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45171400000076

第76章 教会孩子与异性交往

“青春期”的异性关系是一个最容易被误解、又最容易出问题的问题。大多数父母、老师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已经情窦初开时,或者只是在心里暗暗着急,或者旁敲侧击地去劝阻,或者不由分说地去制止,很少与青少年开诚布公地沟通,更不会为他们提供指导。但是在茫茫人海中,除了男人就是女人,异性交往不但不可避免,而且还是孩子人生中、现代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际形式之一。所以,如果父母真的关注孩子的生活幸福、事业成功,就必须让孩子具备与异性相处的本领、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1)父母要摆脱错误的观念

父母经常对孩子“青春期”的异性关系存在很多偏见和误解,所以首先要摆脱这些错误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科学地教育孩子。父母要注意体会自己是否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这种说法听起来颇有道理,事实上却存在问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做其他事就有不务正业之嫌。但是不要忘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小孩子也是需要交往的,不让他与异性交往反而会刺激他们的好奇心或者逆反心,偏要与异性混在一起。

②中小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能力。这一看法的潜台词是:与异性交往是一种很特别的任务,需要准备好非一般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不能通过与异性交往本身的锻炼来形成。这就将异性交往神秘化,把异性交往划为禁区,加重了青少年在异性交往方面的心理负担。事实上,一个没有学会与异性交往,没有达成异质社交性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不错,青少年确实还不成熟,但是人的心理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与异性交往的技能也只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提高。

③与异性交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这种说法是反对孩子与异性交往的主要理由之一。比如某人因为“早恋”而没有考上大学。其实,许多因与异性交往而影响学习成绩的人,真正的原因是承受不了教师和父母的过度反应而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研究发现,一个与异性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因此,反对与异性交往正如不能因噎废食一样是不可取的。

④与异性交往很容易发展为“早恋”。“早恋”可能是最容易让父母和老师恐慌的字眼。一看到两个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就怀疑他们“早恋”了,把他们打入另类,当作“问题学生”,千方百计控制其负面影响。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异性交往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两个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可能是在讨论学习问题,也可能是在交流对一些事情的看法,甚至可能是在讨论怎么样才能避免“早恋”。“早恋”是成人世界制造的到处乱贴的一个标签,一旦被贴了这个标签,这两个学生就有嘴难辩,外界的压力甚至可能迫使他们真的谈起恋爱来。

(2)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其实,学会与异性交往,达成异质社交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社会目标之一。按照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一个正常人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学习建立异性友谊。因此,与异性交往并非是“长大以后的事”。相反,如果真的等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才开始学习与异性交往,很可能就会因为缺乏锻炼而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但是要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如果是男孩子的话,作为父母可以这样指导他:

大多数父母、老师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已经情窦初开时,或者只是在心里暗暗着急,或者旁敲侧击地去劝阻,或者不由分说地去制止。其实,父母教会孩子具备与异性相处的本领,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也就更能让孩子的生活幸福、事业成功。①学会绅士风度。在生活中,很多时候女性被视作弱势群体,所以“男子汉”们要学会谦让保护女士。比如走在马路上时,男孩子应该走在靠车行道的一边;进出门时,男孩子要给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进先出等等,可以让孩子从“照顾”妈妈开始训练他的绅士风度。

②不要太严肃。太严肃让人不敢接近,望而生畏,可以不失时机地表现一下幽默感,这样比较容易受欢迎,但不要发展成油腔滑调。

③没必要过分拘谨。在和女生的交往中,该说就说,该笑就笑,需要握手就握手,这都是很正常的,要是忸怩的话反而让人家讨厌。当然,要是过分随便的话,一定会把小女生吓跑。

如果是女孩的话,父母要让他们务必注意保持与男子交往的尺度,做到既能展现孩子的魅力又能避免吞食苦果为最好。

①不要总是不理不睬。虽然在交往中一般都是男性采取主动,但是如果女孩子一直不理不睬的,保持着“冰山冷美人”的形象,不用多久,就没有男孩子敢接近了,就会变得冷冷清清。

②不要过分热情。如果女孩子在交往中表现得过分热情,就会让对方觉得是轻佻之人,往往会产生非分之想,不利于正常交往。

③要保持警觉。“食色,性也”,不排除很多男人都有好色之嫌,所以女孩子要时刻保持警觉性,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色狼的不良动机,采取防御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