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45171400000071

第71章 教孩子学会合作

家长们可能都清楚这一点:一群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头儿”,也就是“孩子王”。一个孩子之所以能成为一群孩子的“头儿”,往往不是他有多聪明,或多能打架,而是他有一种团结人、鼓动人、调动别人积极性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孩子的合作能力。会合作的孩子往往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发挥别人的长处。伙伴们都喜欢他,愿意在他的“指挥”下游戏,而事实证明,这个孩子的“头儿”,长大后更容易有所成就。

中国很早就流传着一句话:“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人越多效力越低的情况,是因为三个和尚缺乏合作意识,没有合作能力。在他们之间,也缺少一个“头儿”,来组织大家一起合作。事实上,这种合作能力也是许多人所缺少的。

事实上,合作能力是生存乃至成功的一项重要的本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有专家指出,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人。对于家长来说,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是不可忽视的。

有一个学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把6只猴子分别关在3间房子里,每间房子两只,房子里分别放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都不一样。

第1间房子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2间房子的食物依次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悬挂于房间不同高度的位置上,第3房间的食物则挂在房顶上。

数日后,学者发现,第1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一死一伤,第3房子里的两只猴子全都死了,而只有第2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活蹦乱跳,活得好好的。

究其原因,第1间房子的两只猴子一进房间看到地上的食物,就开始大打出手,争抢地上的食物,最后弄得两败俱伤;第3房间的两只猴子因为悬挂在房顶的食物过高最终活活饿死了;而第2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先是各自凭着自己的本能蹦跳取食,最后,随着悬挂食物高度的增加,难度增大,两只猴子只有协作才能取得食物,于是,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取食。这样,每天都能取得够吃的食物,才存活了下来。

虽然这是个关于猴子的实验,但也同样说明了合作的重要性。家长应该将这一点灌输给孩子:要想成功,只有懂得互相合作,充分利用对方的价值,才能完成对于自己来说很难“够得着”的事情,就像第2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一样,相互合作才能共度难关,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有人说,日本人喜欢下围棋,走着这一步,想着下一步;美国人喜欢打桥牌,研究上家和下家的配合;而中国人喜欢打麻将,防着上家,盯着下家。这种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却反映出人们对中国人不善于合作的批评。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愈来愈成为家庭的核心、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这使孩子很容易形成唯我独尊、自私霸道等不良的行为习惯。家长应当重视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但是在培养时,切不可操之过急,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水平视情况而定。因为年纪太小的孩子,往往都是独自玩耍,比如三四岁的孩子,很少与同伴玩一个游戏或玩具,他们还不能协调彼此的行为,不能有效地配合。这时家长可以让他们玩一些简单配合的两两合作的游戏,比如玩掷飞机的游戏,你掷一下,他再掷一下,看谁扔得远,这样在掷玩的过程中,不光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且给他们带来了交往合作的乐趣。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应该让他们玩一个玩具,或者是难以配合的游戏,如果家长强迫他们组合在一起玩,过不了多久就会传来孩子的哭声了。

等孩子到了四五岁时,就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了,他们可以两个人共享一个玩具或看一本书。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有意地安排他们玩一个玩具,如果他们自己不能协调,家长可以帮助分工,指导他们如何在玩时互相配合,还可以交给他们一项简单的任务,比如孩子的几个伙伴到家里玩,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家长可以让几个孩子负责把家里打扫干净,这并不是惩罚他们,而是让他们通过打扫卫生来学会合作,让他们在此过程中会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合作的力量。

到了六七岁的时候,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就明显提升了,可以互相商量互换游戏中的角色,游戏也有复杂的情节。

由此可见,家长在培养孩子的交往合作意识时,应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应操之过急,而应循循善诱。

在孩子与伙伴们一起玩、一起游戏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摩擦和矛盾,会出现争执。有的孩子一遇到这种情况,立刻就找家长或老师去告状。每个家长都经过孩提时代,都应该了解这一点:孩子们最不喜欢的是那些动不动就哭着跑回家找家长、动不动就去报告老师的孩子。事实上,这些好告状的孩子,长大后不会是好的合作伙伴,也不会有大的出息,因为他们没有处理好合作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不懂得如何才能更好地合作。所以,如果孩子与伙伴玩着玩着,突然哭了起来,跑到家长这里来告状,家长不要为孩子鸣不平,气势汹汹地去训斥别的孩子,而是要表现出对孩子的告状毫无兴趣,并指导孩子自己去解决,鼓励他自己“斡旋”,解决一些自己面临的人际关系“危机”。

当然,为了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家长一定要积极地组织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要允许孩子把小朋友带回家,一起玩,一起看书学习,还要有意识地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如节日活动、郊游等,给孩子与他人合作创造机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