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应学点武则天
45145500000087

第87章 日暮途穷,名留千古——正确看待衰老与死亡

叱诧政坛半个世纪的武则天退位之后,在上阳宫内的仙居殿,过起了寂寞、孤独的幽禁生活。此时,朝野的混乱与倾轧与她已经毫无关系。她每天所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躺在床上,回首遥望自己坎坷、辉煌的一生。那一幕幕往事,时而使她兴奋,时而使她懊丧、苦恼。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她还用杰出的政治智慧为自己的身后事做了妥当的安排。那么,她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后事的呢?

被逼退位的武则天,在上阳宫内的仙居殿养病。如今的她过着寂寞、孤独的幽禁生活,朝野的混乱与倾轧与她已经毫无关系。刚开始时,唐中宗还每隔十天来探望一次。可是,现在已经渐渐不复存在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跟韦后有关,因为韦后对武则天恨之入骨。如今她要报复,所以就劝谏中宗:“皇上日理万机,朝政繁忙,可以不去上阳宫的。”而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宗认为张柬之等一帮老臣,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再需要装什么孝子了。况且,现在事情权势的母亲,已经对自己构不成威胁了,所以也就没有了那种敬畏、惧怕的心理。

随着中宗的懒散,那些御医和宫女也开始不负责任。他们希望这具活尸尽快闭眼,撒手人寰。可是,武则天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生命力,依然活着。由于没有任何人的安慰,她内心的孤独寂寞可想而知,尤其是对一个叱诧政坛半个世纪的老人来说。

她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她的思维有很清醒,但有时又很混乱。就在中宗自称“应天皇帝”,封韦后为“顺天皇后”,大摆宴席以示庆贺之际,武则天的病情急剧恶化,处于昏迷状态。

此时的武则天,就像一个到达顶峰的旅行者,回首遥望自己坎坷的来路一样,不断地在脑海里,回顾着她辛酸而又辉煌的一生:11年的才人,28年的皇后,7年的皇太后,15年的皇帝,丰富的一生,没有任何人可以匹敌,没有任何人可以重复。那一幕幕往事,时而使她兴奋,时而使她懊丧、苦恼。

她不能总结自己,却始终在坚持着自己。她不知道在自己向巅峰攀登的时候,脚下踩了多少人的尸体,涉过了多少道鲜血汇成的河流,有的还是亲人的血。功过是非,她永远也弄不明白。

如今,她躺着在床上,支撑着生命中的最后的一口气。可以说,她的确是快活了一辈子,因为没有第二个女人,享过这么大的福,拥有这么高的地位。不管死后是入地狱,还是上天堂,她武则天仍然是最出色、最伟大的人,是独一无二的女皇帝。

在她弥留之际,断断续续地吩咐内侍写下遗制:祔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也就是她不要皇帝的称号了,她要回到唐高宗皇后的身份上去,归葬到高宗的陵寝,把自己的神庙放到李唐的祖庙之中。她之所以这样做是为自己的将来考虑,如果将来发生什么变故,人们会念及她是唐高宗皇后的身份,对她手下留情的,再严重也不至于将她剖棺戮尸。

而且,她还将王皇后、萧淑妃两家以及褚遂良、韩瑗的子孙亲属等无条件赦免,并让他们恢复官爵;赐魏元忠实封百户。她之所以在临死之前会想到这两批人,是因为王皇后和萧淑妃是她上升道路上的第一批牺牲品,而魏元忠是她当皇帝期间陷害的最后一个大臣。她的意思是说:我从头到尾都原谅了,难道你们还不原谅我吗?她立完遗嘱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终于走完了她漫长而又传奇的一生,病死在上阳宫的仙居殿,享年82岁。

闻讯赶来的中宗,看到银烛灯光下的母亲的遗容,他惊愕得几乎要停止呼吸了。死去的母亲的有一种神圣的美,面容上飘逸着从未有过的安详,嘴角还浮现出一丝笑意。也许,这种不屑一顾的笑是人的一生中,只有永远无休止的战斗,才能获得的特权和荣耀。中宗在如此强大的母亲面前,不由得泪流满面,跪拜在地。

神龙二年五月,武则天的灵柩在儿女们的护送下,体体面面地由洛阳运到长安。依照她的遗制,把她和唐高宗合葬于乾陵,皇帝李显亲自主持了隆重辉煌的安葬仪式。而且他还在《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中,对武则天进行了崇高的评价:英才远略,鸿业大勋,雷霆其武,日月其文。当时,好多大臣也给她写下了挽诗。

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安葬着两个皇帝的陵墓,130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完好无损。

离经叛道的武则天最后又回到了传统的轨道上。她之所以能够打破亡国之君命运的悲惨结局,真正做到生荣死哀,与她杰出的政治智慧是分不开的,正是这种智慧帮她度过了政变之后,最艰难的岁月,让她保留了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则天上位术”精神永驻:正确看待衰老与死亡法俗话说:“青春留不住,岁月不饶人”。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从少年走向青年,再从青年走向中年,最后进入老年这一过程。谁也不能永远停留在少年,不能脱离衰老死亡这个人类必然的结局。

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生理与心理的日益变化,很多老年人,往往为青春不在而伤感,为来日不多而彷徨,处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其实,这都是人生中的正常现象。

在面对衰老与死亡时,老年人应当有一种坦然的态度:虽然衰老的趋势我们无法逆转,但衰老的进程却可以减缓;虽然肉体的衰老我们无法抗拒,但思想和精神却可以青春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