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45171400000072

第72章 让孩子学会求人帮忙

有些家长奉行“求人不如求己”的原则,一直在教导孩子要自立自强,认为求人是低三下四、没有面子的事。这虽然对于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有好处,但是,凡事不能太过于绝对,自立很重要,合作意识也同样不可缺少。因为孩子所处的社会大形势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全能做到,这已经不是“自给自足”的时代了,学会与他人合作,善于利用外部资源,这样更有助于一个人的成功。

有人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每个成功人士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有勇气开口求人帮忙。有些人因为不愿求人,认为求人是丢脸面的事,结果就与成功擦肩而过。

一家保险公司高薪招聘业务员,投简历的人很多。人事部门挑选出一些合适的人选,然后就通知他们在不同的时间来公司面试。可是,面试的人来到公司门口时,却遇到了阻碍:办公楼的门口有保安拦着,不让进。有些来面试的人就跟保安求情,如果求了半天都没有用,就转身回去了。可是有一些人,却给保险公司负责招聘的人打电话求助,让人事部门派人下去找保安沟通,于是,他们得以进入保险公司的大门,参加面试。

为什么保险公司通知面试,而偏偏又有保安拦着不让进呢?

这是保险公司面试的第一道“试题”。因为保险业务员需要经常去陌生的地方,与陌生的客户打交道,可能会遇到很多的拒绝和麻烦。如果有人能帮助解决麻烦时,他们都不愿去求助,那么,这个人的业务能力肯定不会好到哪去的。

互相帮扶,精诚合作,这是人们繁衍生存之本,也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凭借。每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通过开口求助,可以弥补自己的短处,完成靠自己一个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家长应该把这种意识灌输给孩子,虽然不能完全让孩子依赖别人,但是,当某种事情靠自己无法独立完成时,或者自己去做成本更大时,应该让孩子学会求助别人。

一位爸爸给5岁的儿子买了一个汽车模型,这种模型是木制的,做好的零部件,但是需要自己动手来安装。儿子拿过模型之后,非常高兴。他大致看了一下,就把装在盒子里的零部件都倒了出来,开始组装。可他只知道几个基本的结构,轮子、车棚、方向盘,一些小的零件则不知道该怎么装了。他在那里拆了装,装了拆,急得满头大汗,也没有装好。爸爸看在眼里,没有吭声。孩子装了半天,见装不上了,就赌气把汽车模型一摔,不再装了。

爸爸关切地问道:“怎么了,模型不好玩吗?”

“不是,太难装了,我装不上了!”

“爸爸不是告诉你了吗,做事要想办法做成,不能轻易放弃。”

“可是,我想尽了所有的办法呀,根本装不上。”

“你想尽所有办法了?”爸爸盯着孩子的眼睛问道。

“是啊!”孩子理直气壮地答道。

“你没有向我求助呀,难道向爸爸求助不是一个办法吗?”

孩子一听,点了点头。

“记住,做事时自己先要努力去做,如果真的做不成了,就要向能做的人去求助,求他们帮忙。”

孩子拉过爸爸的手,在爸爸的帮助下,顺利地安装好了汽车。

有些成年人,遇事不愿求人,原因各不相同,有的人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求人,有的人自卑不敢求人,有的人自信认为不用求人,有的人自负不屑求人。不管什么原因,都是心理作用。作为家长,就要从小树立孩子这种意识,求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只不过是用来解决事情的一个方式和渠道而已,和脸面关系不大。

一个家里有兄弟两个,爸妈都是要强的人,什么都尽量自己去完成,特别不爱求人,当然,他们也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有这种“骨气”,不要一遇到事情就低三下四地去求人。哥哥受父母的影响较大,从来不爱张口求人,宁可自己受累受苦也要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有时宁可不做了,也放不下面子。弟弟因为比哥哥小,有时会认为自己小,所以自己做不了的事,就会求爸爸妈妈或哥哥来帮忙,他并没有认为求人是丢脸的事情,所以一遇到超过自己能力的事,就去求别人帮忙。

上学时,兄弟俩学习都很认真,可是哥哥上课努力听讲,课后遇到问题,都是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从不去求助其他同学。弟弟则不同,他遇到自己实在做不出来的题,就去求助学习更好的同学。后来,两个兄弟都考上了大学,并参加了工作。有一次,一个大公司招聘,两个兄弟前去应聘,公司给出了一道测试题,要求用最快的时间做出一个策划案,如果经公司通过了,才能录用。公司交代清楚之后,就让他们回去做,最迟两天之后交到公司来。两个兄弟以前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哥哥领到题之后,自己埋头思索起来。弟弟看了看题,觉得很困难,就去向专业的设计人员请教,他很快就做好了,然后交到了公司。哥哥用了很长时间才做完,也送到了公司。结果因为哥哥做得不够专业,花的时间又长,公司对他的方案不满意;而弟弟则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被公司录取了。

哥哥一见,觉得这个不公平,于是“勇敢”地揭发了弟弟,称弟弟的方案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公司并没有强调要独立完成,只要不是通过不正当渠道取得,没有侵害到别人的利益都是允许的。如果有朋友帮助,有其他信息可以参照,正是证明了这个人的能力。现在企业竞争激烈,必须重视效率,如果自己做得不好,能求助于别人而高效高速地完成某种工作,也是企业需要的一种能力。

作为家长,不要给孩子灌输求人就是没有骨气的观念,因为现在社会这么发达,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善于求助他人,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所以要鼓励孩子善于利用外部资源。

硕硕是个6岁的男孩。有一次,家里养的金鱼死了一条,硕硕很是伤心,问爸爸说:“爸爸,这金鱼怎么才能养好呀?刚刚又死了一条。”

爸爸一听,对硕硕说:“我想这个问题,卖鱼的老板肯定会知道,明天你去问问他吧。你要跟他说:‘叔叔,我向你请教个问题,你能告诉我金鱼该怎么养吗?’他就会告诉你的。”硕硕点了点头。

第二天,硕硕从外面跑回来,对爸爸说道:“爸爸,卖鱼店的那个叔叔没有告诉我。”

“为什么呢?”

“他说他在忙,没时间告诉我。”

“那你应该等人家不忙的时候再去问。你求人帮忙,得不影响人家的事情才行呢!”

硕硕听了爸爸的话,说道:“那我再去看看,等他那里没人买鱼时我再问他。”

“这就对了。”

硕硕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又跑了回来,“爸爸,我趁没人买鱼时问那个叔叔,可是他还是不愿意告诉我,他说他也不知道。”“他怎么会不知道呢?”“旁边看鱼的阿姨偷偷地跟我说,叔叔不愿意告诉我,他是想等鱼死了,再去他那里买鱼,他的生意才好。”

“硕硕,那你可以想着去求助别人呀。小区门口开商店的阿姨一定清楚,因为我看她家的商店里养着几条鱼,那几条鱼养好长时间了,长得很好呢!”

硕硕一听眼睛顿时一亮:“对呀,爸爸,我每次去商店买东西都会逗她家的金鱼玩呢!那个阿姨一定会告诉我的,我这就去问。”

在孩子遇到难题自己无法解决时,家长可以建议孩子向别人求助,并指导孩子如何向别人求助,该向哪些人求助,在求助别人时,最好不要影响人家,尽量将给别人带去的麻烦降到最小。遇到问题最好向专业人士请教或求助,这样有助于高效地解决问题。可以说,向人求助,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孩子具备了这种能力后,对其以后的成长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