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就杰出孩子的100堂情商课
45189000000055

第55章 要敢于向孩子坦诚自己的错误

一位母亲有一次认为花瓶是儿子打碎的,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儿子训斥了一通,结果邻居家的小孩子抱着猫来说,猫爬上爬下将花瓶打碎了。这位母亲知道了事情真相,赶紧把孩子叫了过来,为孩子“平反”,向他承认错误:“妈妈错怪你了,冤枉了你,妈妈知道花瓶是猫碰碎的了。”说到这里,孩子“哇”地一声哭了,比刚才还委屈。母亲赶紧说:“好孩子别哭了,是妈妈不对,妈妈向你赔礼道歉行不?下次遇到什么事一定要经过调查后再说……”母亲接受了这次教训,再也没有盲目地批评过孩子。几年以后,提起这件事来,孩子总是说:“一提这件事,我就觉得妈妈特好!”

不少父母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需要保持自己的“形象”与“威信”。因此,很不愿意在孩子面前坦诚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比如:有些父母,明明自己做错了事,冤枉了孩子,或误导了孩子,还给自己护短,轻描淡写,不当回事儿。这就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家庭教育之大忌。次数多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失去了威信,还谈得上什么教育孩子呢?

其实,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不犯错误,不可能没有缺点。无论你多么优秀,长期的工作中也不可能没有缺陷或者没有感到遗憾的地方。如果你对自己的缺点错误“讳莫如深”,刻意地将自己“打扮”成完美的化身,从来就不犯错误。你的“光辉形象”必将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严重的“误导”,因为他必然处处以你为“榜样”,一旦遇到挫折就有可能引起他高度自责,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实际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地犯错误并且不断地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取得进步的。所以。作为父母,不妨坦诚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有一位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曾经多次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犯过的“错误”告诉孩子,并详细地分析主客观原因,尤其是分析自己的一些缺点在产生这种“错误”中所起的作用,其目的就是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再和他一样,以类似的个人“缺点”犯同样的“错误”。

有一点要区别开来,父母坦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不等于有意识地犯错误。

有一名记者写过一则报道,他在北京市朝阳区大北窑公交车站旁边的报亭等车时,见到一名乘客打算乘无人售票公交车回家,一掏口袋发现没有零钱,便走到离车站最近的一个报亭,想换点零钱,邮亭里面的那位中年妇女连头也没抬一下就说“没有”。

这时,正在一旁玩耍的小孩高声检举揭发:“妈妈不要撒谎,我明明看见抽屉里有零钱的,我来换给你好了。”

为了不让那位妇女难堪,同时也为了不让小男孩遭到母亲呵斥,那位乘客忙说:“谢谢你,小弟弟,我找到零钱了。不用了。”

成人的行为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身上的许多毛病都可以从成年人中找到原因。如果“言传”与“身教”脱节,只能克隆出口是心非的接班人。

给父母的建议:

(1)请孩子做自己改正错误的监督人

这一点很重要。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时,他会振作起来。

(2)该教育孩子时,不要放过

你的谆谆教诲将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良方”,你的坦荡胸怀将净化孩子幼小的心灵。

犯了错误的父母,依然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时机的选择。

(3)如果父母犯有触犯刑法的事情,不便公开的就不要谈

有一点应该跟孩子强调:一人做事一人当,孩子不应背思想包袱。必要时,请其他亲友给孩子做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