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45171400000075

第75章 培养孩子乐于帮助同学

同学遇到的问题,常常也是自己容易疏忽的地方,为同学讲解清楚了,自己也可以加深印象。对于学习基础太差的同学,如何把概念讲清楚,如何把知识的相关联系讲透彻,把知识系统化,怎么把解题技巧讲得深入浅出。这样的讲解比自己的系统复习效果还要好呢!帮助他人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

有一个家庭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别的同学都是你的竞争对手。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产生了一种对所有同学的戒备心理。在学习上,既不肯向别人开口请教,也不愿意帮别人解答问题。渐渐地,同学们越来越疏远他,他与同学们的关系越来越差。他可不在乎,在他的日记本里写上了一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还描得又粗又重,把这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殊不知,他只是片面地理解这句话,并没有领会这句名言的实质。渐渐地,他在班里一个朋友都没有,也没有人愿意跟他玩,他整天就知道学习,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精神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需要大家一起做实验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处在一个小角落里,看着别人忙得兴高采烈,自己的鼻子直发酸。结果,他不仅实验方面的成绩越来越差,别的科目也渐渐落下来了。老师还发现,上课时他经常出现走神的现象,平常也总是忧心忡忡的样子。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的名次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

孩子在学校,不只是学知识,还要全方位地成长,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同时,在欢笑中度过人生最宝贵的青少年时期。当自己遇到问题时,也就得不到同学的开导和劝解,一点小坎坷都过不去,心理素质越来越差。不肯帮助别的同学,往往会因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而受到老师的批评,让他产生更大的挫折感,也就没有办法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孤僻的孩子很难拥有圆满的人生,从这个角度说,父母是应该承担一定责任的。

在美国,每到孩子上学放学时,路边都有一些义工,身上套着色彩十分鲜艳晃眼的马甲,护送学生安全过马路。有一天早上,父亲尾随女儿出门看她上学,只见她一来到路边,一位义工老大爷马上举起一个写有“停”字的红牌,向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一晃,车水马龙就像听到了号令一样,顿时戛然而止,齐刷刷让出了一条通行横道。满街肃静,众目睽睽,老大爷领着这个小女生,不慌不忙地走了过去。过了马路,一老一少彼此说一声“谢谢你”“再见”,老大爷回过身来,放下那个“停”字红牌,做个手势,街上的车流才又重新恢复奔腾。

这是个天天如此的场景,女儿习以为常,走得从容自在;老人习以为常,走得严肃认真;所有早上这个时候上班的驾车人也习以为常,等得平心静气。但父亲却看呆了,打动他的正是这种习以为常:习以为常地尊重一个孩子上学时优先过马路的权利。

这种景象不是某个小镇的特例,而是全美国如此。这是美国对待少年儿童的某些规则的一个例证。类似的规则,还有几个年龄上的坎儿:不到12岁的儿童不允许没有成人陪伴;不到18岁不得使之接触含有色情内容的图像;不到21岁不允许卖给含酒精的饮料……请注意,这都不是要求少年儿童本人的规则,而是要求成人对待少年儿童的规则。如有违反,要受处罚的不是学生而是成人:那个卖酒的人,那个未加声明就让少年接触色情的人,那个让儿童无人陪伴的家长。

在美国,几乎每一个中国留学生都遇到过在困境中得到美国人帮助的故事,事情过去很久了还是叫人难以忘记,有的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美国人的好意,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做好人好事,没有功利目的,不图回报。最多他们会说:“我过去也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以后你有机会,也请帮助别人就好。”而这,就是今日美国助人行为蔚然成风的根源所在。

如何培养孩子帮助同学的好习惯呢?

(1)鼓励孩子帮父母做事

很多父母不肯让孩子帮忙做家务,怕孩子分心,实际是让孩子的独立能力越来越差。当孩子愿意给父母帮忙时,最好的办法是鼓励,多对孩子说谢谢,多夸他了不起,会让他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乐趣,渐渐养成这种习惯。

(2)把同学看做兄弟姐妹

父母可以教育孩子,每个同学在家里都有父母照顾,到学校就只能互相照顾了,大家应该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帮助。学生时代的好朋友,可以在一生中相互扶持,这种友情是最值得珍惜的。

(3)帮助犯错误的同学

当孩子和同学有了矛盾,父母不能粗暴批评,应该和孩子耐心讨论,对方有什么缺点,怎样做才能最好地帮助别人改正缺点。这样做能让孩子遇事先为别人着想,先考虑别人的感受,让孩子朋友更多、性格更开朗。

(4)帮助困难的人是快乐的事情

当孩子不愿意帮助别的同学,家长可以引导他去想,如果是自己遇到了困难,希不希望别人帮忙?会不会从心里感谢帮忙的人?这样孩子就能渐渐明白,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举手之劳就能带来很多快乐,也能得到真心的朋友。

(5)学习就是为了帮助别人

家长可以问孩子,学习是为了什么?孩子会说为了找工作。家长继续问,找到工作要干什么?孩子说赚钱。家长就可以对他讲,老板给你工资,是为了让你帮他赚钱,钱要从消费者手里赚,人家觉得你的产品对他有帮助,才会掏钱去买。不管你以后做什么工作,都是要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既然这样,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帮助同学呢?

(6)帮助了别人,就会得到更多人的帮助

孩子通常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希望别的同学对自己好。家长就可以引导他,你会对什么样的同学好?是帮你的,还是不肯帮你的?帮助别人,不仅被帮助的人会对你有好印象,其他看到的同学也会觉得你非常好,愿意和你交往。你帮助了一个同学,会让更多的同学愿意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