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应学点武则天
45145500000086

第86章 退位月余,朝局动荡——惯看风雨,笑对纷争

女皇退位、中宗复辟,一切归复原样,这正是张柬之等人所要的结果。他们打算把武则天在位的所有功绩全部抹灭,踌躇满志地辅佐天子中宗,复兴大唐,建功立业。然而,他们没想到政事旁落于韦后和武三思之手,朝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武则天退位、中宗复辟之后,朝廷的一切制度都归复到了,唐高宗永淳年间的规定。这正是张柬之等人所要的结果,因为他们打算把武则天在位期间的,所有功绩全部抹灭,踌躇满志地辅佐天子中宗,复兴大唐,建功立业。可是,他们的政治眼光太短浅了。本以为推翻女皇,复兴大唐,一切就会平安无事。不料,接下来的形势变化,便让他们欲哭无泪。

在中宗正式恢复唐朝的国号,一切整顿基本就绪后,他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立原太子妃韦氏为皇后。然后追尊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上洛郡王,母亲崔氏为郡王妃。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后人,可以世代世袭王位,享受郡王爵禄。

当初,李显所以被武则天废掉,就是因为他一登基,就提拔韦玄贞为纳言,还要把天下让给韦氏。没想到,他这次复辟后,竟然接着二十年前未竟的“理想”,追赠亡故的岳父大人为王。

自汉以来,多少朝代都是不以异姓为王的。他的这种荒唐举动立即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左拾遗贾虚已上疏:“异姓不王,古今通制。今中兴之始,万姓喁喁,以观陛下之政,而先生后族,非所以广德美于天下也。……若以恩制以行,宜令皇后固让,则益增谦冲之德矣!”他想得太美了,竟然让韦后出来“固让”,增加美德。

他哪里知道,正是韦皇后让中宗这么做的。不要说韦皇后不会辞,就是中宗自己也绝不会接受这种建议。因为他认为自己对韦后感激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做这种忘恩负义的事情?

昔日中宗被武则天幽禁庐陵,母亲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残酷杀戮的情景让他触目惊心。他由于过度恐惧,精神有些恍惚。每次听到从朝廷派来刺史是,他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而惹怒了皇帝,这次派人来收拾他。惊恐不安地他再也不想过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了,总想一死了之。

每次在这个时候,韦氏就以温柔的夫妻情分好言安抚,晓以利害,鼓励他坚强地活下去,毕竟只有活着才有出头的希望。正是由于韦氏的关心和体贴,才使中宗振作起精神,逐渐适应正常人的生活。所以,他常对韦氏说:“有朝一日,我真的还能重见天日,你要什么我就给什么。”这充分表现了她对韦氏的感激之情。韦氏的心里也就充满了无限的欢喜。

如今中宗终于重登皇帝的宝座,成为至高无上的天子,他当然要报答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的妻子韦氏。他们要把二十年的损失全补回来,这二十年来,两人倍尝艰辛,整天担惊受怕。尤其是韦氏唯一的儿子李重润和女儿、女婿被处死之后,更是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韦后原本也是好强的女人,只是在长期的幽禁生活中,为了避免招致灾祸,她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本性。不过,这种坚信的生活却给了她锻炼的机会。她比以前更有头脑,也更大胆。如今,她已经贵为皇后,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谨慎小心地生活了。

她过去一直受压抑的那颗野心,开始膨胀,她要为过去遭受的痛苦而向所有的人进行报复。于是,她在当上皇后的同时,也开始学着武则天的样子开始参与朝政。

张柬之等一帮大臣,每次上朝时,看到中宗身后那个被浅紫色帷幕遮挡的韦后,心里就十分不平静。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情景,生怕这一可怕的场面会再次出现。

现在,他们经过无数艰苦卓绝的斗争,好不容易才把女皇武则天推到了,可是又冒出一个新的女主人。如果任其发展,那么他们发动的政变将毫无意义。

韦后想以武则天为榜样来干预朝政,这也是唐朝的女性开放的例子。但她的才能和德行跟武则天这个静明的政治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她对政治完全是外行,如果让她把持朝政,不知道会弄出什么严重的后果。所以,他们立即上奏,劝中宗,可是昏庸无能的中宗根本不理会他们。

韦后作的第一个荒唐决定,便是将一个游方和尚慧范,封为银青光禄大夫、上庸县公的官爵,而且准许他自由出入宫中。这是个“以妖妄游权贵之门”的花和尚,然而,中宗和韦后却对他倍加器重,经常和他鬼混在一起。如果照这样下去,他对朝廷的毒害要远远超过薛怀义。于是,宰相们强烈要求诛杀慧范。可是,中宗受宗韦后的操纵,对他们的劝谏置之不理。

更让张柬之等大臣气恼、害怕的是,中宗复辟还未出一个月,无所畏惧的韦后就和他们的死敌武三思打成一片,他们不仅共同把持朝政,而且私通乱性。

由于在庐陵幽禁时期,每当韦后看到中宗软弱无能、胆小怕事的样子就极不顺眼。所以,她对没有男子汉气概的中宗早已失去了兴趣。渴望肌肤之爱的韦后,喜欢上了才气纵横、充满吸引力的武三思。

