自信就有了,不再嫉妒别人了。

(3)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让孩子清醒地认识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想在任何一方面都超过别人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以后的道路上总是坎坎坷坷,不可能事事顺利。要让孩子正确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为自己找到适合自己长处的目标。这样孩子就会懂得该得到什么该舍弃什么,对别人嫉妒心理自然就会减弱或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