其实,在张氏兄弟被杀之后,洛州长史薛季昶劝张柬之等,为了斩草除根,不让武则天的势力死灰复燃,必须要铲除武三思。可是,他们认为,大事巨定,武三思纵有通天的本事,也掀不起大浪来。”朝臣县尉刘幽求也劝桓彦范和敬晖:“武三思尚存,公辈终无葬地;若不早图,噬脐无及!”可是,他们认为这是危言耸听,不予理睬。

武三思是个油滑之徒,自从庐陵王被重新为太子之后,他便去主动巴结。武则天也抱着愧疚的心理,亲自作媒,把太子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使太子和武三思成了儿女亲家。没想到,现在武三思竟与韦后勾搭成奸。他们的牵线人便是上官婉儿。

她虽才情出众,但也甚为风流,随侍武则天时就与张宗昌偷摸成奸。虽然被武则天发现了他们的私情,但并没有加以怪罪,还把她送给了李显。于是,她又成了李显的婕妤,专司诏书。

虽然张柬之等人对武姓族人秋毫无犯,但狡猾的武三思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他认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既然能得知张柬之等人的想法和下一步的打算,就要在他们采取打击武氏势力之前,尽快找到妥善的保身之策。所以,他要利用和中宗的这层亲戚关系,是自己能够安身立命。

可是,如今的后宫整日戒备森严,不能自由出入。武三思为了能与后宫互通讯息,便选定了处事能力很强的上官婉儿,作为他达到目的的内线。

风华正茂的上官婉儿,很快被风流的武三思征服,与他成就了露水姻缘,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于是,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为武三思创造自由出入后宫的条件,借机与他幽会偷情。

女人独有的敏感使韦后,对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的私情有所察觉。因此,她产生了无法抑制的羡慕和嫉妒。在她的眼里,武三思一个充满吸引力的男人。

婉儿从韦后嫉妒的眼神里发现,韦后对武三思也有思恋之意。为了讨好韦后,彼此都能相安无事,她决定忍痛割爱,把武三思让给韦后。如鱼得水的韦后更加鲜活。也许是武三思背后的唆使,她对朝中大事的干预更加猖狂。善解人意的上官婉儿也备受她的宠爱。

韦后与武三思私通之后,就极力向中宗推荐他,希望能让他掌权。在韦后的再三怂恿下,中宗在决定政务时,就开始和武三思商量。在他即位的第二十四天,武三思便被任命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原右散骑常侍、安定王武攸暨被任命为司徒、定王;武懿宗也受到重用,典掌东都军权。

此后,武三思便成了中宗的宰相。张柬之等宰相及群臣,也只能听命于武三思了。他们痛恨自己的失察和不听劝告。于是,他们想要以拥立皇帝有功为由,请求中宗诛杀武三思及其族人。但中宗对他们日益壮大的力量感到恐惧,他只会采取措施,控制他们的势力,而不会给予支持。

中宗不仅让武三思自由出入宫禁,还经常去他家里玩乐。御史崔皎密奏:“国命初复,则天皇帝在西宫,人心犹有附会;周之旧臣,列居朝廷,陛下奈何轻有外游,不察豫且之祸!”中宗竟然将密折哪给武三思看,武三思心生恨意。

张柬之认为武三思等人如此专权,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命敬晖率百官共同跪谏,请求中宗罢诸武官位以安人心,中宗根本不听。他怕武三思进谗加害于他,便让考功员外郎崔湜监视武三思的动静。没想到,趋炎附势的崔湜把张柬之、敬晖的安排告诉了武三思。

正好,宣州司士参军郑愔又对武三思说:“大王虽得天子喜欢,但张柬之等五人皆有将相之权,能颠覆女皇政权,胆略过人。他们日夜切齿痛恨你,若不及早去此五人,则危如朝露啊!”武三思听后,认为有道理,便找韦后商量如何除掉他们的对策。

此后,武三思和韦后经常在中宗面前,对张柬之等五位大臣屡进谗言。并向中宗献计,以尊重他们复唐功绩为名封他们为郡王,借此使他们交出手中的权力,只留下一个空头衔。这是武则天曾经使用过的手段,也算是故伎重演了。

中宗言听计从,他下诏:封张柬之为汉阳王、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袁恕已为南阳王、崔玄晖为博陵王,并赐给他们金帛鞍马,让他们放弃宰相之职。而且,还让他们只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两日参加早朝就可以了。

在他们被剥夺朝中宰相大权之后,杨元琰自知大祸将临,便请求弃官。他们以为杨元琰在开玩笑,杨元琰说:“功成名遂,不退将危。此乃由衷之请,非徒然也。”张柬之认为有道理,也激流勇退,申请归里养疾。中宗诏准,并封为襄州刺史,不用执行刺史之责,发给全俸,张柬之遂告老还乡。

这些复杂的变故,都发生在中宗复辟后的一个月内。?中宗李显始终未摆脱武则天的定论,是名副其实的昏君。他内受制于韦后、外挟于武三思党羽,政事旁落于韦后和武三思之手。而这些朝野的混乱与倾轧,跟在上阳宫养病的武则天,已经毫无关系。如今的她已经能够笑对一切纷争了。

“则天上位术”抛开名和利:笑对纷争法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纷争,面对纷争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解决呢?如果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看问题,不作让步和退后,那么,很多事情是很难解决的。

困扰人的根本在于名和利,在于自我的体现。如果我们能够淡化自我,抛开名和利,笑对一切,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